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了解方舟子,我只知道新浪博客首页上总出现他与XX争论字样的标题,于是他就火了起来。看来与别人吵架还是有好处的。而他的所有博客下面都禁止评论不知是何用意,一个这么喜欢与别人争论的人却不允许别人与自己争论,这事就奇怪了。真理不是越辩越明的么?而且柴静都不怎么说话,方先生怎么急急地发表了那么多言论,反驳一篇接一篇铺天盖地,来势汹汹。
不过博客还是自由的地方,尤其在自己的地方说自己的话可以享受自由这一个方面。所以,尽管我对干细胞不了解,对技术不了解,也可能被别人说成是“文科傻妞”,但我还是有权利在这里说出自己的观点。总之我力挺柴静。(长沙铁道学院的啊,离我不远啊
)
首先她的观点发自一个新闻工作者自身必须带有的悲悯情怀。就好像她可以冷静客观的评说一件事情,但是不代表事后她会留下眼泪。无论技术还是新闻,客观是必须,然后在背后支撑的都必须是一个人的人文情结。以人为本才是一切科学技术的最终皈依。每一项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人自身服务。而人之所以与其他生物有所区别,势必是由于这种思想性,否则和动物无区别。至于方舟子先生的意见,我实在看不出在这个正确的大前提下他还有什么好争论的,(除非他的本性就喜与人争论)似乎完全只能凭借自己某些医学领域的知识来揪住柴静对科技领域的不了解,断章取义,细枝末节的批评。也许柴静的回复里有一句感性的或者是稍微不懂行的词句就被方先生唧唧歪歪个没完。这是一场正常的辩论应有的规矩么?是人都能看出谁优谁劣吧?
其次,我觉得在科学技术领域加入伦理学与宗教学的束缚从某种角度来说并非坏事。我甚至希望所有的工科生,科学家都会静下心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来防止自己变成机器人。电影中常常出现变态的科学怪人,他们的水平甚至超过正常的科学家,那些发明是普通科学家无法效仿甚至是无法抗衡的。而科学怪人往往以失败告终,自取灭亡。当然,一方面是由于人对于邪恶的战胜欲望与对圆满结局的期盼,另一方面为什么正义往往不战而胜就是因为怪人已经偏离了伦理的轨道,当技术缺乏正当理由或者掌握技术的人没有了人的伦理道德,实际上就已经无法驾驭技术而转而被技术控制。无疑是可悲的下场。科学家首先是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掌握了高端技术的科学家。
最后,虽然学的是电影理论,但是在电影中理论派往往和技术派是呈不两立的两大派别。老师当中也不乏这种人物。表演课的赵宁宇老师大概就是技术派的。在他的表演课上他曾经拉片让我们看了许多经典好莱坞大片,津津乐道地为我们这些外专业考上来地研究生详细地指点了片中有多少灯光多少厂工。当然,没见过世面的人如我在那一瞬间是惊羡的,仰望的。原来大片的背后有这么多的不为人知。当然这个课还是有必要的。成为一个电影导演连这些基本知识都不知道很容易被人耻笑,可是如果成为一个技术控类的人是不是一个电影导演的终极追求。一部好的电影,比如电影节中的最佳影片,绝对不是凭借灯光多么出色,化妆多么漂亮取胜。那样最多就是如同英雄一样是个服装造型之类的奖项。而这些,在中国已经完全可以和世界顶级水平相媲美。而中国电影缺乏的是内核,光鲜的外表下总是空洞无物的。而观众的视觉口味一旦被养的刁钻起来后,又无法适应锦衣华食后的清粥小菜。一个好导演的影片绝对是透过一切技术手段传达出一种东西,一种个人的哲学,甚至如果当某项技术阻碍了主题的传达就可以抛弃技术。
如果没有特殊目的,你会将一部仅仅是服装华美的影片反复拉片反复体味么,不会。你总是将那些震撼到你内心深处的影片看了有看,甚至到了极致就是不敢拿出再看一遍。因为太痛或者体验太过真实。这才是真正的影片。
当然关于技术背后是生命这一论断还有许多需要细化的地方,但是我觉得这个总的前提是没有错的。
PS:我力挺谁与反对谁都是我自己的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