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w690/001mIdgmzy6XWiy4lg2f6&690邓锋,谢青,柯严" TITLE="硅谷创业华人经历: 邓锋,谢青,柯严" />
2004年,NetScreen以40亿美元价格被并购,是大陆学子硅谷创业的成功典范之一。
2004年2月9日,星期一,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开盘前,全球第二大网络设备供应商Juniper Networks
Inc.宣布了对网络安全设备公司NetScreen Technologies
Inc的收购计划。收购将以换股形式完成,每一股NetScreen股票折合1.404股Juniper股票,按交易公布前一天的收盘价计算,收购交易额达到40亿美元。与NetScreen公司原24亿美元左右的市值相比,这一价格给了NetScreen
60%的溢价!即便在高科技公司中,这也是近来相当少见的大手笔。如果一切顺利,在两公司各自股东及监管部门批准后,收购将于5月初完成。之后,NetScreen的900名雇员将加入Juniper公司,成立一个新的安全产品部。
1997年月10月,NetScreen公司成立,做了一个产品的雏形。一个月后,他们从“天使投资者(angel
investors)”处筹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总值100万美元。所谓的“天使投资者”,指一些专门向刚起步公司投资的投资人。在天使投资人的穿针引线下,次年年中,NetScreen获得了硅谷一流的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初融资370万美元。1999年,红杉资本再次向NetScreen投资1080万美元,之后在NetScreen的数次融资行动中,该公司都没有缺席,共投资金超过2000万美元。红杉资本是硅谷最重要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曾先后投资苹果、Atari、甲骨文、思科、雅虎和Google。
红杉资本在NetScreen作第一轮投资之后数月,1998年11月,即将原Sun公司的执行总裁罗伯特·托马斯延请为公司CEO。作为公司创办人,邓峰、柯严名列CEO下面的一个六七人核心决策层,决定公司重要决策,但不再有具体的管理职务。柯严一直专注于技术研发,现任软件工程副总裁;邓峰则转至产品开发管理,又于2003年底起主管商业策略事务;谢青于1999年间离开公司,自行创业,但至少到NetScreen公司上市之时,他所持股权还有4.8%,而邓峰及柯严的股权分别为5.7%和5.8%。
2000年4月纳斯达克崩盘之后,新兴科技公司经历了普遍的困难期。NetScreen曾试图逆流上市,但并未能成功。当时,有家公司曾意欲收购NetScreen,双方甚至已经签好协议,收购价格为9亿美元。但未几,对方股价在网络股泡沫破灭的风雨飘摇之中大幅跳水,收购交易最终搁浅。
NetScreen的机会在2001年“9·11事件”后再度闪现。当时整个股市虽笼罩于阴霾之中,但“9·11事件”悲剧令美国投资者深感安全技术的重要性,而这正是NetScreen的机遇。紧锣密鼓的上市路演迅即展开。NetScreen预计IPO发行1000万股,每股认购价格在8美元至10美元之间。结果路演反应热烈,获得30倍超额认购,每股发行定价随之跃升至16美元。2001年12月12日,NetScreen在纳斯达克首发上市。上市当天,其股价就飙至24美元。
NeScreen公司能挺过困难期,根本原因还在于业务发展迅猛。“Right product, right market, right
timing(合适的产品、合适的市场、合适的时机),”邓峰说,“NetScreen是幸运的公司。”
NeScreen公司2002年度全年销售收入额为1.38亿美元,而2003年前三个季度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73亿美元,增长速度惊人;其主要产品防火墙/VPN(虚拟私有网)平台则占到了整个市场的15%。
邓锋,1963年出生于北京。1986年,邓锋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90年开始,邓锋先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计算机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在沃顿商学院攻读MBA。接着,在Intel公司工作5年之后,开始和另外2位清华校友在硅谷创办NetScreen公司。
(为人低调,不接受任何采访)邓锋过去行事低调,但也热心于华裔社区活动。他特别指出,他在1990年移民美国至今13年,是第一代移民。1996年底拿到绿卡后很快就创业,六年多的时间在网络安全领域闯出了一片天。
http://s10/mw690/001mIdgmzy6XX6HQM4h59&690邓锋,谢青,柯严" TITLE="硅谷创业华人经历: 邓锋,谢青,柯严" />
NetScreen共同创办人邓峰(左)与柯严两人在北京清华大学就读时住同一寝室,更是创业的最佳拍挡。两人现在也都住在圣荷西,刚巧也都育有一女一男。另一位创办人、同样来自北京的柯严笑着说。拥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他,原来打算当教授,发展学术生涯,但受到同学邓峰的鼓舞与感染了硅谷旺盛的创业精神,也投入创业生涯。两人回头看,都觉得极其幸运,而且在六年零四个月的创业过程中,他们同时学习到把公司带上市(IPO)、收购公司与公司被收购的全部历程,是华裔创业家少有累积全方位的宝贵经验者。
1997年,邓锋共同创建了NetScreen技术公司,使之成为世界上领先的网络安全设备供应商之一。2001年NetScreen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4年NetScreen被Juniper
Networks以40亿美金并购。由于他对 NetScreen的成功所做出的贡献,
在2002年获得年度杰出企业家奖,在2003年获得年度最高创新奖。在创建NetScreen公司前,邓锋曾在英特尔公司工作过。邓锋获得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电脑工程系硕士学位,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和沃顿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邓锋在计算机系统设计和芯片设计领域拥有五个美国专利。邓锋担任清华企业家协会主席,华源科技协会董事和清华大学基金会董事。
邓锋联合合伙人创立的北极光创投基金成立于2004年,资本来源于公益金、基金会、养老基金、联合基金,以及美国、欧洲和亚洲的个体投资人。基金将集中投资于与TMT领域(通讯、新媒体、高科技)相关的、具有中国战略的企业。此外,将关注大众消费品市场中具有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的公司,以及新兴能源、新兴农业等等。
截至2006年8月,北极光创投基金在邓锋带领下,已经投资了珠海矩力(多媒体电子产品处理器供应商)、百合网(中国网络婚介公司)、红孩子(母婴用品销售商)、展讯通信(无线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开发制造商)、Mysee(影音文件视音频娱乐综合网站),以及连连科技(浙江一家提供便利支付服务的网络服务运营商)等项目。2007年6月28日,其投资的展讯通信在纳斯达克上市。
北极光风投团队均毕业于国内外著名学府,除邓锋与柯严以外,公司的投资合伙人还包括展讯及Omnivision
Technologies(NASDAQ:
OVTI)创始人陈大同,同时Linksys创始人、现任思科公司高级副总裁曹英伟,也成为了北极光的有限合伙人。原掌上灵通CEO杨镭于2006年加入北极光创投基金,还有原新浪副总裁周树华与2006年加入。
北极光创投邓锋:把钱投给有品德的人。
做投资首先看人。技术总是会落后的,只要有胸怀,就能找到比自己更能干的人进来,公司就能够继续发展。领导人的价值观有问题的话,是不能和VC合作的。
》》》》》》》》》》》》》》》》》》
http://s9/mw690/001mIdgmzy6XWjNkKSI08&690邓锋,谢青,柯严" TITLE="硅谷创业华人经历: 邓锋,谢青,柯严" />
柯严:获得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在网络编程、多处理器通信领域有近20年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7年,是Netscreen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并担任副总裁、首席构架师。在公司被(Juniper
Networks)收购后,柯严任职Juniper 公司副总裁,帮助Juniper
在中国建立了北京研发中心。柯严还曾就职于思科公司和休斯局域网系统公司,分别任高级软件工程师。
2005年,与邓锋先生一起创立了北极光投资。
》》》》》》》》》》》》》
http://s7/mw690/001mIdgmzy6XWsR6wNE26&690邓锋,谢青,柯严" TITLE="硅谷创业华人经历: 邓锋,谢青,柯严" />
http://s15/mw690/001mIdgmzy6XWtnQc6Gfe&690邓锋,谢青,柯严" TITLE="硅谷创业华人经历: 邓锋,谢青,柯严" />
谢青,
1963年出生于北京,1987、1989年分别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硕士学位,并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就读。现为美国飞塔(Fortinet)公司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网络和安全行业拥有20多年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他曾是NetScreen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该公司后被Juniper以40亿美元收购;他还曾经是Jedi
Venture的管理合伙人,Stanford
InfoSystems的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以及Healtheon和Philips公司的安全架构主管。
2000年10月,美国创办Fortinet(飞塔)公司,2002年,飞塔面向全球发布第一款产品,一举解决了芯片设计、网络通信速度、安全防御及内容分析等诸多行业难题。在美国资本市场表现极度低迷的2009年,飞塔公司于当年11月18日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FINT),并吸引了华尔街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等承销商在内的最为知名的八家投行参与股票承销。开盘当日,FINT低开高走,从12.50$的开盘价,上涨到收盘时的16.77$,一举打破股市长达21个月没有公司上市的低迷境况,被称“2009年度IPO”。收盘当天,飞塔以33亿美元的市值,成为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创办的最大市值公司。
2012年飞塔年度财报显示:公司总营业收入6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这一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球其他五家最大网络安全公司。在飞塔的带动下,UTM产业不断深入人心,现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最大和成长最快的市场,据IDC统计数据,UTM市场份额已超过传统防火墙,CAGR(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6.2%。
1990年从清华研究生毕业后,谢青来到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就读。短短两年后,33岁的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彼时,硅谷很多公司都有架构互联网防火墙的需求。“斯坦福留学也没什么钱,编软件是最省事儿的”,谢青的创业初衷很简单。
他随即和几个朋友创办了Stanford
InfoSystems,专门设计软件防火墙,为本地公司安装、维护,赚取咨询费。这家公司做了4年左右,谢青和朋友赚到数目可观的咨询费。他说当时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这个领域确实比较好,能赚很多钱,但是做不大。”他同时意识到,营销、资金运作、客户沟通可以学,但在技术上怎样做出和对手不一样的长久优势?这最要紧。带着这个想法,谢青开始了二次创业。
他找到在英特尔公司做芯片设计的邓锋和在思科公司做网络的柯严,搭起了团队,创办NetScreen。三人于1997年10月辞掉原来的工作,每人投入5万美元,吸引了第一笔1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更多的风险投资被吸引进来。企业问题随之而来:VC找来的CEO只关注短期销售,不关注长远的技术研发。互联网发展很快,各种病毒越来越多,公司却不关心如何抵挡病毒。“从VC和当时的CEO角度来看,要改方向又需要几年时间,可能对公司很快上市并不是很有利。”谢青说。
这是他第一次与VC打交道,那些曾经在他心目中将硅谷公司做得风生水起的VC,同样让他见识到了无法妥协的强势。NetScreen上市时,VC差不多占股近80%。谢青并没有等到上市那天,而是在与投资人出现分歧时选择了离开。作为NetScreen股东,他在40岁时就身家过亿美元。2000年年初,股市大热时,谢青与人组建了Jedi
Venture,做起投资人,先后投过几个公司,但效果都不好。2000年年底,他与弟弟谢华一起创办了Fortinet公司。这时正值中国留学生在硅谷创立公司的第二波浪潮。当然,没有像他的清华校友那样回国创业,也是不得已为之:首先国内市场没有起来,其次是国内对网络安全领域有一定限制。
谢青笑称,自己赶上两波硅谷创业潮,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首先表现在处理投资人关系方面。为赢得公司主导权,他一开始并不借助于只关注短期收益的风险投资,而是寻求天使投资人和合作伙伴,并且对每人的投资数额有所限制。外界对谢青在股权设计上无不佩服,谢青则坦言这是吃一堑长一智的结果:“NetScreen上市时VC占绝大部分,七八个董事里VC占五个,Fortinet里面只有一个VC。”如今,飞塔一共有约100个投资人,分散的股权格局,使创业团队处于主动地位。谢青并未占据绝对控股地位,他说宁愿多给员工一些股份。对他而言,赚钱固然很重要,但更能引起他兴趣的是公司业务本身,包括如何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占得先机。
在技术上,谢青发起了一场世界级战争。飞塔从建立之初就致力于发展UTM(统一威胁管理)技术,一举撼动网络安全行业。谢青用防治流感来解释UTM的最大竞争优势:“使用传统杀毒软件好比是接种疫苗来防止特定病毒的入侵,传统防火墙能够识别人从哪里来,却不能检测和诊断此人是不是生病或携带病毒。UTM就像是在机场使用红外检测仪把关,尽早在人群中发现异常病毒及其携带者,立刻采取隔离措施,控制传染源。”
在第三次创业中,谢青更注重长远战略布局。目前公司约1250名员工,在市场份额上,欧洲占40%,美国30%多,亚洲20%多,且亚洲市场在逐步增长。谢青甚至不愿强调三次创业:“基本上都在网络安全领域,只是技术上不断改进,从软件到硬件,从分散到集成,从公司的结构、投资人的结构和团队上有一些变化而已。”
在一些外界人士眼中,他与邓峰分道扬镳后,关系似乎比较紧张。采访中,我们试图回避提及邓峰。但他主动提到这位清华校友,以及昔日的创业伙伴:“当时找到邓峰,因为大家是同学,后来走在一起了。”
谢青感叹,清华100年来毕业生大概40万,有10%最终留在海外。这其中,无论是去欧洲、日本还是澳大利亚,甚至美国东部,最后很多人都凑到硅谷了。目前,谢青还在做天使,投资过大大小小一百多家公司。这些项目大多由斯坦福校友和清华校友介绍。
在我们拜访谢青的路上,刚好经过Juniper大楼。再过半年多,飞塔很可能就超过Juniper,进入网络安全市场前三甲。像思科等大公司一样,Juniper主要依靠并购进入安全领域。尽管市场份额为7.3%,高于飞塔的5.9%,但其年增长率为零,而飞塔年增长率高达27%。谢青说,如果跟不上这个领域的瞬息变化,又做不好整合,很难实现增长。而早年随并购一起进入Juniper的NetScreen员工,也已经所剩无几。飞塔的下一个赶超目标会是CheckPoint,然后是目前的网络安全老大思科。
》》》》》》》》》》》》》》
2015年5月22-23日 报告
邓锋:
我是不接地气的海归,我给年轻人创业提点意见,今天我们讲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天是不是该创业,年轻人该不该创业?
现在是创业的好时候吗,我要创业应该在什么地方选择创业的方向,我应该在创业当中注意什么,如果我今天不创业我想以后创业,我现在应该准备什么,我觉得这些问题可能在过去的若干年不少大学生在问我,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是今年变得更火了,明天我还要参加清华的校友会,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
其实你说有没有成功的例子,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我见到很多,我刚刚给我也曾经投资过的企业家,清华的学弟童之磊打过电话,谈一个别的事,大家知道中文在线是今年1月份上市,市值现在高得一塌糊涂,和暴风影音一样非常火的两家企业。童之磊其实(易得方舟)是他的第一个企业,后来做了中文在线,童之磊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
大学生创业大赛,我个人参加当时有叫挑战杯,大学生的科技作品,我后来经过出国,在国外创业,等到大公司也做,我真正33岁出来创业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积累,到了最后37,38岁的时候公司上市,有人也听说过这个故事。
我还碰到了几个不成功的,也是我清华的一个学弟,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出来创业,当时我投了他做视频网站,小伙子激情很好,但是准备不足,心态也不对,其实开始的时候没有想到说做企业就是靠一个,以为做企业就是靠很好的创意到市场忽悠一把就能做起来,视频2005年可能跟土豆一样,很好的时间点,但是做法上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带团队的时候犯了致命的错误,很快公司就不行了,这是我投资的失败。
我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我清华的一个学弟叫王兴,他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创业,大学一毕业就回国,做的第一个公司2007年就被卖掉了,校内网,几百万美金卖给了千橡,后来做了饭桶网,也不是特别成功,今天又做了美团,他做美团的时候很年轻的时候就积累了这些东西,他就可以很快脱颖而出,管理一个很大的团队,今天美团已经是几万人的团队,不仅仅是最早的团购,其他方向也做得非常好,大家知道订酒店,电影都不错,其实这是过去他的积累,年轻的时候就走了这条路,今天真正把他的潜力展示出来,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例子。
大学生创业也是走过弯路成功的,(黄一梦)做电驴,大学21岁就开始做,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关了,没有没有做得太好,但是没关系他又做了页游公司,收入已经很好了,超过了我们一般人的想象。所以从经历上看年轻人有机会可以出来创业,不成功也没关系,积累了经验。
还有一个例子,他一开始不是创业,如果你的时机没到的时候,你也未必上来就创业,就算你有一个好的想法,如果没有好的团队,你创业也不一定会那么成功。参加一个公司,最好是参加那个公司,能够学到很多未来你想创业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小公司的商业思维,如果你今天在一个政府机关,或者大的国企,你很难考虑这个事情,但是小公司就无所谓,虽然公司不是你自己创建,但是发展过程当中,我举个自己的例子,我本人的公司叫(英文),1997年成立,2001年上市,后来40多亿卖了,卖了以后很多跟我原来在一起的员工就出来创业,今天又出来了4家上市公司,最大的上市公司今天已经120亿美金的估值,2008年开始做现在已经在美国上市,还有20亿美金,不到50亿美金的市值的公司,还有几家公司未来几年会上市。
最近刚刚投资了一个公司,叫买好车,创始人就是一个开始自己并不是想出来创业,他是在大学一毕业很年轻的时候二十多岁就参加了淘宝,做了七年做得很不错,他是很用心的一个人,大家可能听说过叫胖土匪,业界也有点小名气,做到一定程度他就跟另外一个同事一起做蘑菇街,蘑菇街做到一定程度他身体不太好,太胖了,减肥有80多斤,然后就做了好买车,发展非常快,现在月收入几千万量级,几个月之内不到一年的时间,发展非常快,都是过去他们在行业的积累。
今天就算你没有创业,准备好了这些,对年轻人未来的创业也是很有用的,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旦选择了这条路,你怎么开始要做准备,做多长,这是天时地利人和,最后我祝年轻的创业者们在创业的旅程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谢谢大家!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