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涂抹 |
今天是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24个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在我们这里,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团圆的亲人一定要吃饺子的。在贫困时期,冬至和年三十才舍得吃饺子,可见对冬至是非常重视的了。
孩提时,老人对我们说,冬至吃饺子,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因此无论这天我们在哪里,都会记得要吃饺子,之后再摸摸自己的耳朵,告诉小伙伴,我的耳朵没有冻掉吧。
长大了才知道这个冻耳朵的说法,有着流传已久的故事呢。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蔽体,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拌在一起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放进中药汤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被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今天的饺子。并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就不会冻耳朵了哈。
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亲人们要上坟烧纸,祭奠死去的亲人、亡友,给他们送去御寒的新冬衣,告别过去的一年。
冬至是一年当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冬至过后,就开始数“九”了,进入到一个最寒冷的阶段。这就是民间说的“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吧。
我们喜欢数“九”,那是因为,过一个九之后,就是新年了,过五、六个“九”之后就是立春了,“九九”尽了哈,呵呵,就可以脱下棉袄,去踏春了呀。
耳边似乎又传来那首儿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