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校沟通:烦请家长帮帮忙

(2021-09-27 17:00:57)
标签:

家校沟通

家长

家庭教育

分类: 管与理

如果说孩子是一棵树,家庭环境就是这棵树生长的土壤,而父母的价值倾向、习惯爱好、教育风格直接影响土壤的质量。学校教育的成败和家庭教育的优劣密不可分,良好的家庭教育常常给孩子传递正能量,有助于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为此,围绕班级管理中的棘手问题,烦请家长帮忙解决:

1、严格管控手机。学生玩手机十有八九是聊天、玩游戏,浪费时间,耗损精力,荒废学业,结果名落孙山、追悔莫及。手机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支烟枪,拿上手机就是吸食鸦片,很容易上瘾,沉迷其中,自毁前程。

要想孩子安心学习、学有所成,家长必须清醒认识手机的危害,克服盲目攀比心理,删除孩子拿上手机、联系比较方便等一切穿凿附会的理由,实心实意站在为了孩子好好学习的立场上,坚持原则,守住底线,不给孩子买手机,不让孩子带手机,发现孩子玩手机,想尽一切办法制止,决不能含糊,决不能妥协,任何迁就、忍让都可能贻害无穷。如果家长不重视手机的消极影响,以为孩子拿个手机可以随时联系,玩玩手机也没啥,那只能任其发展了。将来某一天,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再来挽救的时候就迟了,恐怕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把孩子从手机中拉回来。但愿出现这种遭遇,家长能明白是谁放纵了孩子?是谁耽误了孩子? 

2、关注微信班群。许多事情都要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如果家长只是在群里挂个名字,便潜到深水区不露脸,看也不看群里的通知,或者看的不及时、不细心、不准确,都会影响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损害班级荣誉和形象。

班级建设和发展需要每一位学生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有些事情离不开家长的协同配合,只有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才能走得更稳更快更顺。家长应该把孩子班级的微信群当回事儿,密切关注班主任、班干部在群里发布的每一条通知、告知、提示,及时回复,认真收看,从头至尾看全、看清,详细了解具体内容,知道做什么事情,怎么做,什么时候完成,按照要求认真落实,不要拖延,不要敷衍。目前,莫名其妙的非教学任务一个接一个,老师、学生苦不堪言,又不得不做。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完成,根据微信提示下载、登录、做题、发截图,以便班级早点交差,节省更多时间探讨学习方面的问题。 

3、诚心理解老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了教育孩子健康成长,老师少不了联系家长,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了解家长对孩子的认识、对老师教育、学校管理的看法,以便家长和老师配合,共同解决孩子出现的心理异常、学习困惑和违纪问题。但是,老师的职责不包括替家长转达信息、转送物品,家长不应该把老师当成快递哥、通信员,动不动就给班主任发号施令。

班主任事情更多,除了备写教案、制作教具、批改作业、监考判卷、上课上自习、听评课、参加会议、参加教研活动等工作,还要找学生谈话、指导班干部做事、处理班级事务、参与其他教辅工作、组织学生完成上级下发的非教学任务等,每天披星戴月、忙得疲惫不堪,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给家长当一个打工仔啊。家长不应该只考虑自己,不停地在微信里给班主任布置任务,还忍不住急躁:“我们一直在校门口等着呢!”难道就因为你的事情,班主任把学校安排的工作放下吗?显然不可以。因此,家长要多一点诚心,多一点理解,让班主任少一些与工作无关的麻烦。 

4、规范学生请假。考上好大学的学生,很多人三年没有请过一次假,真诚希望304班的学生不请假、少请假。然而,每个学生体质不同,家庭情况各异,难免因事、因病不得不回家休息,老师也要理解学生的客观实际,准予请假。

这里主要强调请假方式要合理、请假程序要规范。学生在学校请假,首先和团支书领取请假条填写具体内容,找班主任签字认可。住校生一式三份,给团支书、宿舍管理员、门卫各一份;走读生一式两份,给团支书、门卫各一份。请假学生回到家里,家长要打电话告诉班主任孩子已到家,请老师放心。学生在家因病因事请假,最好由家长亲自到学校找班主任说明原因,并填写请假条。家长不想跑腿,也可以抽学校下课时间给班主任打电话,说清楚自己是哪位学生的爸爸或者妈妈,简单说明原因和请假天数即可,不必诉说过多内容。学生请假结束,返校后补写请假条,交团支书保存。为防止学生借请假逃课,家长不要发短信给孩子请假。为严肃请假制度,增强学生纪律意识,不赞同家长发微信帮孩子请假。

家长务必重视孩子生命安全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尊重请假制度,选择合情合理的方式给孩子请假,引导孩子不请假、少请假。 

5、顾全班级大局。班集体需要每一位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关心、建设和维护。“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每个学生都能自觉管理好自己,严格遵守校规校纪,每位家长都能积极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做人、做事、做学问,不断规范孩子的行为,毫无疑问,班级一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这里主要说明两个事情:一是学生要牢记到校时间,务必在规定时间之前走进教室。孩子时间观念不强,起床、出门比较磨蹭,家长要多操点心,督促孩子早起床、早出门、不迟到、不给班级制造麻烦。除了见义勇为等英雄事迹,其他原因迟到都属于违纪行为,不仅扣除个人积分、班级积分,而且输入校园电子屏公开曝光,警告学生本人引以为戒,正告班主任加强学生管理。因此,学生要顾大局、知荣辱,不要让自己的姓名和照片挂在墙上。家长也要领会学校惩戒迟到学生的特殊方式,千方百计杜绝这种难堪。学生守规矩,家长识大体,老师也就心情舒畅了。二是学生严重违纪,要适当加大惩戒力度。家长能够认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必要性,尽可能把胸怀放宽一点,不要因为心疼自己的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争一时之气。

6、保证作息时间。学生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学生每天上六节课、七个自习,共计650分钟,要听老师讲许多内容,完成许多作业,学习强度很大,晚上休息时间如果太短,耗费的精力得不到应有的补充,身心疲惫不堪,直接削弱第二天的听课、学习效果。因此,家长必须把孩子的休息放在心上,劝告、督促孩子11点左右卧床睡觉,最迟不要超过11点半,更不能拖延到12点以后。过度开夜车,打疲劳战,于事无补,得不偿失。若有这种现象,立即终止。

有些学生比较贪玩,晚上一个人躲在房间玩游戏、看小说、电影、听歌曲,不学习,也熬到深更半夜,家长看见孩子卧室的灯亮着,以为在学习,还不敢打扰他,用不了多长时间,成绩就一落千丈。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休息状况,及早发现存在的不良习惯,及早教育、劝阻,避免愈陷愈深,不能自拔。

家长给力是一个班级的幸运,老师期待每一位家长都能和孩子的班级融为一体,戮力同心,携手并进。

                                       2021.9.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