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篇《花匠老丁》,俺大哥成了网络红人

(2010-02-03 16:18:00)
标签:

安勇

花匠老丁

涉黄

杂谈

分类: 乱弹:有话就说

    今天的《扬子晚报》,一个整版在探讨俺大哥老A的小小说《花匠老丁》,有说涉黄,有说励智的,众说纷纭,大概和“黄”字搭了边,报上说这篇小说红遍互联网,当初我们躲在小小说作家网的第三代专区,曾仔细讨论过,谁也没读出“黄”来,几年来,不知道多少刊物选本转载这篇小说,也没听说因“黄”被禁,《小小说选刊》还慷慨的把两年一度的2005-2006全国小小说佳作奖奖给了它,今天突然冒出这样一条让人啼笑皆非的新闻来,让我诧异啊。我赶紧通风报信去,老A说:“奇迹啊!”

 

 

初二语文试题被曝涉黄 命题老师:是励志小说
时间:2010-02-03 06:02:58  编辑:刘云涛  来源:扬子晚报
 

    一篇写作于2005年的小小说,由于出现在中学语文期末试题中,近日突然红遍互联网。所有的争议源于小小说中的第一段中有句夫妻间的隐喻式笑话,网友们认为这样的笑话出现在初中试卷中不合适,而出题者认为“这只是篇励志的文章,有些人想得太多了”。

    发帖 鉴“黄”高手来看看

    1月27日,网友“难得的清醒”在红网论坛发帖《鉴“黄”高手来看看,我校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是不是涉黄?》,贴出了一份湖南邵阳新宁县

 

    这套试题的第二大题是34分的“阅读”。第四篇文章为现代文阅读,题目叫做《花匠老丁》(作者:安勇),节选了前面五六段内容,第一段是这样的:老丁原来是一位卡车司机,整天开着汽车从南跑到北,从东跑到西的,总也没有闲着的时候。老丁爱开玩笑,收了车,一进家门就冲着老伴儿嚷道:老太婆,把车洗洗……老伴儿撇撇嘴,不答理他,晚上躺在床上还故意给老丁一个后背……

    “难得的清醒”说,这段内容里的话,已经成为几天来语文老师间互相调侃的一句笑话。估计含意隐晦,八年级的学生们还看不懂,要不然就糗大了。而除新宁县一中外,金石中学等学校也在使用此份试卷。很快,该帖就被各大论坛转载从而红遍网络。

    原文 其实是一篇励志小小说

    记者在网上搜索《花匠老丁》全文后发现,这是一篇写作于2005年的小小说。讲述的是乐观、坚毅的老丁,在遭遇车祸双腿被截肢后,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自己建了个花园,而花朵的成长也不顺利,一场秋霜后,只开出一朵“很小,也不太美”的小花,但仍带给了老丁很多惊喜。

    在一个华文写作的网站上,还有人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全文解析:

    本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了一个平凡的老丁不平凡的人生。故事情节分为两条线:①遭遇灾难——失去双腿——开始花匠生活;②遭遇秋霜——花被冻死——一朵小花微弱地开放(一种希望)。两条线叠加在一起说明老丁的人生面临了双重的打击,但老丁总能积极面对。

    争议 是少儿不宜还是解读过度

    仅看帖子中所涉及的内容,不少网友认为这样的阅读文章不大适合出现在初中语文试题中。

    oyzs2009:本人认为,是有点涉黄的嫌疑。作为一般的业余欣赏还可以,作为学生的试卷似乎不太合适。

    而在阅读过《花匠老丁》的全文后,有网友认为是成年人想得太多了,对这篇文章有过度解读之嫌。

    sayee:去看完全文吧,别拆下一段出来就说人家涉黄。好好的一篇文章被想象成这样,人家是一篇励志文章。

    小咪的风筝:文章整体立意挺好的,青少年是需要保护,但成年人也不用过分神经敏感。何况不是一篇文章、一句话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要管的话,还是先管管网络吧。

    命题老师回应

    网友想得太多了

    看到帖子后,记者联系到新宁县一中九年级语文老师、该份试卷的命题者曾贤志老师。

    “我出题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是有些人想得太多了吧。”曾老师哈哈一笑。他说这篇现代文阅读本来就是从一份已出版的八年级语文试卷中摘出来的。体现的是老丁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曾老师还回忆了当时针对这篇文章的试题。

    1.小说第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7-10段主要内容。

    3.文章表现了老丁怎样的性格?应如何理解那朵不太美的小花?

    4.小说中的老丁是个怎样的人,这个形象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对于备受网友关注的第一段,题目中恰巧有涉及,曾老师说第一段是为了对后文作铺垫,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巧妙地交代了老丁乐观、开朗的性格。“就是夫妻间的一句玩笑话嘛。”曾老师认为,现在对于八年级的学生都要开展性教育,整篇文章中出现这样一句话并没有什么,网友想得太多了,整篇文章是非常励志和积极向上的。华 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