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一部完全不知道背景也从未听说过的电影我能坐在那里139分钟津津有味地看完而没有快进我想是由于那些骨子里对神秘事物和远古文明的好奇与宏大的视觉奇观,当然最重要的是层层递进的结构行云流水的布局。
《勇敢的心》与《耶稣受难记》是我很喜欢的两部片子,尽管褒贬不一,前者有做作的嫌疑,而后者过度渲染血腥。所以一度批评之声甚嚣尘上。可是我喜欢。我喜欢梅尔吉普森用高速摄影,特写去放大那些痛苦,通过视觉上的折磨将伤痛转移给观众。如果你无法忍受耶稣不断地被鞭笞,你看着他喘气,血肉模糊,那么是否也感同身受去理解耶稣的伟大?他不吝啬展示鲜血,肮脏,甚至细致入微。视觉上往往无法承受,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
关于《启示》,总体来说,梅尔吉普森只是将一个好莱坞英雄的故事放到的远古的玛雅。英雄式人物虎爪的部落遭到更为强大部落的袭击,英雄的父亲在说完带有启示意味的“我的儿子,不要怕”之后就挂掉了,而他将妻儿藏于一个山洞,自己被捕。在对方的部落里沦为祭天的祭祀品。可奇迹发生了,就当要将他剖腹取其心脏的时候发生了日食。祭祀认为天神已经饮饱了鲜血而留下活口。剩下的就是英雄执着于自己的承诺不顾一切从强大部落里逃出去拯救幼小的孩子与即将分娩的妻子。根据“最后一分钟营救“规则,妻儿无恙,英雄胜出。
这个故事并不突出,至少宏观上看起来是这样。记得动画片《疯狂农场》里也是这个套路。只不过那里的英雄是一头雄性奶牛。但是好莱坞实在是愿意用父亲的死来唤醒英雄体内沉睡的责任感。也许父亲的形象是成人的,而父亲的丧失是成年过程必不可少的阵痛。由子向父的转变是一个人成熟的绝对标志。当然为人父不仅仅是生儿育女,而是取代。亦或者英雄的背后是不能存在另一种更强大的可是控制英雄的力量,所以必然导致父亲的缺失。
既然宏观上电影落入俗套,那么拼的就是哪个导演故事讲得最好。
《启示》中精彩部分在我看来是最后的50分钟,前面的主旨大概是展现现代人心中臆想的玛雅文明,她们的生活,交易。场面宏大,栩栩如生。而这最后的50分钟的逃亡才是点睛。不人物断的穿梭跳跃,透过密密的树叶我们依稀看到部落男人矫健的身姿和流动的人体色块。简直是一副最自然的油画。由最初8、9个人的追逐到最后只剩下两个人,整个过程浑然天成,高潮迭起。根据预言,这些人似乎受到诅咒,无法以众敌过英雄,却在英雄的森林里接连死去。豹,毒蛇,沼泽,瀑布,成成推进,将逃跑诠释得扣人心悬。
总之,这是一部好电影,尽管我觉得结尾处强大部落的武士酋长不应该先死导致在海滩上看着西方文明世界缓缓来袭的是他手下得两个喽罗。我想当强大的酋长站在夕阳下看着那些长枪长炮,那些金发碧眼,乘坐巨轮的文明人举着十字架入侵时,那种文明对文明的入侵,强大对强大的压迫对心灵的震撼会远远超过那两个喽罗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