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奋斗之路(七十一)从零点起步

(2022-05-10 10:50:17)
标签:

文化

分类: 长篇连载

我的奋斗之路(七十一)


进入科研课题组,从此迈入零起点。

十五年功亏一篑,被戏作三无人员。


     七十一、从零点起步


    我进入苹果气象课题组以后,很快就意识到我是零起点。科研人员晋升职称需要有三项硬指标,就是论文、成果和著作。这三样东西我当时一样也没有,成了地地道道的“三无人员”。从1976年12月末进科室到1991年5月末将近十五年,一下子回到零起点,让人的心理真的无法承受。

    农大毕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只要参加科研工作满五年,即使是三无人员,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晋升为助研,根本不用参加评定即可一步到位。而电大、夜大、职大、函大、刊大毕业的学生必须参加评定,而且参加科研工作必须满15年才有参评资格,否则必须破格申报,破格的条件更是极为苛刻,连想都不敢想,因为电大等五大毕业生属于大专学历,不是本科。从1990年开始,国家就对大专毕业生亮起了红灯,甚至连正规院校的大专毕业生也未能幸免。

    我周围的人都是在科研课题工作多年的,手里都握着杠杠的硬件,起码都有论文。只要是给主持人干活的,主持人发表论文肯定要挂上他(她)们的名字。就拿在李莉阿姨课题组的工作的我的小学同学常铁梅来说,李姨在《园艺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她是第三作者,这样的文章她至少有3篇以上。大家都说:“只要常铁梅有参评权,她评助研不费吹灰之力。”可惜常铁梅没有大专文凭,直到退休也没有获得助研的参评权,真是冤屈之至!

    那时常铁梅手里握着的硬件简直令我羡慕的眼蓝,因为这些东西我当时一件也没有!记得有一次我去果研所幼儿园接儿子希希,因为我那次到的比较晚,一位阿姨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我奚落了一顿。她说:“你还是好好照料孩子吧!下班早点来接你儿子,别来得太晚。你工作再怎么卖力也评不上职称了,你就是房顶上的椽子定在那里了,想评职称门都没有。你还是把精力放在照顾儿子上面吧!

    听这阿姨说话的口气,就好像她是职称评委会的评委。没办法,果研所善于上政治课、擅长说教的人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你不爱听也得听。她的话我虽然懒得听,可她说的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我当时确实什么硬件也没有。

    想当初我们这些进入农化室的知青,大部分都是在校时数理化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却没想到在农化室工作因为没课题,导致没论文、没成果,致使每次评职称时都名落孙山。

    原来农化室的那些老同志,因为没有成果和论文,评职称时也是屡屡受挫。后来他们纷纷离开了农化室,到了课题组有了成果、论文等硬件以后,才评上了职称。有一位老同志,因为一直在农化室工作,没有课题,直到退休也没有评上助研。

    那天用自行车带着儿子回家的路上,我反复地想:“难道我真的像xxx所说的那样,房顶上的椽子定在那里了吗?

    从这时起,我便有了危机感,不知怎样才能越过这个零起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火凤凰(二)
后一篇:火凤凰(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