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奋斗之路(十三)七八年高考

(2021-10-15 11:45:26)
标签:

文化

分类: 长篇连载
我的奋斗之路(十三)


一九七八年高考,备考根本没时间。
复习内容全搞偏,差二分上录取线。

十三、七八年高考

    我的录取通知迟迟没来,农化室青年负责人程宁的通知也一直未到,我们俩知道已经没有希望了。
    我母亲让我好好上班,不要再琢磨高考的事了。她说:“现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凡是有工作的年轻人都不考大学,只有下乡回不了城的知青才参加高考。你现在进了科室,根本就用不着再考大学了。”
    然而程宁的父母却让她夏天再接着考,我大弟也几次写信让我夏天再考一次。但是1978年夏季的高考难度更大了,在上有老高三、下有应届毕业生的情况下,文革中毕业的中学生不脱产仅利用业余时间复习功课,在这种情况下参加高考,被高等院校录取真是难于上青天!
    当时农化室的分析化验任务特别大,1978年夏天,除了上班的八小时工作时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凌晨,在队里打夜战时,第二天上午还可以休息半天,可是现在打大半宿的夜战第二天还要照常上班。
    程宁是农化室的青年负责人,杂事也是特别多。我们俩都抽不出多少时间复习。在这种情况下,参加1978年夏季的高考自然是没有底气,只能是硬拉鸭子上架了。
    当时我手中也没有正规的复习资料,我的复习材料就是一套上海出版的中学生自学丛书,尽管我也做了书上的一些习题,但是这些习题与高考的题型却是风马牛不相及,一点也没有派上用场。临近高考偶尔得到了一本数学复习资料,可是由于时间紧迫,仅仅把资料中一般难度的习题做了做,很多难题根本没时间做。整个复习过程中只看了看数学和物理,化学、政治、语文连一眼也没看。不是不想看,而是没时间看。
    7月7日、8日、9日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考场设在昌黎一中。当时感觉数学、物理、政治都考得不好,只有化学和语文试卷答得还可以。
    8月21日下达了1978年夏季的高考成绩,我考了283分,离录取分数线相差2分!(1978年河北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是285分,满分500分)我的化学考了89.8分,约等于90分;语文考了73.5分。这两科当时在果研所的考生中是最高分。其余那三科就不行了,政治只考了40多分,因为我没时间背。我化学、语文考得好靠的是原来的基础,其余的科目考得不好则是工夫没下到。
    我二弟大鹏这次高考的成绩却是出乎意料的好,考了360分,最终被河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录取,其中物理考了91分。我二弟从春节过后就没有回农村参加生产,他们的生产队长让他安心复习功课,不要来上工了,我二弟跟着一中的复课班整整复习了半年,他等于一切从头学起。
    果树所的知青张铭铭以330分的优异成绩被河北大学历史系录取,蔡铁城以310分的成绩被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录取。张铭铭当时在试验场工作,试验场的几个老同志对他非常好,听说铭铭想参加高考,大家让他安心学习,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功课,铭铭原本就是个天资聪颖的好学生,在校时学习成绩就非常好,加上充足的复习时间,自然就金榜提名了。
    蔡铁城就比较坎坷了,他在栽培室的时候,由于学英语被戴上白专道路、崇洋媚外的桂冠下放回到第一果树队劳动。在1977年的高考中,他报考的英语专业,自我感觉英语可以答90分以上,结果却因汉译英的语序不正确而落选。蔡铁城发誓要在1978年夏季的高考中金榜提名,他不再报考英语专业,改考理工科,他决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好在老队长很同情他,给他一些时间去复习功课,他上学时也是个非常聪明、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所以经过刻苦努力他也金榜提名了。
    我因2分之差被落选的事在果树所传得家喻户晓,高中毕业考6门100分,绰号“600个工分”的学生却没上录取分数线,我感到无地自容,有个地缝都想钻进去。但我觉得这一切并不是我的错,因为我当时的复习时间实在是太少。上班时我强颜欢笑,下班后回到家中却是以泪洗面。
    1977年高考我比我妹妹多15分,但是我却没被录取;1978年高考又以2分之差落选。我不明白:为什么命运对我总是如此不公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