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黄河的儿子·第五章:杂记·004、人

(2021-05-13 10:40:02)
标签:

文化

分类: 黄河风文学作品专辑
【转载】黄河的儿子·第五章:杂记

作者:王正选

004、人

 

 把这个故事记忆在这里,似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但又觉得极有趣,不忍独享,索性贴录在此,博读者一笑耳。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世俗习惯:双方确立婚姻的时候,都要托熟人到对方生活的环境打听打听,了解了解对方的情况。我不愿打听,只凭自己的判断。因为世上什么人都有,有读不懂人的人,有偏听偏信的人,有实事求是的人,还有调盐加醋借机搅浑水目的不纯的人,也就是脏心眼的人。因此,你不见得能打听到真实的情况。

 我和妻子在他人的牵线下洽谈婚约。我提出,一个月以内,双方可不受此次见面谈判的约束,均有被他人选择和选择他人的权力。

 期间,媒人告诉我说:不妙不妙,麻烦了,她托杜马人打听你的情况,有人告诉她说你基本上就是个啥也不懂,啥也不会的智障人。闻听此言,我呵呵一笑,觉得不是啥大不了的事,不过就是个图谋不轨的阴谋嘛。于是,我挥笔修书一封,信中将妻子痛加斥责了一顿。我对邮电所送报纸的伙计(后来成了邮政局长)说:她读了我这封信,第一是愤怒,因为没想到竟然会遭到我的斥责,接下来,她就会想,一个智障人能写出如此有水平的文字?!由此,她会发现,她委托的人欺骗了她,她委托的是个拐心眼人。她毕竟是高中文化,还翻不过这个梁?我接着说,读了我的信,先是愤怒,这很正常,但如果一直是愤怒,却看不透信是在显示我文学水平的玄机,我首先就会不要她的,因为,我没有背景,我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你说,到了前途的关键时刻,却因她是个愚钝的人而过不了关,会让我更加艰难,这个婚姻首先我就不能选择(后来妻子转正的时候,什么走关系的就不用去想,也没有,就是靠自己复习功课硬考)。

 我的分析果然得到事实的验证:妻子收到信后,做梦也没想到,八字还没一撇,就被当头声讨批判了一顿,那个生气啊,脸一红一白一粉的,但接着又一想,这哪是智障人的文笔水准!智障人能写出这言语这文学?唉,鬼都不信!于是,就委托她那在杜马工作的闺蜜找我谈话,说要我某日前往正式确定婚约。她在等待。

 故事到此不算完,因为我要破“案”,我要知道给她提供假情报的“作弊”者是谁,我要知道她委托的人为何一肚子坏水!

 是你你不想知道?是县长县长不想知道?是国家国家不想知道?若不想知道,那才真是智障。

 我知道妻子是不会告诉我的,因为和我才认识几天啊,她怎能“出卖”她的熟人。我要智取。

 于是,我对妻子说:你这个熟人肯定是对我不了解,因为我每天都在乡下,你告诉我他是谁,我就走近他,和他成为朋友,他就会真实的了解我,从而改变他对我的看法。于是,妻子就告知说是徐某。我闻听后,笑笑说,知道了。但心里却在说:好你个徐某,你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况且,我也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和你有仇,为何要毁我声誉,祸害与我?那时候,我因经济贫困,成年累月都在乡下挣补助,吃农家便宜饭,和徐某一点也不熟悉。徐某居然能编造出一个智障人,何其毒也?因为自古女孩子找家非常怕对方是个智障。我们村是蔬菜之乡,家家都要把自家的菜送到大小集市和县城三门峡去卖,卖菜就得会算账,账算得好,菜就卖得好。“一根扁担两只筐,一杆小秤游四方”是我们村的真实写照。我们村有些姑娘找婆家,家人就拿算账考问男孩,经不起算账考核,就打了负分,婚约就有可能毕杆了。

 这个徐某深知婚约之大忌,所以就专门用这个大忌讳来坏事。

 我问我的同事:假若这样的事情摊在你头上,你怎么处理?因为他们是一个村的。同事愤怒地说:我必须找他!

 我想,这样的事,十个人会有八个人去找他“算账”。

 但我没有,我没有那么小家子气,毕竟他的企图被我的智慧粉碎了,毕竟他的阴谋没有得逞,毕竟和妻子还是一个系统的,今后还要见面,还要工作。我不能出卖说了实话的妻子。

 他为什么要耍阴谋使坏呢?妻子后来告诉我说:徐某想为他的一个熟人找对象。哈哈,那个熟人的外延内涵相貌文化可比我差得多了,光个子也就是一米六多点。徐某不仅是害我,还坑害妻子。

这个徐某,天生就是个做骗子生意、发不义之财的主,和他是同龄同工的人,如今个个都是日子优哉游哉的,而他却因一再传销骗人钱财,落得儿媳下嫁他人,家道衰落,曾几何时,因经济和家道衰落,脑神经大受刺激,见了人,木木气气,瓷瓷磨磨,呆呆傻傻的,成了真正的智障人。   

 

20179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