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奋斗之路(七十)苹果气象组

(2022-05-08 11:24:38)
标签:

文化

分类: 长篇连载

我的奋斗之路(七十)


一九九一五月末,进入苹果气象组。

主持人是杨峥巍,副主持人乃顾优。


七十、苹果气象组


    经过于晓渤与苹果气象课题组的主持人杨峥巍沟通,我终于进入了这个课题组。据说当时还有一位女同志想进入这个课题,杨峥巍干脆就采取了公平竞争的策略,他让我和那位女同志分别进行苹果树的调查,看谁做得好就让谁进课题组,那时我对于这些情况全然不知。因为1975和1976年我一直负责吕纯蔚研究员乔砧密植苹果园的调查工作,对于苹果园的调查早已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所以我很快就入围了。

    在我到来之前,这个课题组一共有四个人。主持人杨峥巍是河北农业大学1974年毕业生;副主持人顾优是河北农业大学1982届毕业生。另外还有秦皇岛市气象局的两位同志,他们是为课题组提供气象资料的。除了这四个人,课题组还雇着一个小工,这个小工是专门从事室外气象因子对苹果果实生长影响的各项调查工作的。

    我进入这个课题组以后,由我带着这个小工到苹果园里搞调查,正副主持人就都不用到果园里去调查了,他们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写论文,为评高级职称做准备,不搞苹果园的调查对于他们也是个解脱。当时调查的项目很多,包括果园温度、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昼夜温差对果实生长的影响,这些调查每天都要进行。

    客观地说:杨峥巍一直都是非常努力的,人们普遍认为文革期间毕业的工农兵学员水平不高,但杨峥巍是个例外。他不但刻苦学习果树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数理统计,连昌黎果研所的著名果树专家李政致都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杨峥巍能争取到科研课题就证明他不是凡人,那时申请课题是非常难的,很多副研究员都申请不到课题。

    副主持人顾优比较年轻,1991年才29岁,因为他是文革后毕业的本科生,自然是心高气傲。由于争取不到科研课题,只好在杨峥巍的课题当副主持人,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平心而论,顾优确实聪明,在校时各科成绩都非常出色,而且英语早就过了公外六级,这样的成绩出国留学、考察都没有问题。

    我到这个课题组以后,除了苹果园气象因子和果实生长动态的调查,还要负责各项试验数据的计算和统计。这些都是主持人写论文和申报奖项的必备材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火凤凰(一)
后一篇:火凤凰(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