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和他家人的故事

标签:
杂谈 |
王永庆身边的女人:大老婆与世无争 三房是代言人
(王永庆(左三)带头跑步,曾带着三娘李宝珠(右三)和子女参加台塑运动会五千公尺长跑)
2008年10月16日,在台湾有“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先生,病逝美国纽约,享寿92岁。外表严肃的台塑创办人王永庆,其实感情世界很丰富,在其生命中占有一席地位的总共有三个女人。
“他很有福气啊!”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前往吊唁王永庆,安慰王永庆三夫人李宝珠节哀时,说出这句话。对许多男人而言,得年九十二的王永庆,长寿、富有,还艳福不浅。他娶了三个太太,一个无声、一个无怨、另一位更是全心全意服侍他终老,完全无怨无悔。王永庆先后娶了三位太太,分别是大房郭月兰,二房杨娇(昔日为廖娇),以及知名的“三娘”李宝珠。三个王永庆生命中的女人,因为个性不同,婚姻际遇因此大不同。
晚年出现在公开场合,最常陪在王永庆身边的就是三房,人称“三娘”的李宝珠,从年轻开始她就是王永庆身边的得力助手,台塑有名的招待所就是她一手打造,二房杨娇则长期住在美国,现在得靠轮椅代步,但是遇到家族大事,她还是会现身支持。
(参加企业运动会)
据台湾“今日新闻”报道,台塑人称“三娘”的李宝珠,个性爽朗充满活力,平常最爱的运动就是打小白球,还喜欢和高手过招。
亲和力十足的李宝珠,每次现身几乎都是旗袍搭配包头,看起来简单高贵,出身清寒的她,当初靠着高超的交际手腕在王永庆创业时期帮他四处募集资金,让王永庆相当感动,即使李宝珠之前有过一段婚姻,还有小孩,王永庆还是把她纳为三房。
其实在王永庆生命中占有一席地位的总共有三个女人,大老婆郭月兰是童养媳,没有为王永庆生下一男半女,长年念经拜佛,与世无争,二老婆廖娇本名姓杨,小时后因为被收养而改姓廖,但晚年的她又希望改回原姓,要大家叫他杨娇。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喔!”笃信基督教的她,已经旅居美国,行动不太方便,得靠轮椅代步,但只要家族有大事,她都会现身支持。“很开心、很开心,孙子结婚最高兴了,对不起,谢谢!”杨娇说。
2005年1月2日孙子的婚礼上,王永庆没有现身,倒是三房李宝珠代表到场祝福,因为晚年常伴王永庆身旁的都是她,即使被记者问到“外传你们去视察医院,去哪里?”时,也是由李宝珠代答,她说,“不是,没有,我们去香港玩。”不管是出境考察还是谈生意,李宝珠都跟在身旁,成了王永庆的最佳代言人。
王永庆在台塑13楼打造的私人招待所,高雅简洁,其实就是三娘李宝珠一手张罗,对菜色很要求的她,花很多时间和厨师苦思菜单,这道名气响亮的“台塑牛小排”卤得入味的牛肉搭配蒜头,其实就是她的手艺,在这里王永庆谈成不少生意,但让李宝珠废尽心思的,还包括王永庆的身体状况。李宝珠曾说,“身体还是要自己保重,你不保重的话,马上就坏掉了。”
早期陪着王永庆跑步,运动会上的5000米她从来不缺席,看到王永庆不太舒服,马上拿出营养品,生活重心就只有他一个人,即使王永庆从来没有对外界松口谈论感情世界,但一举一动都表现出夫妻情深。
==================================
王永庆2008年在美国去世,享寿92岁。王永庆被台湾人誉为“经营之神”,身家万亿。20080512汶川地震之后,王氏捐赠人民币一亿元。王氏先后娶妻三房,育有十个儿女。
元配郭月兰,童养媳,婚后未能生养。
二房廖娇,佛教徒,长年烧香拜佛,不问丈夫事,后来迁居美国。
二房生二男三女。
其中:
长女王贵云,次女王雪龄,三女王雪红(好几年蝉连台湾最有钱的女人)。
长子王文洋,次子王文祥。
王文洋1951年4月2日出生,13岁时与两位姐姐王贵云、王雪龄一同被送往英国伦敦去读书,17岁考入伦敦大学皇家学院攻读物理,20岁大学毕业,24岁时获企业管理硕士和化工博士。
王文洋是王永庆在美国拓展事业的主将。
三房李宝珠,王永庆事业上的得力助手。王永庆60多岁时开始与其同居。
三房生五女,人称五朵金花,她们分别是王瑞纪、王瑞华(王永庆钦点的接棒人选之一)、王瑞瑜(王永庆钦点的接棒人选之一)、王瑞惠和王瑞容。
(2008年5月6日,王永庆与李宝珠到厦门主持长庚医院开幕式)
三房李宝珠曾是台北市博爱路黑美人大酒店红极一时的酒女,花名“樱花”。李氏颇具公关才能,婚后成为王永庆贴身秘书和“公关主管”
三房的大女儿王瑞纪,并非王永庆所生,而是李宝珠与其前夫所生。但据说王永庆将她当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委以重任。
(晚年王永庆与三太太形影不离)
年轻时命运波折的李宝珠当年嫁给王永庆,曾经遭受不少阻力,主因是李宝珠的出身背景,也让王永庆要再娶三太太时,一度还遭到母亲的反对。
不过,美丽聪颖的李宝珠,为了答谢王永庆对自己包容的爱,在排除万难嫁进王家后,各种事就以婆婆喜好为第一,好让孝顺的王永庆无后顾之忧。例如婆婆喜欢在家吃好吃的饭菜,她就去上烹饪班,学做各种菜肴亲自煮给婆婆。婆婆喜欢看杨丽花的歌仔戏,她就买了许多杨丽花歌仔戏录像带,天天放给婆婆来娱乐。
李宝珠对王永庆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像王永庆不敢吃带血的牛肉,李宝珠就有办法做出不带血又好吃的经典台塑小牛排。
王永庆喜欢清晨四点就到高尔夫球场去打球,李宝珠会提前在三点半起床,帮先生将一切准备就绪,并且全程奉陪。王永庆要学外语,李宝珠就帮他请老师,两个人一起上课。
台塑餐厅退休师傅透露,李宝珠有本厚厚的手写食谱,里面全是李宝珠在外面吃到好吃的菜,再根据王永庆和台塑客人会喜欢的口味而研发的菜单。“爱”真的可以让一个女人无悔投入。王永庆能有如此人生,不仅福气,夫复何求啊!
一心伺候丈夫婆婆
李宝珠出生于台北县泰山乡贵子村的一个普通农家。来到台北后,她做了酒女,还为一个男人生了女儿,但那个男人最终弃她而去。饱经人情世故的李宝珠,能遇到王永庆这样真心爱她的人,使她感激不尽。排除万难嫁进王家后,为了使年迈的婆婆能在家里吃到可口的饭菜,便特别去读烹饪班,学做各式菜肴。三太太知道王老太太喜欢杨丽花主演的哥仔戏,于是她买了许多杨丽花哥仔戏的录影带,常放给婆婆欣赏。
李宝珠对丈夫更是关心得无微不至,王永庆喜欢清晨4点钟就到高尔夫球场去打球,而李宝珠则提前半小时起床,为丈夫将一切准备就绪,然后全程奉陪。王永庆读书不多,使他在涉外交往中,极为不便。他便聘请英语、日语老师担任教课。王永庆上课时,李宝珠也坐一旁,陪丈夫同学习,共同进步。
诚意获取台塑部属的认同
靠着坚忍、毅力,克服了外在环境的阻碍,“三娘”经年累月默默建立起在台塑的影响力,终于让王永庆不能一日无“三娘”。
“三娘”陪伴王永庆到美国考察业务时,大皮箱装的不是衣服,反而是一大堆调味料,因为派驻美国的台塑人员思念家乡味,于是“三娘”亲自下厨,让大家饱餐一顿,也等于收拢了人心。常常到台塑招待所吃饭的人,也每每难忘“三娘”做的菜。“三娘”赢得了王永庆的欣赏,更以“厨房外交”获取台塑集团部属的认同,进一步拓展了台塑的政商关系。
“三娘”还深切了解,以王永庆克勤克俭的个性。进了王家门,她自己上市场买菜,精打细算。此外,“三娘”不争出头,将家事料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入得厨房,出得厅堂”,不时还能在宾客面前替他挣面子。
三房5千金积极求表现
“三娘”这一房积极在台塑集团求取表现,“三娘”2个女儿王瑞慧、王瑞容都为台塑效力,几位女婿也积极参与集团事务,可以看出“三娘”系统在台塑的重要。
台塑的“7人决策小组”中,王家占4人,除了王永在的2个儿子王文渊、王文潮之外,三娘的两个女儿王瑞华、王瑞瑜也在其中占据席位。
台塑上下都知道王永庆对王瑞瑜宠爱有加。台塑发迹的石化业由王永在儿子掌管,而台塑未来企业转型的光电、生医、化妆保养产业,则都由王瑞瑜一手擘画。她一直致力帮王永庆找到适合的保养品,靠孝心获得授权带领台塑走向生物科技。而她最终也进入核心7人团。
==================
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一家从不穿名牌
亲自为部下挂门诊号
大部分人知道王永庆,是从“石化大王”、“台湾首富”等名头来的,岛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其白手起家的传奇,小学生写作文谈“我的志愿”,10个里面最少有4个写下“将来长大我想当王永庆,成为一个有钱人”。同时,大家也在探寻这个有钱人,究竟如何与众不同。
1916年在台北出生的王永庆家境贫寒,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了学,15岁时在父亲手上借了200块开米店创业。当时各米店卖的米掺杂着很多杂质,但唯独王永庆叫弟妹把杂质捡出来,再卖给顾客。为了争取回头客,王永庆会把客户家有几口人登记在册,估摸着米快吃完了便送货上门。到客户家后,伙计先把旧米倒出来将米缸擦拭干净,再将新米倒入缸中,然后再把旧米倒在上面,这样米可以放久一点。就这样,“王家碾米厂”的生意红火起来。王永庆赢在什么地方?赢在人心。
创立台塑集团后,王永庆对待跟自己打天下的人,也非常用心。一位台塑的主管回忆说,有一次他到王永庆办公室报告公事,见到王永庆,他先交代说前一天晚上与客户喝酒,残酒未退,加上受到腮腺炎影响,脸才会红红的。王永庆不悦地说“不会喝酒就不要喝”,但随后又询问这位主管看病没有,主管说看了脑神经科,王永庆说:“那样看不好的,没看对科。”旋即拿起电话,打给长庚医院高层,指示马上为这位得腮腺炎的主管挂号。由此不难理解,台塑为何有那么多老员工在王永庆灵前失声痛哭。
除了员工,王永庆身边的朋友,也对他的情义感念在心。嘉义市建宇通运公司董事长林双雨说,祖父林木生曾与王永庆共同经营米店、砖窑厂,后来王永庆想到日本学习塑料技术,苦无经费,林木生出钱资助,让王永庆顺利前往日本。王永庆在塑料事业取得成就后,不仅将旗下砖厂让给林家,而且任何投资都会算上林木生一份,随后台塑南亚厂、新港厂的运送工作全交给林家。林木生每次去台北,王永庆一定全程陪同,过世时王永庆还从台北搭包机前往吊唁。
“经营之王”的节俭人生
王永庆究竟多有钱?据台湾“中华征信所”的资料显示,台塑旗下目前有员工近10万人,是台湾最会赚钱的企业和最大民营企业。2008年福布斯排行榜公布的王永庆身价,高达68亿美元,位居岛内第二。但是谁能想到,这位富豪吃颗卤蛋都会嫌贵。
王永庆最喜欢吃担仔面。有一次,陈水扁参观六轻石化工业区让王永庆陪同,王的妻子李宝珠便叫餐厅煮担仔面给随行人员充饥。没多久,一碗碗担仔面上桌,还配半颗卤蛋。王永庆品尝之余询问:“一碗多少钱?”有人回答25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下同)。他接着问:“半粒卤蛋多少钱?”“5元”“那么贵,那样的话,一粒卤蛋就要10元啰!”除了这个典故,王永庆喝咖啡的习惯也说明了其如何节俭自持。与王永庆喝过咖啡的人都知道,王永庆把奶精倒入咖啡后,一定会再倒入些许咖啡到装奶精的小盒子,将残留奶精涮出来再倒入咖啡,才慢慢享用。有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回忆说,王永庆早年上她节目,不是告诉大家如何发大财,而是传授节省的小秘方,如家中肥皂用到最后时绝对不能丢掉,只要加水融合还可贴在新肥皂上一起使用,一点不浪费。
陈水扁和王永庆都是贫户出身,但让人感慨的是,他们为何发迹后对于名车、豪宅之的态度,却是如此的天壤之别。不同于陈水扁一家时不时换名车,王永庆二十几年来都用着一辆1988年产的凯迪拉克,而且只有在台塑集团运动会或特殊场合送机、接机时,才能见到王永庆这台“古董车”,看得出老人家对物件的爱惜、节省。对于排场方面,剑湖山王子饭店的总经理萧柏勋回忆说,有一次王永庆过来,虽然早就知道他节俭成习,但考虑到身价与地位还是安排了总统套房。但王永庆说:“不用那么大间。这样我晚上尿尿要走一大段,麻烦。”而后改成一般贵宾套房。
除了自己节省,王永庆也要求家人不要大手大脚。据说,有次王永庆的小舅子从香港带了两条领带要送给他,明明一条1200元,小舅子怕被骂,于是少报一个零,骗王永庆说一条只要120元。没想到隔天一早,王永庆还是把小舅子叫进办公室质问:“南亚做的领带一条才40元,为什么要从香港买一条120元的?”足足念叨了半个小时。即使是最受王永庆信任的三夫人李宝珠和女儿外出,也搭经济舱。有朋友要送名牌给王永庆女儿,她们会婉拒说:“对不起,我们家不可以穿名牌。”
在大陆捐30亿办学
看了以上种种,大家可能会觉得王永庆是个抠门大王,但是看看他在公益上的投入,就能明白为什么台湾民众对他如此尊敬。
台湾一些少数民族居民属于弱势群体,为此王永庆让这些少数民族子女到自己旗下的长庚技术学院学习护理专业,不但免除学杂费,还包吃包住、每月发1000块零用钱,十几年下来花费15亿新台币。
而在大陆,王永庆捐赠30亿元人民币,预备兴建1万所希望小学,目前已经立案或发包兴建的有2300所小学,已完成的有500多所。在祖籍地福建安溪,王永庆捐赠了1.4万多套“电子耳”,帮助大陆聋哑儿童开口说话,花费达15亿元人民币。今年四川大地震后,王永庆率先捐出1亿元人民币,大陆网友纷纷在网上留言“希望王永庆长命百岁、两百岁!”“向这个老人家敬个礼”。
谁来接手亿万家产
王永庆一共娶了三房太太,这几房妻儿的动向关系到台塑集团的接班布局,因此也备受外界关注。
外表严肃的王永庆感情世界其实很丰富,背后的3个女人,陪他走过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大夫人郭月兰是童养媳,没有为王永庆生下一男半女,长年念经拜佛与世无争;二夫人杨娇在王永庆早年创业时,就陪在他身边。当时王永庆没有钱到外面应酬,只好把客人带回家里用餐,杨娇就一个人在厨房张罗,也挑起照顾小孩的责任,让王永庆可以全心全力地打拼。杨娇为王家生下两子三女,现旅居美国,靠轮椅代步,家族有大事时她才会现身。
晚年陪在王永庆身旁的是三夫人李宝珠,不管是外出考察还是谈生意,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两人相识于生意应酬场合,李宝珠在王永庆早期资金需要周转时,曾将所有的积蓄全给了他,协助其渡过难关。这份情让王永庆感激在心,李宝珠也逐渐进入家族事业核心。
对于台塑集团这么大个摊子,外界早就关注其接班人的问题。二夫人生的长子王文洋本被认为是王永庆的接班人,但因大学任教期间爆出师生恋,且拒绝认错,父子反目。在几乎是“被逐”的情况下王文洋离开台塑,45岁才自行创立宏仁集团,完全退出台塑领导核心。二夫人生的次子王文祥因病,也未能接班。目前真正进入台塑领导核心的,是三夫人李宝珠的两个女儿,因此外界评价是“三房掌握大內”,王家事业传女不传儿。
============================
子女教育
王永庆从小严格教育儿女,每个孩子未成年时就被送到外国当小留学生,学习独立。长子王文洋曾经是他心目中钦定的接班人,教养也最严格。
为了管教儿女,王永庆几乎对孩子采取铁血政策,王文洋十三岁那年就被送到英国留学,也设有种种规定:小孩不能乱花钱,念书期间每天都要写信,报告一天的行踪和所作的事情;每笔开支都要报告,连小小的日用品也不例外。
相较之下,以前王文洋曾经举叔叔王永在为堂兄弟王文渊、王文潮特地在英国置产提供子女住所的例子,感叹:“他们的父亲”照顾得儿子比较细微。看着堂兄弟备受呵护,王文洋难免埋怨。
不过让父子决裂的一刻,当属1995年、王文洋爆发与吕安妮的婚外情。当时挺长媳陈怡静的王永庆拒绝承认吕安妮,要王文洋在家族与爱情“二选一”,王文洋愤而离开台塑,创立宏仁集团。王文洋更多次宣称,“我从不觉得我能继承什么”,公开与父亲决裂。
这几年,在三房李宝珠的安排下,王文洋逐渐修补与父亲的关系,也常带儿子回家与王永庆吃饭。
二房为王永庆生的另一个儿子王文祥,长年居住美国,不久前,台塑将美国的J-M塑胶公司划给王文祥经营。
二房杨娇另外还生了两个女儿王雪红、王雪龄,她们虽然都没在台塑集团,但王雪红事业表现最得王永庆真传,曾经创立威盛电子、宏达电,都曾登上过台湾“股王”宝座。
三娘李宝珠替王永庆生的全部是女儿,但是王永庆晚年的事业助手,尤其长女王瑞华的沉稳、朴实风格深获信赖,接下台塑集团副总裁的大位;其夫婿杨定一更全面接掌台塑集团旗下医疗、教育事业的董事长。
三房四女王瑞瑜也是王永庆所有子女中“唯二”进入台塑接班的七人决策核心者。她对父亲的严格管教感念在心。
(三太太二女儿王瑞瑜)
王永庆驱逐长子毫不留情,他曾感叹自己是“无情的人”,但也因为无情而能够建立台塑集团王国。不过,在老臣眼中,他对子女的培育很用心。
==============================
王雪红
(王雪红和陈文琦)
现任台湾威盛董事长、宏达国际董事长、建达国际董事长、全达国际董事长。
王雪红系出名门,其父为“台塑”王永庆。1992年王雪红创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集成电路设计和PDA代工,历经十年苦心经营,2003年威盛集团的营收在全球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中排名第11位。
履历:
1958年出生
1981年毕业于加州柏克莱大学经济硕士
1982年进入大众计算机PC事业部,任大众电脑PC事业部总经理
1988年创立威盛电子
1997年创立宏达
现任台湾威盛董事长、宏达国际董事长、建达国际董事长、全达国际董事长。
经历,大众电脑PC事业部总经理
王雪红:台湾第一富婆
台湾威盛集团董事长王雪红1958年出生,她的母亲是王永庆先生的第二位夫人杨娇。王雪红在王氏家族的8个女孩中排行老三。自幼以父亲为楷模的她,养成了在人生道路上敢于抗争拼搏,敢于成功的性格。早在台北高中毕业的她,只身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攻读经济学,从此加入到早已在美国读书留学的哥哥姐姐们的队伍之中。因为她的哥哥姐姐们都在别的州,王雪红独自住在旧金山的犹太人寄宿家庭。当时在这所学校里,只有王雪红一个中国学生。
在柏克莱分校,在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的情况下,王雪红学会了战胜寂寞的方法,就是经常上图书馆,或者留在宿舍里,窝在被子中做功课,功课做完后就读一读鲁迅、巴金、余光中等人的小说散文。就这样一天一天下来,虽然觉得有点疲劳,但却很充实。
在柏克莱分校读书期间,从小就梦想将来当音乐家的她,似乎对经济并不那么感兴趣,课后喜欢听音乐。弹得一手好钢琴的王雪红还经常参加学校的音乐作曲或演奏比赛,还想方设法加入到全美排名总是第一、二的柏克莱分校的音乐系作曲组。在这里,她大开眼界,第一次看到了音乐这个殿堂是多么深厚而宽广。在这里一向自认为有一点音乐天才的她,才发现自己作曲水平和其他同学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因此,她暗自一个人常忍不住为自己的幼稚想法感到好笑。别人作曲从心里一蹦一个音符,一首曲子很快就成功了,而自己想了很久后才蹦出一个音符。就这样一比较,她发现自己不是从事音乐的料子。
从此王雪红坚定了学经济的信心。当她在柏克莱分校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和丈夫区永禧一同回到台湾,进入到二姐夫简明仁和姐姐王雪龄创办的台湾大众电脑公司,主要负责外销业务。
初涉商海的王雪红毕竟还缺乏经验,她所做的第一笔生意就被别人骗走了70万美元。那个债主将钱骗到手就逃到西班牙,有几分倔犟性格的王雪红于是追到西班牙,在巴塞罗纳租了一间公寓,还雇了保镖住下,专门追讨这笔债。在巴塞罗纳一住就是半年,结果连一毛钱也没有讨回来。她只好空手而归。
第一次失败,她开始想到的是既把姐姐和姐夫的公司“毁了”,“又觉得自己的世界完蛋了”,转而她又觉得自己不能沉沦下去,而应该去独立地打出一片天下。
具有父亲王永庆“拼命三郎”性格的王雪红怎么会甘心失败呢,正是这惨痛的失败,更激发了她要办大事的决心。经过多方奔走,王雪红打算全力以赴投身到高科技产业中去。
1988年9月,王雪红带着500万元的资金买下美国商人手中的威盛公司时,威盛在国际芯片产业中,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又由于经营不善,几乎濒临倒闭的公司。王雪红就是从这里开始她艰难的创业历程的。
1994年,IC产业的巨人英特尔公司开始进入台湾。这意味着台湾的芯片市场将会被英特尔占领。这无疑对起步不久的威盛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此时威盛的女老板王雪红以大陆的联想为榜样,竖起了民族工业的大旗,在提高芯片的科技含量的同时,她推出了“威盛芯片,中国的芯”,“国人用中国芯”的广告深入到每个台湾民众的心中,开始了与英特尔之间的激烈竞争。
对此,业内人士有不少说法。有人说王雪红自不量力,也有人说“威盛”和“英特尔”相碰,就好像小虾撞上了大鳄鱼,只有送死。从规模上比,威盛公司的市值不过3000万新台币,全球员工也不过3000人;而英特尔的市值是威盛的70倍,员工有8万名精兵强将。面对双方之间的如此悬殊,王雪红凭着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策略,又经过几年的拼搏,到1997年,威盛电子在IC设计领域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并成为仅次于英特尔的全球第二大芯片公司。
到20世纪末期,世界芯片市场的竞争完全可以用“残酷”二字来形容,而王雪红所创立的威盛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当初只用500万新台币投资额的威盛,而今已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达300亿元新台币的大型企业。而王雪红在台湾富豪榜中排名第五。可以说王雪红几乎就要与排名第三的父亲平起平坐了。王雪红本人已成为台湾女企业家中的首富,当然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台湾富婆了。
王雪红在IC界迅速崛起,人们问起她有何秘密时,她总是多方弱化自己的作用,将光辉罩在自己的同伴和属下身上,在她的旗下集中了一批IC界的男性高手是她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威盛身兼要职的被王雪红称之为左右臂的陈文琦和林子牧,他们两位都是加州理工学院电机系毕业的硕士。
当年王雪红正在为开辟芯片新品种而发愁的时候,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了那时正在英特尔担任工程师的陈文琦和被称作数理天才的林子牧,从此三人联手打造王雪红任董事长的新威盛。陈文琦任威盛总经理,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林子牧主要负责规划策略。从此,人们称他们为威盛的“三剑客”。
==============
台塑的“坚持两权彻底分离”是什么?
“两权分离”—将股权与职权分离,公正地依实际绩效拔擢人才、不轻易任用私人的企业管理方法,是王永庆事业有成的原因之一:
多年来,“台塑”实行的是公司责任经营制,管理人员有全权处理经营业务,依业绩受到奖惩;所有经营者几乎全由企业对外招考,自行训练,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完全凭绩效升级,王永庆的儿子王文洋,17岁考进英国伦敦帝国大学,24岁获得博士关衔,在海外工厂找到一份“学以致用”的工作,苦干了3年,1980年才被王永庆召回到南亚塑胶公司,从基层干起:历任课长、生产组长、厂长、专案负责人、副经理,1984年才升任公司事业部经理,管理千余人,统辖几家工厂的产销与营业。现在,王永庆已近古稀之年,“台塑”这么大的基业由谁来接棒?从议纷纷。王永庆公开宣称:如果我霸道,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交椅”交给儿子,我就是罪人。此方一出,令四方肃然起敬,令股东们信心倍增!
王永庆实行“两权”分离的另一项措施是:建立制度化管理体制,他强调说:“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大了,人多事杂,单靠人力来管理控制是不够的,必须靠组织的力量来推动,靠规章制度的力量来管理”,这样可以避免股权者对正常经营的干扰。据此,台塑公司在1968年就建立了专业性管理制度,成立了专业幕僚机构,在企业营运体系中注入幕僚的机能。这种幕僚机构,就是“台塑”管理处,下设总经理室、采购部、内务部、营建部、法律事务室、秘书室、电脑处,从规章制度的研拟、推行、修订,一直到各专项作业的检核、改善,都按制度处理,以求机能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