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鲜叶的物理性状与茶叶品质关系

(2008-07-13 21:35:06)
标签:

西蓬

后现代艺术馆

茶叶

品茶

文化

文明

制茶学

分类: 制茶学


鲜叶的物理性状是鲜叶内含物质在外部的反映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在同一品种或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的鲜叶,其特征与变化也不相同。如叶子大小,厚薄,硬软、白毫多少、色泽深浅等。所以鲜叶的物理性状与毛茶品质有密切关系。

我国茶叶种类很多,各种茶类可以由同一鲜叶制造而成,但各种茶叶各自要求有其不同的品质特征,对鲜叶标准和品质要求也就不相同。因此,我们一方面根据鲜叶反映出不同的物理性状,来辨别出鲜叶的嫩度和品质好坏,另一方面,根据鲜叶的适制性合理利用,制出不同的茶叶,或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制出符合不同茶类所要求的品质特征的茶叶,保证其优良品质。

鲜叶色泽

色泽常有深绿、浅绿、黄绿、紫色等不同色泽,其变化主要与茶树品种、施肥、日照长短有关系,鲜叶色泽不同,内在化学成分含量组成也不同。对制茶品质有不同影响。不仅汤色和叶底色泽不一样,而且香味也有较大差异。

     

      绿

       绿

      

    叶绿素

     0.73

      0.53

      0.50

    多酚类

    28.54

     31.37

     70.84

   水溶出物

    48.89

     49.56

     49.21

    咖啡碱

     2.27

      2.71

      2.28

    粗蛋白

    31.78

     30.95

     30.97

一般深绿色的粗蛋白质含量高,多酚类化合物,水浸出物、咖啡碱的含量低;浅绿色叶却相反,粗蛋白质的含量低,多酚类,水浸出物、咖啡碱的含量高;紫色叶的各种成分界于两者之间。而制茶品质的好坏与各种成分的含量有关。一般地说,多酚类化合物含量高,粗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低的,宜于制红茶;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低,粗蛋白质叶绿素含量高的,宜于制绿茶。

                鲜叶不同色泽与红、绿毛茶品质的关系                      

    叶色    

茶类              绿               绿                             

   项目             绿                 绿                 绿      

   香色    青气    浓厚新鲜     纯正      纯正     略带青气    低淡     

   汤色   尚红亮   黄绿明亮     红亮    黄绿明亮     深红     暗发黑    

   滋味    苦涩    浓厚清涩   尚醇见厚    苦涩    平淡微涩     苦涩     

   叶底  乌暗花青  黄绿色匀   尚红色匀    黄绿    乌醇红青    靛青色    

说明两点:

(1)             浅绿色鲜叶制成红茶,品质优良,制成绿茶,香味不如深绿色叶制成的高浓,但汤色清彻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比深绿色好。

    2)紫芽制红茶品质中等,滋味和叶底制红茶较差。但有人通过试验,使用紫芽制绿类,采取高温闷杀,香味高浓,叶底颜色较差。具体理化指标分析未见。认识较模湖。

    二、鲜叶形状大小,厚薄与制茶品质关系

1、  形状

鲜叶形状,大致分为长形、近圆形、卵形三类。哪一个类型制茶的形状好,根据茶类的不同要求而异。

1)珍眉、红茶(不包括碎茶)以长形为最好,近圆形、近卵形做成的条茶不紧结欠匀整。

珠茶外形圆形,也以长形的好。因珠茶必先成条,而后卷紧,方能浑圆,否则,成团块茶。

2)片状茶如六安瓜片,特级成井,尖状如猴魁毛尖,这些以卵形为好。

六安瓜片,叶片象瓜子形,要求近卵形为好。

特级龙井,长形叶做成韭菜形,近圆形会做成鲤鱼形,都不符合特级茶形状要求。

3)贡煕是块状茶,以近圆形的比较好。做为近圆形的鲜叶,除个别茶类外,无论制成何种茶,条索都不好。

2、  厚薄

鲜叶肥厚的,如铁观音,不能制成普通外形的外销茶,因为成茶外形不紧结。制青茶很好。

薄叶质:奇兰品种,成茶外形美观,外销红,绿茶厚而软的,制绿茶,滋味“身骨”都好。

薄而刚的,滋味不好。

松软者:制红茶,鲜叶容易起质的变化,制成红茶有鲜艳的叶底和明亮的汤色。

厚而结实:制青茶,香味高浓,身骨重实。

薄软:制龙井,扁平。

厚刚:制瓜片易成形。

3、鲜叶大小

作为鲜叶大小有两种概念:一是指同一茶树嫩枝上鲜叶的大小;二是指甲树与乙树的叶形的大小。

前者以较小的为优,较小的茶叶是从幼嫩的枝条上采摘的。较大茶叶都在生长迅速的枝条上,组织稍硬,容易粗老。无论制什么茶都是叶小的比叶大的好。

如制瓜片,顶上的小叶比较嫩,适于做“提片”;第二、三叶大叶比较老,适制瓜片和“梅片”。又如制红茶,小的叶是一号茶,大的叶是二、三号叶,一号茶比二、三号小且嫩(重叶除外)。

后者则要看茶类不同而异。有的茶类要大的叶,如制青茶,叶小的品种,成茶的外形就不合青茶的要求。瓜片、龙井、毛类要小的叶形为好。

制红茶则以品种不同来决定。云南大叶种制红茶外形虽然粗大,但内质很好。祁门槠叶种叶形小,内质及外形都较好。

一般优良绿茶的鲜叶,以中叶型者最多,大叶型者次之,小叶型的最少。特级绿茶,以叶型小的好,叶型小条索优美,可以提高外形品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舆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