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在他的自传《天地九重》中写道:“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要承受不住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那短短的26秒,杨利伟到底经历了什么?
时间倒回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火箭和飞船徐徐上升,杨利伟肌肉紧张,全身绷紧。一开始飞船十分平稳,然而,当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
这种振动,让人的内脏都产生共振,并且振动还在不断叠加,并以曲线形式变化,杨利伟感到自己五脏六腑都要碎了。
共振持续了26秒,导致杨利伟口吐鲜血,脸色苍白。幸运的是,当时的共振停止,最终杨利伟安全回到地球。
后来,工作人员研究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在那之后就改进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神七”飞行中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共振到底有多可怕?我们再举一个例子。1940年,美国的塔科马海峡吊桥,在通车四个月后遭遇一次微风,风速并不高,但是却在风和桥之间引发了共振,进而导致该桥坍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有篇课文名为《太空一日》,作者正是杨利伟,他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激励青少年学习、成长、成才。
最后,致敬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