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喆来到五龙沟

(2021-10-03 08:16:29)
标签:

文化

分类: 黄河风文学作品专辑

张喆来到五龙沟


作者:黄河风

 

这个版本知之者甚少。话说金代兴定元年间的平陆老县城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岸,西接金鸡堡,东连万金滩,周边溪水缠绕,翠竹环抱,是一处山清水秀的美丽所在。那时,城里有一个全县名气很大的阴阳先生,名唤张喆。这天,张喆在运城安邑村给人看完风水后,主家欲用毛驴送他回平陆。张喆掐指一算说,磨岭村闫坡前那个沟里正有人找我给他家看风水,我得走近路从中条山翻山去见那人。因中条山的山路毛驴无法行走,主家便作罢,只得由张喆自己步涉翻山而回。张喆行至中条山顶墩台山旁时,但见此时蓝天白云,阳光明亮,暖风阵阵,一袭祥瑞之气滚滚缭绕于墩台山周围,紧接着祥瑞之气缓缓向山下涌动而去。张喆一看,自知定是天降吉祥,真龙天子问世,便紧随瑞气下山。瑞气一直涌动到东车村南继续向南而下。在磨岭村头的梨花岭,一人告诉张喆说,村南闫坡有人正寻找张喆为父墓地看风水。张喆应答后,心想,果然有人找他,便继续跟随瑞气南行。到了村南的闫坡时,但见瑞气渐渐缩小,遂化作一团旋风落向闫坡村下一块平地的坟墓旁,在旋风即将消失之际,张喆摘下头上草帽,迅疾向旋风扣下,待张喆掀起草帽,只见草帽下出现一滩血迹。见此情景,张喆便以法眼透过血迹观之,但见血迹下墓穴内的亡人,已即将蹬鞍踏马横空出世了,张喆知道,亡人的后人也将成为影响平陆大地的脱凡高人。此时,那位早上寻找张喆的小伙子见到了张喆,便诉说,亡父百天将至,全家想借父亲百日之时,把父亲的坟墓再整修的好点,求张喆掐算个好时辰。张喆知道小伙告知所要整修的坟墓正是旋风落处的墓穴。便告诉小伙说,坟墓万万不可动之,原封不动便是大吉。

且说这个小伙子回到家后,把张喆之嘱告知家人和邻居。大伙商议后,觉得还是借百日之际,重整坟墓为好。

说话间,小伙子父亲百日即到。一日,天还未亮时分,小伙子和他的四个弟弟各挑一担柴禾,欲到县城里把柴禾卖了,给父亲过百日准备银两。到了北城门口,见城门尚未打开,五位兄弟便各自依柴倒地休息。

此刻,城里的县官却在梦里看见北城门外有五条龙腾挪游动,惊地他无法入眠,便唤差役前往城门口看看有何异样。城门打开后,差役看到只是有五个卖柴禾的小伙子,便回禀县官所见。县官沉思后也没多说什么。

话说这五兄弟在父亲百日那天,在村人的帮助下,于未时打开了墓穴,只见一股白气冲出墓穴散至空中。但此从那日后,五个兄弟在不同的日子里,先后依次跌死、病死、猝死、压死、伤死。而每死一个,衙里的县官就梦见死了一条龙。在之后的日子里,县官根据先后所梦五龙的情景,访知卖柴五兄弟所居之地和五兄弟逐一亡故的事情后,便在五兄弟所居村子建一庙宇,以示纪念五兄弟的不幸,庙称五龙庙,庙宇所在地改名五龙庙村。

1978年夏日,笔者在五龙庙之北坡上面的磨岭村放映电影,因牵挂母病,觉得从五龙庙沟回家最为便捷。当时五龙庙水库已蓄成湖般的水。当我从庙宇之地经过下到水库后岸后,水库对岸两位老乡便划船过来接我。只是由南向北的风太大,小船控制不住地只向东面高高陡陡的崖下漂泊,崖根下水极深,陡崖被水浸的似乎随时都可坍塌下来,有种阴森可怖的感觉。我们赶快奋力划船离开此处,极尽气力向南岸划去,到了岸边时,因风大,船一直难以靠岸。于是我说,我们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有一丝地松懈,始终保持超越风的力度方能靠岸。于是我们便一起发力死命划船,岸上的手终于抓住了船。不想,回到家后,头一直疼痛不息。母亲让会看说事的毛家老太查病因。老太握住我的手指头捏了一会儿,说是碰到女鬼了。我说,我从不怕鬼,鬼也从不敢惹我呀。老太说了一句,我认为是经典的名言:这个鬼没有退路了,它是被生活逼急了,就会死命和你上。是啊,什么时候都不能把人逼急了,逼急了,就会和你死磕,和你死磕,你就会成问题!鬼如此,人也一样如此。

至于破解的办法,老太说,睡觉的时候,把两只鞋扣在一起,放在自己枕的枕头下面。

我记述这一段经历,一是觉得有趣有点意义,其次也是与五龙庙沟有关的说事

顺便一个小插曲而已。


作者简介:黄河风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的漫画、新闻、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小说散见于国内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代表作有《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群山为证》、《三千沟壑唱新歌》、《前世的约定》、《黄河,我的老邻居》、《古虞苹果人》、《火凤凰》、《播向大山的爱》、《条山人家》等。黄河风的30万字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黄河的儿子》2019年6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