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继“芯片荒”之后,“电池荒”日益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常态,而这背后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其中电池原材料锂的价格涨幅尤其大。
目前,中国市场碳酸锂的价格相较于一年前,已经上涨了两倍多。
而原材料价格攀升的背后,一方面是源于美联储过度放水印钞,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带来原材料通胀影响;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电动车的发展日益成为趋势,全球范围内动力电池需求大涨,从而开启了关于电池的争夺战。
全球新兴能源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缺口约为18%。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到约40%。
数据显示,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和增幅比例,基本处于供大于需的状态。但中国企业为什么还要迫切“抢锂矿”?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缺的并非锂资源,而是优质的锂资源。我们现在缺的也并不是产能,而是优质的产能。随着人们对产品的要求日渐提高,对新能源电池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企业也将重心放到提升电池质量上来。
这件事可能会催生更多巨头投资到电池生产领域,只是短时间内“电池荒”仍无法解决。
后一篇:地方回应年薪60万招中小学教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