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故事 |
分类: 故事 |
刚刚迈入两千年那阵子,银行体制改革中有“末位淘汰”的方式,说是“淘汰”,其实只是从一个部门淘汰到另一个部门,何以说是“淘汰”,也许是这个部门的技能高于另一个部门?也许是这个部门的工作比另一个部门的轻松?从好的地方调到不好的地方,那就叫“淘汰”吧。
总之谁都知道,上级领导为了人情、为了利益,在安排员工岗位时,经常不是按需要、也不是依能力,由此自然会造成某个部门人员过剩,某个部门人力不足。所以在有了“末位淘汰”说法儿时,正好帮了领导的忙,“淘汰”是“末位”造成的,与领导无关,领导不会为此得罪什么人。
我要讲的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一个支行的会计科,为认真执行、贯彻上级领导“末位淘汰”的指示,在这个小会计科展开的一场“淘汰”战,一场为免“淘汰”的争斗。
这个支行的会计科,其实就是银行的营业大厅,是纯粹的营业窗口业务,是为客户在银行存贷款业务记帐的会计业务,和企业的会计不是一回事。
那时的窗口业务不象现在的柜员制,一个柜台即对公又对私,即管会计记帐又管现金收付。而是把现在柜员制的业务分成会计、出纳、个人储蓄三个柜台,其会计和出纳柜台叫会计科,个人储蓄柜台叫储蓄科。
会计科:是分管银行对公业务,就是面对的客户都要有工商营业执照。
储蓄科:面对的是个人存取款业务。
要说的这个会计科所在银行叫太平路支行,是某城市分行的下属分支机构。当时会计科包括科长有人员13人,在新一轮定岗定编体制改革时,上级分行规定为12人,并下通知要求支行在限定时间内裁减1人。
支行行长接到指令,一番研究后,给会计科长指示:在限定时间内裁减1人,怎么个减法?“你们自己看着办”。
会计科长接到指示,为找到一个好的裁减方法,着实费了一番脑子,虽然他的官不大,但他也知道,这种事情搞不好会出乱子,许多企业为裁员闹人命的也不是一桩两桩了。
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又经和手下人的集思广议,制定了一套“末位淘汰”方法,其中一:背队背投票,其中二:业务考试,然后将两种方法的分值,找出一个比例相加,得分最少的一个“淘汰”。
会计科长将该方法公布,征取大家意见,所有人都认真的研究了一番,因为它牵扯着每个人的命运,有人提了些建议,科长根据大家的意见,在分值的标准比例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最后,会计科长一再问大家“是否同意”?在确定没有反对意见后,开始执行“淘汰”方法。
决定先实行方法二,因为当时考虑在三,若投票先开始,那么投票排列顺序的前后会影响业务考试的情绪,弄不好也许要影响到第二方法的实施,因为总共才12人,投票顺序会很敏感。
会计科长在“银行会计上岗考试题大纲”里选出20道判断题,20道选择题,绝对公正无泄露的打印了12份,并在当天下班就开考,考完当场判分。
考试结果是大部分满分,有个别错1题,有错2题,最多的一人错6题。
错最多的那位叫李,她是科里业务最不好的,平时工作经常出错,因为她知道自己考试不行,所以老早她就在投票上做了功课,人们都看见她和科里的另外4个人在串联搞小动作。
其实,对于投票的真实程度,科长不是没有想到,虽然在分值的计算比例上已考虑到这点,但这数值上的厉害关系,不到最后你是无法衡量它的正确与否。
第二天下班后进行投票,投票结果是考试错最多的李票数排在第四,而考试满分的孙排在最后,投完票,按照规定比例,考试和投票两项加一起的分数计算,结果是:李排在倒第一,孙排在倒第二。
其实这样的结果,就正义的角度讲,应该是符合人心的,工作嘛,谁都愿意和业务好的人在一起,让业务不好的人“淘汰”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可是结局并不是那么容易和顺利,李当时对淘汰的结局表示坚决不服,对两项加一起的平分比例提出疑义,说“不合理”,科长说“这是大家当初都同意的”,她说:“当时我没弄明白”。
经过下班后的投票、唱票,此时已是晚7点多了,全科13人都还没吃饭,李的不满和反对使几天来忙呼的结果陷入了僵局。
会计科长是个脑瓜皮特薄的人,对李的不满,他不敢回应,对“淘汰”工作的僵局,他无力解决。他只说:“那你们说咋办吧”。
“平分比例重新计算”,“重新考试”,“报给行长,让领导决定”,“已经通过的方法,不能改变,维持原结果”,人们七嘴巴舌,你提的建议他反对,他提的建议你驳斥,就这样呛呛着,没个结果。
已经晚上10点多了,有些人的烦躁情绪快达到了顶点,指责科长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最后科长只好决定,明天请示行长再说,如释重负,总算当天有了一个结局,大家拖着没吃晚饭的身体,各回各的家。
第二天,科长请示行长的结果是:“我不管,你们自己想办法”,下班后,大家在科长的带领下继续讨论。
讨论发言最多的是李,只因她是此事的发起人,如果没有她的不满和反对,一切早已结束。
今天大部分人的情绪都不佳,每个人都默默的很少说话,对李的言论不予理会,一种消极抵抗的局面。
既然行长管不了这事,科长也不拿主意,这些厉害中人,还有什么好说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第一个被“淘汰”的人若死活不走,那换了第二个更不会走,换第三个就更更不走了......,哼!随便吧!奉陪到底。
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