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的儿子(第一章:断断续续的记忆·辍耕记·008、牵牛驴)

(2022-09-28 06:06:02)
标签:

文化

分类: 《黄河的儿子》连载
黄河的儿子 第一章 断断续续的记忆

作者:王正选


辍耕记

008、牵牛驴

 

好牛坏牛不一样  抢到好牛心喜欢

两头毛驴打翻天  仇驴鏖战黄河滩

 

 我是什么时候——

 第一次见到牛和驴的?

 第一次认识牛和驴的?

 第一次牵牛和驴的?

 第一次牵它们去了哪里?

 一共牵了几次它们?

 一共见了几次它们?

 我相信这些问题都会有真实的答案,但也绝对是个宇宙难题,要把这些答案搞清楚,一定比考究宇宙究竟有多大,宇宙的边沿在哪里,宇宙里到底有多少星球还要难!

 上述问题只当是开个玩笑。不过,虽然这些问题已无法考究,但我和它们打交道的过程还是能与读者分享的,这里说的它们指的是我们生产队的它们。

 它们为社员们过日子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它们也是有好赖之分的。

 关于好牛的标准,我是先在上小学期间从课外书上知道的,即:上买一张皮,下买四只蹄,前买胸膛膊,后买屁股齐,前裆塞下斗,后裆塞下手。这个标准是书上衡量好牛的标准。但我在实践中对好牛的标准是这样的:拉车上陡坡的时候,从不退坡,即使前腿跪在地上也要往上拉,而且性格沉稳,不急不躁,你说停,它就停,你说走,他就走,从不需要你呵斥和劳驾你用鞭子来赶它。差的牛是遇上陡坡就往后退;牛退坡对拉车人来说,是非常危险和气恼的;有些差等牛不仅退坡,还哗哗地拉稀;遇上这样的牛,后面拉车的人就更倒霉;差的牛有时候根本不听你的指挥。所以,在生产队的时候,只要是有了牵牛任务,牵牛的就提前到牛圈抢牛。抢到好牛自然是非常高兴;好牛被别人占走了,牵个差牛一定是垂头丧气,满脸不悦。我那时也是牵牛队伍里的成员,自然也是是抢占好牛的一分子。在大集体时,无论好牛差牛都是一样的喂养和包容。后来土地下户后,有农户买到不好的牲口后,就把牲口喂得肥壮些,好看些,牵到集市上,想法卖出去,就是骗出去。这样的牲口,谁买到手,谁上当,然后,再想法倒腾出去。后来我从牲口的好坏想到了人:能干的人,过日子本本分分,遇到困难不叫苦,不喊累,任劳任怨去克服。不能干的人,平时懒惰不勤快,遇到困难就连蹦带跳撂挑子。买下了不好的牲口还可以牵到集市上骗出去,要是娶下了像退坡的牛一样的媳妇,你就没办法了。古人总结有相马经,相牛经,相狗经等等,其实,也有相人经,比如“娶媳妇看娘”就很有道理,可是很少有人在相对象的时候记得这个经。

 言归正传。那个时候,我喜欢牵驴,因为毛驴跑得快,而且在毛驴没有负载的情况下还能骑毛驴。毛驴飞奔起来就像战马一样,骑在上面耳边呼呼生风,路两旁的杨树迅速向身后倒去,那种感觉真好。毛驴没有鞍,也没有脚蹬,就是个光脊背,要想骑毛驴得有骑毛驴的条件:我的腿长,能用双脚在毛驴肚下相互勾住而摔不下来。再者,毛驴的脖子一面有力,一面无力,缰绳必须在无力的一面拉在手上,否则不好控制它。其次,毛驴的后胯之上的腰部吃不住一手掌下捏的力气。民间有语曰:好毛驴吃不住一掌捏。只要你手有力气,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毛驴那个部位,高大的毛驴立马周身发抖,尾部下降。我们生产队先后有过两头毛驴。第一头毛驴比较矮小,也比较乖。但有一次,毛驴不知为什么生气了,驮着我冲进路旁边一块地里,又跳又蹦地要把我从它身上掀下来,但就是掀不下来,它就继续跳,一直把我从前面摔得溜到了它的尾部,结果让我把它压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算是它赢了。我看毛驴发这么大的火,也就不再骑了,牵着它一块向目的地走去。

第二头毛驴块头大,心眼也多,没有第一头好骑。第一,它跑起来,不是把头昂起来,而是把头一直往下低,骑着它一撅一撅的,两只脚在它的肚子下勾不紧就会被摔下来。第二,专拣路旁边的杨树行穿梭着奔跑,骑在它身上感觉自己的两条腿随时都会磕在树上,有点惊心动魄。这头毛驴挨大家揍的时候多。有一次,牵着它去15里外的公社所在地送东西,回来的时候我就骑着它。那天正是集市散集的时候,路上赶集回来的人很多。这货一看人多便兴奋地飞奔了起来,而且是专门向人多的地方冲。吓得路上的行人紧急行动,四散奔逃。我骑在毛驴身上看到前面的人惊恐躲避,听到后面的老头老太大声叫骂。我也是没办法。这家伙毕竟是个畜生。好在没有撞住一个人。

毛驴有个臭毛病,一见到同类就狂嚎不止,就什么也不顾,就疯狂地要冲上去撕咬掐架。有个故事讲的是,毛驴和牛才是仇家。说从前毛驴和牛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狐狸嫉妒毛驴和牛之间的友好,便生出一条毒计:它对毛驴说:牛一直羡慕你头上戴的犄角,想拿去归它自己。你若不相信,你就把犄角放到牛经过的地方试试看它拿不拿。于是,驴就按着狐狸的指点,把犄角放在牛经过的路上,自己藏在旁边偷偷地观察。不一会,牛过来了。牛看见地上的犄角后,心想,这不是驴朋友的犄角吗,怎么掉到路上了?我得给他送去。牛就把犄角拾起来戴到了自己的头上。藏在路旁的驴一看牛果然把犄角戴在了它自己的头上。心想,狐狸果然没有说错,我和牛平时关系那么好,牛却想偷我心爱的东西,不仅勃然大怒,大叫一声冲了出来。牛看见驴朋友来了,刚要张嘴说话,哪知气昏了头的驴就用一双后蹄猛然踢向了牛的下巴,牛的上牙齿被踢掉得精光,可怜的牛从此没有了上牙齿,而愚蠢的驴从此也没了犄角。所以,直到现在,毛驴的头上只有两个对应的圆窝窝。不知你留神看了没有。

 这个故事说的有鼻子有眼睛,因为现实中,牛就是没有上牙齿,毛驴头上真的是有两个对应的圆窝窝。问题是,现实中,毛驴和牛从来不打架,而且在一起干活也是配合默契,从不吵架斗殴。但驴和驴一旦相见,不管什么场合,双方都是非常愤怒。有时候双方正好在两边是悬崖的山路上碰头,双方赶驴的都十分紧张。好在我有力气,用肩膀和双手把我牵的毛驴的头死死挺向空中,毛驴的下肢几乎就离地了。对方再用皮鞭抽打他的毛驴,那个毛驴就顾不上开战了,或者对方的毛驴性子弱一些,也就没事了。牵毛驴出门这是最麻烦的事情。

 与我们生产队马坊相邻的是第一生产队的马坊,里面有一头高大彪悍的毛驴,人称大杆驴,发起怒来几个人都拉不住。两个马坊里出来的毛驴一旦相互看见,都是怒目而视,昂头大叫。有一天,我牵着毛驴拉着平车正走在老村中间的路上,就是水车旁边的路。不料那个大杆驴迎面走了过来,仇驴相见,分外眼红,大杆驴一下子挣脱了牵它的缰绳,猛窜过来。我这头毛驴根本就不是大杆驴的对手,它一看形势不妙,也不顾身后拉车人的死活,撒腿就跑,好在毛驴身上披挂的拉绳与平车拉绳的连接处脱开了,要不然,这个拉车的有被拖倒在地,然后平车从他身上碾压过去的危险。本来大杆驴是志在必得,心里可能是思绪万千,心想平时你看见我一点也不知深浅,不看看你有几斤几两,今天老子非教训你不可。哪知道他复仇心切,急不择蹄,一只前脚踩进了我那毛驴拖在地上的拉杆里了,我那毛驴拉着大杆驴的一条腿迅猛奔跑,身后的大杆驴三条腿加半条腿,一颠一颠干着急使不上劲。就这样,两头驴大叫着从老村一路冲进了老县城的兵扬坡,又从那里冲进了黄河滩。这已经是四里多路程了。待我们双方牵驴的、拉车的赶到现场后,两头驴拼杀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都是前蹄腾空往一起扑,扑到了一起,就倒了下去,再腾空扑到一起。反正空旷的黄河滩有的是战场。只是急的我们这些毛驴的随从无从下手制止这场生死决斗。毛驴战起来,能直至将一方战死方能停止。大杆驴的随从好不容易接近了它的斗士,欲要抓住大杆驴的缰绳,大杆驴也不管身后是谁,一看身后有人影子,两只后蹄就猛窜过来,这两只二杆蹄,踢住谁,谁是非死即伤。就这样,大杆驴的几个随从历经多次回合躲避,终于在有利位角死死抓住了大杆驴的缰绳,想这大杆驴也是累了,否则,他们抓住也是白抓住。就这样,他们总算是把大杆驴拉离了现场,一直拉到远离黄河滩的水坝上,把大杆驴绑在一棵柳树上,一顿猛揍。两头毛驴都是浑身汗水淋淋。大杆驴失去了自由;我这头驴为出一口恶气,自以为有了机会,冲上前气狠狠的死死咬住大杆驴不松口,直至屁股挨了棒揍,才松开了口,被先一步带离了地方。至此,一场前所未有的黄河滩毛驴大恶战才算落下了帷幕。

此后,双方贵贱是不能让这两头毛驴再碰面了,远远发现对方后,有一方就赶快躲避起来。


    作者 王正选 笔名黄河风,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获2020年河之东十佳作者奖。出版30万字纪实文学《黄河的儿子》一书。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获《山西农民报》征文优秀奖,“利丰杯”征文二等奖。散文《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清明前夕忆母亲》入选三晋出版社《百位作家作品集》。报告文学《一醉不醒的葛永刚教授之黄河情怀》入选《神州》期刊。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入选《河东文学》杂志。

 

    个性签名:没有自己的流向,就不配称为河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