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配套练习册实在不敢恭维,无论是纸张的质量,还是版面的安排,还是命题的质量,问题比比皆是。不过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存在即是合理嘛!
第一个价值就是锻炼我们师生研究命题的能力,因为题目的设问存在问题,所以我们在做题时就能查找漏洞,进行纠正,这个过程也是很宝贵的,也能培养孩子们的能力与习惯。
昨天的新发现就是练习册中收录的一篇名为《一个树木之家》的文章,虽然放在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但是确实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一个树木之家
儒勒·列那尔/著
穿越过烈日照晒下的一片平原之后,我找到了他们。
他们因为不爱喧闹,所以不住在大路边沿。他们居住在荒芜不毛的旷野,俯临一泓惟有飞鸟才知道的清泉。
远远望过去,他们仿佛密不透风,无法进入。但等我一走近,他们的树干就豁然分开。他们谨慎地欢迎我。我可以休息,纳凉,可是我仿佛觉得他们在注视我,对我并不放心。
他们聚族而居,最年长的在中间,幼小的,其中有些柔嫩的叶片才刚刚生起,到处都是,从不分离。
他们活得很长,不易死去;即使老死的还挺立着,直至化为灰烬倒地。
他们那些修长的枝柯互相抚摸,像盲人一样,以确信大家都在。每当狂风劲吹,想把他们连根拔起,他们就张拳怒目,挥动手臂。平时他们只是和睦地轻轻细语。
我感到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兴许我将忘记我的另一个家吧。这些树木将会逐渐接纳我,而为了配得上这份雅意,我学会了应当懂得的事:
我已经懂得凝望浮云。
我也懂得了守在原地不动。
我几乎学会了沉默。
凝望浮云,守住原地,沉默是金,真是越读越有味道。树给予作者的是精神的归属,心灵的家园。选择在荒芜不毛的环境中生存的树木,远离世间的烦扰,时时与天上飘过的浮云对视;他们坚守在原地,无论风吹雨打,绝不挪移半步;他们沉默不语,但是却用宁静专注,却用执著坚守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身处喧嚣,应付种种功名利禄,人情世故,在心底里,是否留有一片纯净的处女地呢?我们不可能逃离浮躁和喧嚣,是否能够在自己的心底保留“心远地自偏”的宁静呢?这份宁静让我们疲惫的心灵得以栖息,让我们拥有执着于梦想的专注与坚守,成为我们生存下去甚至活得精彩的动力。无论外界的诱惑有多么甜美,利益有多么丰厚,你能始终抵御,坚守原则吗?也许我们周围的人大部分都已逾越,他们对你的执着坚守不屑甚至唾弃,你还有微笑面对的勇气吗?
这个十年,我做到了;十年后,我相信可以坚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