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航封背后的故事(六十二)《北京-奥克兰》首航封

(2008-06-27 12:10:34)
标签:

国航

企业文化

集邮

首航封

分类: 邮路彩虹(集邮)
 
   2000年7月5日19点10分,国航一架波音747-400型编号为2443号客机,从首都机场起飞,经过空中14个小时的飞行,于北京时间7月6日12点40分安全飞抵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国际机场,当飞机穿过高压水柱的欢迎彩门,标志着中新两国航空史写下了新的篇章,这是国内唯一可直飞新西兰的航班,从此中国乘客到新西兰无需从第三国转机。
 
   在机场欢迎仪式上,热情的新西兰人以最热情的毛利歌舞和隆重的欢迎仪式迎接宾客。新西兰旅游局执行总裁、奥克兰国际机会总经理、时任国航纪委书记郑辉等分别发表了热情的讲话。民航总局纪委书记李建玉、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赵祥龄等领导出席了欢迎仪式。
 
   飞往奥克兰的航班每周三、六各往返一班,航线全程12158公里,航班号:CA175/176,航班经停上海浦东和澳大利亚悉尼.
 
   为纪念该航线首航,国航邮协制作首航封一枚,该封系国际系列封第59套。封面印有奥克兰风光图案及航线图,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世简(1926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叔父是中国著名的水墨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张振铎先生,堂兄张书旂教授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花鸟画大师。在大学求学时,又得到了潘天寿、傅抱石、黄宾虹、黄君璧等诸大师的指导。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协会员 )教授的题字印在封的左上边,封面贴有1998年邮电部发行的“瘦西湖二十四桥”5.40元邮票一枚,销首都机场2000年7月4日邮戳,封背盖有奥克兰国际机场邮电局7月6日的落地戳。总制量1000枚,因在奥克兰首航招待会上用去200枚,返回国内仅800枚。
 
    制作这枚封的过程中还发生了几个小故事。
    故事一:国航邮协成立于1996年10月,到这次首航快四年了,这段时间内邮协制作了58套首航封和纪念封,对宣传企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公司领导决定这次首航给工会一个名额,全力做好首航封。咱是国航邮协的创始人和秘书长,又是每次首航封制作的策划者,这第一次出国制作首航封的任务当然就交给了我。(开了这个头,以后工会其他同事也都分别有机会参加首航了,这是后话)。
 
    故事二:在从悉尼飞往奥克兰的航段上,当我还在朦胧的昏睡当中,忽然发现从驾驶舱走出一人直奔我来,定晴细看,原来了747机长武益华,也是国航邮协的副秘书长,老武是个老集邮人了,主要收藏首航封,由于长期飞国外,利用驻外期间他收藏了不少中国早期的首航珍品。真没想到在首航航班上两位首航封爱好者能相遇,我要了一小杯茅台以表喜乐。老武表示酒就不喝了,在执行任务,把他自己做的几十枚首航封交给我,让我在加盖落地戳时把这些封也顺手盖了。
 
    故事三:首航班机落地后,我顾不得隆重的欢迎仪式和毛利歌舞,在办事处同志的引导下来到奥克兰邮电局营业柜台,一位高大的邮局工作人员早已在等候我,我抓紧时间把1000枚首航封拿出来,老外认真地工作起来。由于天气很热,一会儿,老外就满头冒汗,我用手示意我来盖,他也欣然同意。这时欢迎仪式结束,首航团成员集体乘车去宾馆,计划处的程志贤见我还没完事,主动过来帮忙。在盖戳过程中,老外表示想要几枚,要在新西兰的集邮刊物上进行介绍。等我们盖完戳,准备离开时,首航团早已离开,而我们确出不了关,因为海关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正在我们俩焦急的时候,引导我的办事处同志回来找我们,经与海关值班人员交涉,我俩才入关。办事处同志说,如果入不了关,你们俩只能在候机楼待一晚上了。虚惊一场。
 
国航封背后的故事(六十二)《北京-奥克兰》首航封
 
国航封背后的故事(六十二)《北京-奥克兰》首航封
 
国航封背后的故事(六十二)《北京-奥克兰》首航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