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年,我的UFO情结被知青情结彻底取代

(2010-04-17 14:17:13)
标签:

知青文学

文化

分类: 知青岁月

2006年,我的UFO情结被知青情结彻底取代

 

       我今生有三个情结,即知青情结、农民情结和UFO情结。凡是有过知青经历的人都有一个无法磨灭的知青情结,无须我多加解释,知青朋友们也都清楚;农民情结是因为我高中毕业以后有一次被一对农民父子搭救;UFO情结的起因是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在县图书馆看过一本美国人写的有关外星人的书。起初我分辨不出这三个情结孰轻孰重,直到有一天……

    我小时候真的遇见过一个UFO,那时,我的年纪实在是太小,甚至根本还没有年龄这个概念,现在只能大致地推算一下当时的年龄。我家当时住在北京,我出生于1955年9月,我家是1957年11月从东四九条一个四合院搬到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家属宿舍楼的。记得我看到那个奇怪物体是在很热的时候,应该是夏天,所以我推断那时自己的年龄还不满2周岁。

    有一天,我正在院子里玩耍,忽然一辆蓝灰色的“小轿车”从我头顶上方无声无息地飞快掠过。那辆“小轿车”外形好似一个乌龟壳,虽说形状像个轿车,但是它的轮廓比普通轿车显得浑圆,不象轿车那么轮廓分明,我抬起头望着它,它竟然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内!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类似的东西在天空中经过。

    第二年,我上了幼儿园。一天,我对小朋友们说“我看见过一辆小汽车在天上跑。”我话音刚落,便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老师也纠正我的说法,说“汽车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在天上跑,你一定是看错了。”

    我怎么会看错了呢?那个奇怪的物体,至今在我脑海中仍异常地清晰。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之所以认同它是小汽车,是因为它与轿车的形状最为接近,轿车在当时就是最小的汽车了。可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都不承认我看到的是一辆小汽车,那么它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我30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飞机有了感性认识,有时我就想:我小时侯看到的是不是一架飞机呢?但是飞机在天空中飞行时,发动机的引擎会发出很大的响声,那个物体就在我头顶上方距离地面不高处飞过,若是飞机,发动机引擎发出的响声会震耳欲聋的,然而,我却一点声音也没听见;再说:任何物体,都应该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才对,哪有在视线之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的物体呢?

    直到1988年,我阅读了《飞碟探索》以后,这个谜团总算解开了。1988年第5期《飞碟探索》杂志上详细地介绍了曾经莅临地球的各种飞碟的形状,其中就有我小时侯见到过的小轿车形状的飞碟。因为飞碟是靠它的主人的意念能操纵,不需要发动机,所以它在天空中飞行时自然就听不到发动机的引擎声了。另外飞碟能够隐没、悬停、直角转弯、垂直升降,它具有隐形的功能,因此它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内也就毫不奇怪了。

    1989年,我曾经给《飞碟探索》杂志社写过一篇目击报告,描述了小时侯看到过的这个不明飞行物,但是我的目击报告没能在《飞碟探索》杂志上发表,因为《飞碟探索》杂志和国内外的任何UFO调查机构,只接受8周岁以上目击者的报告,我当时的年龄太小了,还远远达不到法定的目击者年龄。再说这件事发生的年代太久远了,任何UFO杂志都不会刊登发生在30多年前的目击案例。

    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不相信UFO的存在,对飞碟是外星人的宇航工具一说更是持否定态度。但是我坚信飞碟的存在,因为我刚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久便见过它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给《飞碟探索》杂志社写了十来篇文章,其中包括几首诗歌,但是这些文章都没有发表,渐渐地我也由飞碟热变成了飞碟冷。

    直到2005年10月份我的UFO情结再度萌发,200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播出了河北省肥乡县黄延秋遭遇的飞人事件,我对此事很感兴趣,开始在网上搜索有关UFO的典型案例和目击者事件,对UFO的关注程度似乎比上世纪90年代还要升温。

    2005年12月,我开始纂写知青年代的自传体长篇纪实《矢志不渝》,但是这时我并没有放弃对UFO的关注,每天晚上还是利用相当多的时间上网阅读有关飞碟、外星人方面的文章,这个时期我读得最多的是张靖平先生的文章。

    2006年1月份,我发现互联网上有知青的网站和论坛,便于1月6日注册了柴春泽国际知青网站和论坛,并陆续发表知青题材的文章。2006年2月25日,我又注册了中华知青网论坛。从此以后,我访问知青网站和论坛的时间明显增多,但是我仍没有放弃对张靖平先生专栏的浏览,这时我的知青情结已经明显占了上风,UFO情结已经下降了。

    到了2006年的6月,我和中华知青网论坛的知青朋友们已经非常熟悉,每天晚上都不忘拜读他们的文章,并及时给他们回帖,知青朋友们血浓于水的友情很快就把我以前对神奇飞碟的关注抛到了九霄云外。到了2006年下半年,我一次也没有光顾过UFO的网站和论坛。此时我的UFO情结已经被知青情结彻底取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