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敬畏之心

(2012-08-06 09:18:15)
标签:

美食

  敬畏之心
 
  李耿源
 
  到单位楼下的一家面馆吃汤面。店堂挺大的,可位子已满。店堂的一角,有三个店员坐着,一人将面条一份份分出来,另两人把每份面条置于手掌中揉搓片刻后再放下。
  我问:“面条为什么还要揉?为何不去厨房帮忙,好给客人腾出位子?”正在揉面条的一位阿姨说:“这面条我们给它揉顺了,才好吃。”那位在分面条、貌似店主的男人说:“这样揉一揉,面条吃起来更糯软筋道,祖传秘方,不能偷工,这是对美食的敬畏!”
  敬畏?这词从一个小吃店的老板嘴里脱口而出,让人吃惊。我回来问了一位厨师朋友。朋友认为,店主说得玄乎了。但潮面下锅前揉一揉是有道理的,一是把粘在面条上的干粉抖掉,否则焯时汤会浑,甚至焦底;二是揉搓抖动,能把粘连的面条松开,也增加些力道。原来如此。难怪我在其他店吃拌面时,有时会吃到粘在一起或很糊的面。而这家店,面条根根干净,吃起来筋道爽口。
  不管店主说的是否玄乎,他对待面条的态度的确是认真而敬畏的,他和店员占据位子慢慢揉面,让客人看着做面,也是生意好的根源。
  刘克囊是台湾一位鲜明地敬畏食物的生态作家。他认为,买回来的水果,如果你尊重它,按照它生长的方式挂放,并跟它说清楚准备食用它,那它就会保鲜很久。他说:“如果你放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给水果们听,过后,这些水果吃起来会更甜!”作家说的比店主说的更玄乎,但我愿意相信他说的。如果一个人对准备享用的食物有了敬畏之心,自然不会暴殄天物。
  母亲每回要宰自养的鸡时,口中总是念念有词。问她念什么?她说,给鸡说些好话,安慰它一下。后来我主刀放血时,我也念。母亲说:“你说了没用。喂养时我跟它说的都是闽南话,杀时也得说闽南话,你跟它说普通话,它哪听得懂?”我笑喷。但我知道,母亲是敬畏她所喂养的家禽的,这是对生命的敬畏。
  如果你总嫌这也不好吃那也不好吃,也许并非食物真的不好,而是对食物没有敬畏之心让你的味觉钝化了。一样的,如果你总感觉不到生活的味道,那一定是你对生活缺乏足够的敬畏之心。而如果对生命丧失了敬畏之心呢,那么这个社会的味道也会变。
 
    《北京青年报》2012年7月3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