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之路(六十五)
毫发无损蒋柳芝,我却一年没课题。
为己充电莫沉沦,厚积薄发待崛起。
六十五、为自己充电
自从离开农化室以后,我一直在栽培生理室等待分配新课题。悲催的是:一直到1991年初夏,我还没等到新课题。所领导联系了几个课题主持人,可是这些主持人都说他们课题组不缺人。我万万没想到蒋柳芝挤兑我造成的冲突给我带来了这么巨大的后遗症,人家蒋柳芝却安然无恙、毫发无损,领导丝毫奈何不了她,却导致我长期无课题。
然而,这时的我,与1990年5月16日出走想寻短见时的我完全不一样了,我好像脱胎换骨变了一个人。我从上小学时,就非常欣赏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一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还把这句话记在了一个小本子上。这时我不断地给自己鼓劲:我不蒸馒头,但是一定要蒸(争)口气!
因为我上电大学的是电子专业,与果树专业不对口,于是我利用自己暂没课题的这段时间,开始攻读果树专业的教科书,为自己加油充电。
我每天早晨很早就来到果研所,然后墩楼道的水泥地面。墩完地以后,我就在办公室认真学习果树专业的教科书。我买了一整套果树专业的教材,其中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果树栽培学》、《生物化学》等等。除了遗传育种没来得及学,果树专业方方面面的教科书我都认真自学了一遍。
由于我化学基础比较好,所以尽管没有老师辅导,但是我觉得学习这些知识一点也不难。农大毕业的本科生们都觉得《生物化学》特别难学,听老师讲课就像听天书一样,但是我也没觉得有多难,也都学懂、融会贯通了。譬如植物生理学中的三羧酸循环原理,我至今仍记得很清楚。其中植物无氧呼吸发生的是糖酵解反应,反应的最终生成物是乙醇(C2H5OH)。我觉得学习果树专业的教科书比上电大时学习清华大学的电子专业教科书要容易得多。
每天我都坐在办公室里如饥似渴地学习,丝毫不为任何干扰所动。除了看书,我还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把重点内容全都记了下来。为了加深记忆,没记牢固的地方我就反复看,直到记住为止。
河北电大要在昌黎招收果树专业的学生,我毫不犹豫地了报名。一位同事说:“你的孩子才两岁,又是业余学习,你坚持得了吗?”我坚称没问题。我本来是要义无反顾参加果树专业的学习的,可是由于昌黎报名学习果树专业的人太少,不足15名,没有达到开班的最低人数标准,故昌黎电大的果树专业未能开班,我虽然感到遗憾但也无可奈何。
虽然昌黎电大的果树专业未能开班,我仍然继续坚持果树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我深深懂得虽然努力也不见得有希望,但不努力就更没有希望的道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