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获得学英语的真正动力在2002年

(2007-01-23 21:24:04)
分类: 文学随笔

我在中学阶段学校没正式开设英语课,我们只学过“Long live Chairman Mao”等几句当时流行的政治口号,我们没有英语课本,老师只发给每人一份很薄的油印的篇子。1979年我上电大的第一学年曾开设了英语课,但七十年代末国家对英语还不像现在这么重视,加上我们这些学生全都没什么英语基础,学习大学英语如同空中建阁,自然是味同嚼蜡,事倍功半。英语课结业刚一年,我就连 morning 这么个常见词都不会写了。

1991~1992年,为了将来晋升职称的英语统考,我参加了苏州大学举办的《实用英语教程》广播函授班,那时我儿子才三岁,学习又是全业余性质的,我每天早晨抱着他背生词,每课的课文、阅读材料、会话这三部分生词加起来有200~300个。我只要看书他就想去撕,我只好把课本上有趣的故事翻译成汉语讲给他听,这样既哄了孩子,又熟悉了课文。经过刻苦学习,我的英语比以前有了较大长进,结业时获得了苏州大学颁发的国家级公共英语四级证书,在1995年和1997年省级英语统考中都获得了好成绩。1997年8月我评上了助理研究员,对于我这样一个大专毕业生来说,评上助研就意味着封顶了,以后不再评职称,也就无须再参加英语考试了,对英语的学习逐渐变得可有可无。刚开始还真舍不得丢掉它,每天还抽出点时间看看,可是过了两三个月就根本不看了。那时在我看来,学习英语的动力就是为了通过晋升职称的外语考试,一旦不需要参加这种考试了,学习积极性马上就与日递减,直至缩减为零。我获得学习英语的真正动力是在2002年。

2002年夏季,我们昌黎果树所受国家外经贸部委托举办了为时两个月的国际果树技术培训班,学员来自第三世界的16个国家,西亚,北非的阿拉伯学员占了很大比例。尽管我不是培训班的工作人员,但我还是主动用英语同他们打招呼。当然一开始我心里非常紧张,我怕说不好,人家听不懂,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未练过英语口语和听力。87日晚,我在培训班外的广场上遇到一个汤加学员,我第一次鼓足勇气说了一句:“Good evening!”当时我觉得心跳得很厉害,但对方马上很有礼貌地回了一句:“Good evening!”且语言语调同我相仿。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用英语说的第一句话老外就听懂了。彼此认识后,他们也主动同我打招呼,尽管只是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却把我们同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许多。我首次领略到英语的神奇,她能把不同语言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的英语还远远达不到同国际友人交流的水平,遇到实质性的问题就更难沟通了。815日中午,我去超市买东西,恰巧七八位非洲学员也在那里,其中一位埃及学员示意我过去帮帮他们,因为他们不懂汉语,无法同营业员沟通。以前我同他们打过几次招呼,他们显然把我当成很懂英语的人了。那位埃及学员手中拿着一个胶卷,他的英语说得非常快,尽管他英语水平非常高,可他的阿拉伯英语我一句也听不懂。我对他说:“Can you speak a little Chinese?I know only a little English,I can not understand your mean.”我的本意是想说:“你能讲点汉语吗?我只懂一点点英语,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但a little这个词在英语中有肯定的含义,我这样一说,他更认为我懂一定的英语了,继续用英语连说带比划。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们想在超市加洗照片,但在昌黎加洗照片必须去照相馆。于是我对他们说;“I will go to photograph with you.”他们马上随我到了照相馆。但是很快我这个蹩脚“翻译”就又露马脚了,我还是听不懂这位埃及人的话。忽然我灵机一动,让营业员拿出笔和纸,然后我对埃及人说“Write on please.”他立即写了,这下我明白了,他要求洗照片时不要把胶卷剪断,要保持胶卷的完整,他用了whole这个词。我把他的意思告诉了营业员,加洗照片之事终于办妥了。在以后的几天里,我见到他们觉得很没面子,原来我的英语是如此之差,通过这件事,他们彻底清楚我的英语水平了,我这下可颜面扫地了。但是我想错了,他们没有一点讥笑我英语水平低下的意思,相反他们更热情地同我打招呼,还同我聊天,说非常感谢我帮了他们,并对我竖起了大拇指。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感到:我们同第三世界人民的友谊是血浓于水的,并不是由于语言障碍就能阻隔的。但是如果我们学好了英语,就可以更好地同第三世界人民交流。从这时起,我学习英语有了真正的动力。我不仅从头复习了苏州大学英语函授班的全部教材,还阅读了《英语学习》杂志上的大部分文章。为了增进英语口语和听力,我每天按时收看中央10台的希望英语杂志节目,并买了几盘英语磁带练习听力。这样在培训班结束时,我的英语口语和听力多少有了一些长进,能同学员们进行简单交谈了。当时我初中刚毕业的儿子经常陪同我去见老外,他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学英语,经过了学校的正规训练,口语和听力自然要比我强。他经常纠正我的发音错误,成了我同老外交流不可缺少的“拐棍”。临别时,一位马来西亚女士送给我一枚精美的钥匙环(key ring)几名女学员同我合影留念,我对她们说:“I miss you very much, welcome to China again!”那位埃及人,后来我知道他的名字叫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位园艺学博士。他曾送给我们一张别致的埃及树皮画,给我们留下了他出色的书法(handwriting)。他回国后给我儿子发过两次E-mail

20031012日,我们同第四届培训班的全体学员照了很多照片,他们还送给我漂亮的黄玫瑰绢花,送给我儿子一个储钱罐。几位女学员回国后给我发来了E-mail

正当我以更大的热情学习英语迎接第五届培训班学员到来时,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不知何故,国际果树技术培训班从今年起就不在我们所举办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非常难过,我甚至比培训班的工作人员更希望培训班能够长久地在我们所办下去,可我是一个小小的黎民百姓,无力回天。由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尽管如此,我还能坚持学习,尤其是听力。我还通过收看希望英语杂志节目,听英文歌曲,看原版英文电影等方式增进听力水平。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谊将日益增强。“The whole world is a family.”这将不再是一句空话。有人说“你今年都49岁了,学英语还有什么用?”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学习英语应该成为我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现在没有机会了,但我坚信有一天我还能同世界人民交流,但愿那时我的英语水平能比现在有较大提高,但这需要我付出艰苦的努力,我期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20049月于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