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的儿子(第二章:凭实力走出去·饥寒交迫画画路·002、饥饿)

(2022-10-29 06:07:56)
标签:

文化

分类: 《黄河的儿子》连载
黄河的儿子 第二章:凭实力走出去

作者:王正选

饥寒交迫画画路


002饥饿

 

 平心而论,那时我虽然只参加了一次杜马训练班,但由于我画不离手,手不离画,刻苦努力,绘画水平还是比较脱颖而出的,县上举办的林业、农业等所有要搞展览的活动,以及地区文化局在平陆举办的创作训练班都通知我参加。对于别的学员,不管他画得好不好,只要县上通知让去,他们的父母都很高兴,有些甚至是家里人主动送去参加的,他们绝不会受饥挨饿。而我却不是这样。思想僵化的父亲极力反对我画画。尽管我画的很优秀。他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学木匠、铁匠才是正业。但家里一贫如洗,以及各种矛盾重重,我如何才能逃离这个苦海呢。外出参加搞展览和创作培训,父亲不但不给一分钱补助,而且馍也不准拿,所以我不仅受了巨大的苦难,还留下了半生的疾病隐患。

 我在县上参与搞各种展览的时候,每天补助一元钱,六毛钱直接扣为伙食费,四毛钱回村交给大队记一天工分,从这一点讲,我并没有影响家里的收入。我口袋里是分文钱也没有的。后来,村干部可能觉得我是个可造之材,在我交钱的时候,就让我只交两毛钱,如此,我便有了些许余钱,就能为疾病缠身,不思饮食的母亲买酸甜可口的山楂糕。母亲的圈友老太太对我说:好娃俚,你是到哪里来的钱啊?

 我在村里是强体力劳动者,饭量很大,在县里搞展览的时候,三顿饭都不够我一顿吃。每天都是饿得出虚汗。为节约体力,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好友赵建忠到县城看望我,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只好把我的饭票给了他,而我就只好忍着更大的饥饿钻进被子里睡觉度过这个吃饭的时间。比我年龄大的张志端从县一中给我找了一个给学校灶房砌菜池的“工程”,条件是我给管基建的负责人的母亲画一张头像。头像画好交差后,我找来喜欢瓦刀活计的王文斗做大工,我当小工。面对到灶房来吃饭的学生,正和水泥干活的我显然觉得有点难堪。但我总用韩信跨裤裆的信念安慰自己。但没想到这位瓦工伙计手艺太差,菜池砌得又厚又笨,管基建的贺老师气得说:我都不干这两下子!但有我给他画母亲像的情分,生气归生气,两个人一共9元工钱还是照付了。口袋里有了钱,有天晚饭时,我从灶房买了七条馍。那时,我们住的房间非常寒冷,也没有炉火,晚上睡觉时,都是先坐进被窝暖被窝。这天晚上,我坐在被窝里眼眼睛盯着挂在墙上的馍是睡不下了。于是,我取了一条馍吃下了肚子,但感觉就和没有吃是一样的,于是又吃了一条,但还是没有感觉,心想干脆就享受一次吃个饱的味道吧,就把馍全吃了,论重量也有二斤多,但我还是没有享受到吃饱的味道。睡在我身旁大我20岁的李记典,目睹了我吃馍的全过程。他和我是邻村的,自幼喜欢写字画画。他对村里人说,睡觉前都能吃那么多的馍,真不知道正选平时受那么大的饿。

 别的学员家里人怕他们的孩子饿肚子,会时不时来送馍。而我是从家里带也带不走。又一次,我从家里走的时候,给挎包里装了馍。走到院子中间时,父亲追了出来不准我带馍。他一直认为在家里干活才是正业。我停下脚步回过头,一句话不说地怒目视向父亲。我无法向他陈述清他那让我死路一条的出路。父亲感到了小伙子怒目的威慑力,就站在那里看着我离开了院子。我清楚,我有了未来,他就有了未来。这次是自己停在文化馆学画,是没有补助也没有吃饭的地方的,连续七天都是用开水泡黑馒头,放点盐,再从对面的羊肉馆弄来羊油辣子,给泡馍里放些盐和辣子,就是一顿饭。最后拉的大便都是红色的。因口袋里还有一毛钱,想到街上买个吃的。我想,应该是又不值钱数量又大点的东西。于是,用一毛钱买了一块羊血,没想到又冷又难吃。反正是没有吃下去,一毛钱就浪费了。

 总之,在我外出学画画期间,始终伴随着我的就是饿!饿!饿!

 参加杜马贤良村美术班期间,一天下午,学员们为生产队担粪劳动。负责往框里铲粪的郭明珍等学员们觉得我是沿河片的人,担不了重担,一直照顾我,给我框里总是铲得少点。明珍在铲粪的同时还担粪,而且担起担来显出很自豪和神气的表情,那意思是让我看看她们担担是锻炼出来的,是有两下子的。而我实在是饿了,也不便说什么。但到了送最后一趟粪时,我让她们把我的框子铲满。可她们怕我挑不动,总是不铲满。我说,不但要铲得满满的,还要铲得粪筐里实在容不下为止。于是她们就把粪筐铲得饱饱的。完后,她们都用审视的眼睛看着我。我也不说话,弯下腰把两筐重粪筐挑起来就走了。她们吃惊地说:啊呀,原来你这么有力气啊!她们不知我是因为饿才不敢开始就担那么多,但现在就是再饿,也就是最后一担粪了,马上回去就要吃饭了,我就露一手,让你们看看我的力气有多大!我心里说,我是黄河滩割草一担都在一百八九十斤重练出来的,还怕这一点点重量,我是饿的不敢多担!

 那天的晚饭是糊涂饭和烩土豆菜,是随便吃。我连饭带烩菜一气吃了六碗,还吃了一个大馒头。唬得大师傅大眼瞪小眼。

因为我在村里总干的是重体力劳动,我的饭食量很大,从来是没有到吃饭的时候就饿了,一饿就没了力气。在外面学画画很少吃过饱饭。在文化馆学画,有时候饿得不行了,我就拿上画夹到招待所为做饭的大师傅画他做饭切菜的样子。大师傅高兴地给我舀两碗肉菜,拿几个白模,我就饱餐了一顿。还有一次是开全县教师会,我就给他们一个个画头像。开饭的时候,他们就给我两份饭的饭票。


  作者 王正选 笔名黄河风,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获2020年河之东十佳作者奖。出版30万字纪实文学《黄河的儿子》一书。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获《山西农民报》征文优秀奖,“利丰杯”征文二等奖。散文《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清明前夕忆母亲》入选三晋出版社《百位作家作品集》。报告文学《一醉不醒的葛永刚教授之黄河情怀》入选《神州》期刊。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入选《河东文学》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