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法王传奇,楚布寺,陈履安
(2012-07-10 17:02: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佛-禅-道 |
楚布寺位于堆隆德庆县西北的楚布河上游,距拉萨西郊约七十里。从拉萨到楚布寺的这一段路异常崎岖,遇到天气恶劣,连绵大雨,山洪奔腾,桥梁冲毁,更是泥泞难行。
许多海外来的信众更视这段路有如“险途”,下飞机已经难以适应高山气候,再加上一路颠簸,无不叫苦连天,可是为了拜见大宝法王,再大的苦头也要克服呵!
曾任中华民国监察院长,创办化育基金会的陈履安先生,如众所知是一位热诚护持佛法的有心人。
一九九八年七月,陈履安先生率领一个朝圣团前往西藏拜见大宝法王,一见面就为其过人的睿智,英气的神采所慑。交谈时,很惊讶地发现法王年纪虽年轻,却像累积了几百年丰富经验,很有智慧的老人一样。
学科学的陈履安先生,近年来努力探讨内心世界的开发,他不由赞叹说:“从他的身上,让我们看得到,许多人在找寻的,可能不是宗教,可能不是哲学,而是要找人类的答案。人类的答案必须从一些根本问题着手,大宝法王是我们的答案!”
“很多人对很多事不相信,他说要见到才相信。如你见到大宝法王就会相信,原来生命是延续的,可以从他身上证明出来。所以在这个世纪,精神的世纪,大宝法王会是一位最重要的精神领袖,他对人类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当陈履安先生提出,能为楚布寺做些什么时,大宝法王很直率地说要修路,他也毫不犹豫地一口应承,挑起了这个重任。
重修这一段路,除了需要筹募善款,首要考虑的是物色工程专才。陈履安第一个想到的人选就是乔钢,那是几年前他在尼泊尔认识的一位四川藉工程师,印象中为人勤奋,也很诚恳踏实。
当陈履安先生拔电话找乔钢时,他又被外派到非洲,负责监督当地一项重大工程。
陈履安先生在电话中道明来意,并略为介绍楚布寺及大宝法王,以及修这一段路的意义,乔钢在线的另一端只考虑了几秒钟,就爽然应承,决定放弃高薪的待遇回来了。
乔钢原本对佛法一窍不通,却因为出任修建工程总工程师,在接洽过程受到大宝法王感化,成了虔诚的佛弟子,如今常在路上一心持诵噶玛巴千诺,并带领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去皈依大宝法王,以佛法的精神来鼓舞大家渡过难关,最妙的是他的弟弟名叫乔梁,妹夫叫马力,一齐投入修路工程,有了乔钢、乔梁,加上马力,这工程一定奋发有成!
带领朝圣劝募善款
为了方便劝募,陈履安先生指示长子陈宇廷,制作一部介绍大宝法王的录影专辑。
陈宇廷在这之前从没拍过电视,也没当过主持人,却奉慈父之命上阵,在这过程碰到不少的困难,不过每当有所障碍时,他就提醒自己要对大宝法王有信心,要虔诚持诵噶玛巴千诺,这句噶玛巴心咒的意译即:“遍知一切的噶玛巴啊!请护念我!”
凭着这一股信念,陈宇廷终于完成了《寻找香格里拉——大宝法王传奇》,透过这部解说翔实,拍摄精彩的录影专辑,很多人对藏传佛教产生了兴趣,也对大宝法王生起更大的信心。
化育基金会亦主办西藏朝圣之旅,带领台湾的朋友们参访楚布寺,拜见大宝法王,让他们亲身去体验感受,因此招募了不少赞助修路的功德主。
陈履安先生的么子陈宇全(后随创古仁波切出家,法号罗卓丹杰),当时在拉萨修读藏文,受委为朝圣团的领队,一路上为团友讲解及翻译。
陈宇全记得有一次医生侯文咏参加了朝圣团,在路途上饱尝苦头,既要下来帮忙推车,又目睹两旁堆积很高的沙包拦阻洪水,一路上有惊无险,搞得筋疲力倦。不过,医生却有一个想法:“这条路不修比较好,必须经历一路的艰苦,始能拜见大宝法王,大家将会更加珍惜这个因缘,生起更大的信心。”
陈宇全很快的回答:“您是当医生的,而大宝法是心灵的医生。试想在台大医生院前面又脏又乱,前来求医的人还要被折腾得半死才能见到医生,你说这会恰当吗?”
大宝法王善解人意,使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有时仿佛能够看透来人的心意。有位台湾的比丘尼到楚布拜见大宝法王,当时楚布寺正在举行“玛哈嘎拉”法会,她也随喜参加,但是整个法会进行中,她的心七上八下,不断地在想着法王为她取名的事。
原来,以前大宝法王曾给她一个藏文名字,但是她不怎么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她觉得这个名字太普通,甚至有点俗气,她非常希望法王能再给她一个名字,可是她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请求,又担心开口会不恭敬。
不知不觉法会结束了,她跟着人群准备要走出殿堂,有所牵挂的一直望着大宝法王,这时她很惊讶的看到大宝法王竟然招招手示意她过来。她走到大宝法王身边,大宝法王低下身来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看看法王身边有许多喇嘛,她不想说出那个名字,只回答法王:“法王,以前您给过我一个名字。”
大宝法王说:“我忘了。这样好了,我再给你一个名字吧!”
动土仪式大雨暂停
为众生的福报,这一条路要尽快修好。
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在楚布寺举行的隆重动土仪式,由大宝法王及代表化育基金会的陈履安先生,孙春华老师与陈宇廷等联合主持,另有多位西藏的干部,以及来自台湾的信徒参与其盛。
大宝法王赠送佛像给主持典礼的陈履安先生等人,并为此举了一场长寿佛法会。
前一天起连绵大雨,一直到动土仪式的一个小时前犹下个不停。陈履安先生担心会影响动土,不过喇嘛们却很有信心,一再安慰他说,由大宝法王主持必定会很顺利的。
果然,时辰一到大法王从楚布寺走出来,天就雨停放晴了,动土及法会持续了两个小时,圆满结束后又继续下起雨来,仿佛这一声雨是为法会“暂停”的!
大宝法王亲自将这计划命名为“成佛之道”。大宝法王被视为继弥勒佛之后的第六位佛,此计划亦象徵了为众生证悟而铺设的大道,从崎岖坎坷到平坦,需要付出更大的信心及毅力。
虽然这段路全长仅有二十四公里,总共分布有五座桥梁,可是由于海拔高、氧气稀薄、气候多变,使这工程变得异常艰难,所聘请来自内地的技术人员,亦难于适应严酷的工作环境,面临很大的挑战,使它的进度缓慢。不过,在大宝法王的祈祷及加持下,大家都坚信成佛之道一定成!
开示发菩提心
佛心,这两个字不只蕴涵佛菩萨的悲愿,它也代表了大宝法王的心意。
大宝法王在楚布寺时,接见了许多来自海外的信众,其中来自台湾及新马的佛友,因为在语言沟通上没有隔阂,显得份外亲切。
当这些佛友要求大宝法王签名时,有时他会直接以中文写上“佛心”两字。
佛心不只是一个祝福加持,也是一种勉励。
一九九八年七月,大宝法王在楚布寺首次对外公开弘法,讲的就是“皈依与发心”。这是学佛最根本的基础,可是大宝法王针对皈依本质及皈依戒讲解得十分详细,并列举许多明显有力的比喻,令听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大宝法王如是开示:尽一切无余之菩萨道,我们都必须以菩提心完成。首先我们想,而且我们也看到了所有这些众生,例如,伤残或生病者都遭受到极大的痛苦。然后我们再想其他类似这样的众生也正承受着无尽的苦痛。我们要在心中反覆观想,直到对他们生起真正的大悲心,并且如实的感觉到:我一定要为他们解除一切痛苦,纵使必须自己一个人独做,我也毫不犹豫!当我们的心中生起这种愿望和勇气时,就是我们成为菩萨的开始。培养慈悲和勇气是成为一位菩萨的准备和训练。
“倘若我们没有生菩提心,便无法修大乘法,更不用说金刚乘的法门。因此,了解这些基本原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当我们真正生起菩提心时,便进入了菩萨道,得以生生世世常遇明师,领受佛法甘露,迅速开悟,证得圆满佛性。‘圆满’在此意为完全净除一切该净除的,完成一切该完成的。‘佛’的藏文是‘桑杰’。‘桑’意为觉醒,由烦恼中觉醒,而‘杰’则为开花。智慧如绽放的花朵般开展而出。
“我们已为菩萨行海扎下了一个根基,所以现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每天持续而尽量多遍地念诵皈依文。”
第八章 离开西藏
迎接千喜年的降临,全球许多组织团体,纷纷筹备了形形色色的庆祝活动。
大宝法王在北美洲根本道场——噶玛三乘法轮寺,发起迎接千喜年第一道曙光的赞诵法会,邀请世界各地的噶举中心,在千喜晨曦唤醒大地时,一起来赞诵祈愿。
这邀请附上了泰锡度仁波切的一封专函,内文提及许多人在千喜年到来的同时,对自然灾害及战祸感到忧虑,于是这是最好的时机,让全界的佛友在新世纪第一天清晨醒来,共同诚发心赞诵,希望能为世界带来永恒的和平,并将功德回向一切有情众生。
大噶玛三乘法轮寺祈求下,大宝法王亲自为这法会写了一篇漂亮的祈请文,泰锡度仁波切与嘉察仁波切各自又写一篇。
根据这项计划,当第一道曙光跨过了日界线,在纽西兰和西伯利亚的信众将会率先带领全世界赞佛供灯。
随着太阳本移,澳州、日本、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佛教中心也加入诵经和传灯的行列。
不久就轮到了西藏、印度、不丹和尼泊尔。然后欧洲、非洲、南美和北美陆续加入。
这个持续二十四小时的活动,将以接力式环球一周,回到了即是起点也是终点的日界线前的夏威夷。这里的僧侣和信众将在一片祥和和回向声中宣告圆满完成。
在这二十四个小时的赞诵内容,包括了噶玛巴长寿赞以及噶玛巴千诺圣号。
当世界各地的佛友,通宵达旦的在唱诵噶玛巴千诺时,大家并不晓得——噶玛巴已在出走途中了。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离开西藏。
为佛法流传到印度
《福德海》曾刊登大宝法王在达兰萨拉有一次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针对为什么来到印度的答复是:“我到印度来是为了宣扬佛法,同时也是为了散播菩提心予广大众生。虽然为此我必须离开楚布寺、我的所有及父母,但是为了佛法的传流,这一切的割舍是值得的,我要试着帮助所有一切有情众生,和那些山川、树木及流水。”
至于有关“大宝法王”这个角色的看法及职责,大宝法王在受访时表示这个角色不只是代表自己,同时了包括历代所有的大宝法王。以藏传佛教的观点来的职责是:慈悲维护一切众生。佛教能兴盛是由于众多勇者以及历代大宝法王所成就的。
至于世尊曾经在预言里说,二千五百年后他的教法将会传布到西方国家。而在这个预言中,大宝法王的立场位置是什么?又计划如何将佛法传播出去呢?
大宝法王坚定回答:“世尊的预言将会灵验的,没有人可以评判这个预言。当然这个预言会应验。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微乎其微的。大宝法王这个头衔,不是单一性的,而是整体性的。单一个大宝法王是很难宣佛法的。了解噶玛巴的意义,可以支持上述的论点。这个名号是从梵文‘噶玛巴’翻译而来,梵文意思为‘流传的行为’。藏文翻译为‘噶玛巴’,是‘一切佛行的显现’,我无法说佛法将去那里,看看周遭你将会明白。”
记者再问身为西方人对于世尊的预言非常感兴趣,又能提供什么特别的效劳呢?
大宝法王再答:“世尊的教法是广大无边的,我不能够局限一个人所应该做的。大体而言,应该试着培养菩提心,互相关照彼此,乃至一切众生。发心要纯净,并且精进不退,这便是世尊教法中的精髓。”
记者对大宝法王提到度一切众生,包括山川、树林非常感兴趣。对于那些投入于环境保护的年轻人,或者他们的教育者,有什么提示吗?
大宝法王回答正确的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正确的教育应当建立在文化传统的保存以及知识的传授上,而且应当全力以赴去从事这些工作。正确的教育应该教好的习惯,学生能够自由思考也是非常重要,他们需要自由,才能以他们的自己方式表达自己,以及寻求最好的方法去利益众生。”
记者表示第一次见大宝法王的那一刻时,非常讶异那种将你点出来,对你两眼直视并且微笑的神情,这不是平常的微笑,这种微笑中散布着慈悲,并且使你感动得不愿浪费生命的另一片刻。由此,很想知道有什么事物能令大宝法王微笑?
大宝法王给予的是一个无限慈悲的答案:“什么能够令我这单一个体开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令全体人类开心。当我们的发心、动机与言行一致时,全体人类就会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