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象牙塔里的失落

(2010-06-07 07:21:23)
标签:

高考

就业

考研

象牙塔

优越感

落差

教育

分类: 馨香一瓣(随笔)

前天与一做局长的同学闲谈,这个年龄的话题总是离不了孩子,也就谈到了大学。

他们去学习,给他们上课的心理学教授给他们分析了如今的大学,有百分之十五的同学还在学习,这是因为学习的惯性,因为他们除了学习,别的事情不感兴趣;而其中百分之四十是除了学习什么都会,他们觉得上了大学就没必要学习了,有种优越感;另外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五是混日子,不知道该干什么。

当然,我不敢相信这句话。因为我有孩子在上学,也就不希望这是真实的。或者换句话说是希望他是那百分之十五中的一分子。毕竟,他们为了能上这个大学拼搏过、努力过,太大的落差对他们这个年龄是个无法预测的考验。

“看看课表、很想淡定、非要逼我骂人、老子不是来放假的、一周哪那么多没课的时间… ”

这是儿子QQ心情里的原话,可以感受那份失落。一直都认为他是努力的,也就不去怀疑他的自觉性。但太多无目的的生活氛围真的会让人担心。

没认真进行过调查,但现在身边的大学生也早已不是稀罕事了,对这种心情其实早有预感。对现在大学里的体制也就不敢恭维。

大学是梦,大学也是一个台阶。当我们的学生怀着一种优越感走进来的时候,大学就应该有一种责任,让他们平静下来,安下心做些事,哪怕是读些闲书,起码四年的大学生活过后,可以用“不虚度”三个字来叙述。可是,现实却那样令人担忧。有着本科文凭却没有一个专科生找工作来得容易,难道我们的大学不应该进行一下反思吗?

由于有一个工作室,也就经常接触一些毕业学生的简历或是论文什么的,从不见经传到所谓的名校,几乎看不到多少论文是自己写的,都是网上抄袭来个改头换面。这样,将来到工作岗位又怎么会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呢?我也不相信导师看不出这样的抄袭。或许你要说他们已不是孩子,可事实上,对于社会他们就是孩子,而且是一群十分天真的孩子。又一次,怀揣着一个梦想走进社会的孩子。我们还能在孩子身上找到你们大学责任打下的印记吗?或许有,或许在很短的将来,我们就发现他们什么也没有。

浮躁,只能用这两个字来形容。从前些年的更名风潮到如今常见报端的教授学者的学术抄袭,可以想见大学里已不是一块净土,还有谁是沉下心来做学问的呢?难道无我们的孩子上大学就是去走个过场吗?当然,这些我们都可以不管,可四年啊!孩子们最美好的四年啊!!怎么能让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度过呢?

朋友说,只能自己跟孩子多交流,尽量减少孩子的心情落差,自己去寻找一种平衡。

是的,大学只是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可真正让人担心的是那种无所事事的氛围和看不见梦想的空虚。当然,从天之骄子到相对平庸(考上大学的优越感到上了大学后的高手云集),确实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只能一次次告诫孩子,要学会适应,要找些事情做,找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只是千万不要闲下来。但愿,依靠自己,每一个孩子都能走出一条自己的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静了 净了
后一篇:忘记了自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