012、幻灯
全县幻灯大培训 坡底脚本无画版
我为构图创作完 授课老师不理咱

我创作的草图之一:水库工地的夜晚
1978年11月25日,县电影管理站杜成斌站长就如何抓冬季工作做如下安排:
12月5日停止放映工作,把所有放映设备和辅助设备全部带回检修;各队不能有积压影片。12月5日到12月20日,县管理站要把所有机器检修完毕。
12月5日到12月20日为幻灯训练时间,各队有搞幻灯基础的全部参加。
12月20日到30日为全体人员会议时间,会议主要内容:总结交流全年工作,评比发奖,考核比武,安排部署下年工作。
1978年12月6日上午,平陆县电影系统幻灯训练班正式开始,原计划在党校进行,因故改为在县城东街旅馆。因为参加人员要求有搞幻灯基础的全部参加,也就是有绘画基础的,所以杜马队全部参加。
文化局段西铭局长和杜成斌站长作了动员讲话。段西铭特别说明这次训练是经县委研究决定的。
在这次训练期间,除过由张希艾主讲外,基本上就是各队要制作出自己的幻灯,最后要在全县电影系统年终总结会上汇报映出。我们队三人都有绘画能力,但我发现我是一个新放映员,不能因为我画得好让老同志难为情,所以我每天都是嘻嘻哈哈,什么也不管。
坡底放映队的董国发创作了一个幻灯脚本《三毛上大学》。但负责培训讲课的老师一再告诉董国发,不要写这个脚本,写也白写,因为没有相应的画稿能让这个脚本制作成幻灯。那时各队的幻灯都是根据脚本在连环画上找画面,然后在胶板上用勾线笔把画面描下来。董国发写的脚本的确是没有画面可描,所以老师一再让他不要再写了。但董国发却是乐此不彼,兴致不减,而且还一直找老师征求修改意见,自然是遭到老师的指责和批评。也许是董国发慧眼识“玉”,竟然找我,让我帮助创作画稿。我也没有多想,便从张乐平著作的《三毛流浪记》连环画上画了一个三毛的形象,根据董国发编写的脚本上的内容创作出了一套画稿。其中一幅长画稿上需要一幅玫瑰图,因我不会画玫瑰,便请授课老师给画个玫瑰。没想到老师一句冷冷的“不会画”便拒绝了。我突然茅塞顿开:是啊,作为电影系统的权威老师都宣判了“死刑”的脚本,你王正选居然创作出了画稿,这是让他颜面大失的事件!你还以为他会高兴的表扬你呢!虽然我当时已经悟出了他拒绝的原因,但我却是另一种想法,我认为,作为大家尊重的老师,为什么不能以学员的进步而高兴呢?你不是办班希望大家提高能力吗?
你不给我画玫瑰,知道我的画画老师是谁吗?我就偏偏要弄一个玫瑰让你看看。于是,我就找吴梦琳老师给我画了玫瑰。画稿结束后,幻灯专家薛文选和董国发拓稿上色,我还给配了鸟叫录音。薛文选笑说:你不给你们队弄幻灯,却给坡底队忙一个劲。我也只是笑一笑,啥也没说。但自从我创作了这个三毛上大学的画稿后,授课老师就没给我过好脸色,而且后来有机会还会言语挖苦讥讽,比如,我头发长了没有理,他也会讥讽。
嗯,咱那时候就是个傻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说是同仇敌气,我却说是读同仇敌忾(kai)。在生产队劳动的时候,有人使奸耍滑磨洋工,我却不停点地干,惹的人家怒气冲冲。
训练班要求学员每人写一篇有关形象思维的作业,我的作业是——
浅议“形象思维”
《mao zhu
xi给陈yi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明确地提出了写诗“要用形象思维”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文艺创作的根本规律,这是对马ke思zhu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mao
zhu xi创作实践的光辉结晶。
其实,所有的作品都应该注重形象思维的运用,因为我们所有的作品都希望引起社会效应。然而你的诗像作介绍一样,画像示意图一样,幻灯脚本像喊口号,就会让人有一种枯燥无味,如同嚼蜡之感,从而起不到教育人民,打击di人的良好作用。
我们学习运用形象思维就是要使我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感染力,能够呼之欲出,引人入胜。我们编写幻灯脚本,绘制幻灯,运用形象思维则更会有良好效果。比如《遨游一九七八年》,作者通过孙悟空和小三毛之间的行动,把一九八五年我国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蓝图逼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势如身临其境,真切感觉到了大干社hui主yi的甜头和奔头,从而对伟大的一九八五年抱着崇高的希望,增加了力量,增加了干劲。如果我们仅仅把新时期总任务的数字和目标像喊口号一样搬在画面上,必然使观众印象不深,无心观看,甚至目光离开你的银幕,更不用说唤起斗志。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那么,你的作品也就只能是放映了一次幻灯而已。
由此可见,运用形象思维这一手法对于我们编写幻灯脚本是极其重要的,是我们每一部幻灯成败的关键。 1978年12月8日

为坡底电影队创作的《三毛上大学》幻灯画稿。

为坡底电影队创作的《三毛上大学》幻灯画稿。

为坡底电影队创作的《三毛上大学》幻灯画稿。

为坡底电影队创作的《三毛上大学》幻灯画稿。

为坡底电影队创作的《三毛上大学》幻灯画稿

为坡底电影队创作的《三毛上大学》幻灯画稿。

我为制作电影流动红布的部分插图。
作者 王正选
笔名黄河风,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获2020年河之东十佳作者奖。出版30万字纪实文学《黄河的儿子》一书。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获《山西农民报》征文优秀奖,“利丰杯”征文二等奖。散文《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清明前夕忆母亲》入选三晋出版社《百位作家作品集》。报告文学《一醉不醒的葛永刚教授之黄河情怀》入选《神州》期刊。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入选《河东文学》杂志。
个性签名:没有自己的流向,就不配称为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