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微信群”感言
(2017-04-10 19:16:49)
标签:
家长微信感言 |
分类: 教与学 |
尽管早早就在微信群发布了公告,但有些心不在焉的家长看也不看,还是那么随心所欲,猛不丁提出一些建议和老师商量,反映问题等待老师回答,根本不会想一想老师也是有血有肉的凡夫俗子,也有自己独享的时间,也需要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休息休息。如果任其发展,必然泛滥。不得不有感而发——
个别家长建议“多提问自己的孩子,多管管自己的孩子,多找自己的孩子谈谈话,多给孩子讲讲道理等”。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吗。但仔细想想这样的想法只考虑了自己的孩子,而忽略了其他孩子的存在。真要这样做,自己不一定满意,其他家长就该怨声载道了。为人师者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既要关注学困生后进生,也要关注优秀生拔尖生,还要重视中等生勤奋生。老师是一个班级53名学生的老师,不能成为某个学生的老师。因此,个别家长的建议不符合教学的实际和老师的职责。以后提建议,最好站到集体的角度,让孩子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成长,而不是孤独的成长。
前面已经做过解释:家长微信群包括家长微信平台,主要是发布班级信息,反馈学生在学校或者在家里带到学校的某些闪光点、缺点或者一些家长应该了解的问题,通过提供这项服务,帮助家长更早更多更准确的了解子女的若干表现,更快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这项服务的工作量确实不小,要花费很多工作之余的时间。绝大多数家长详细阅读了“家长微信群的宗旨和原则”,能够理解老师工作的不易,自觉维护微信群的初心。在此,对每一位能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家长表示诚挚的谢意。孩子的成才尤其是孩子健康有益成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家长的见识和品行。教育的困惑与成果也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家庭教育的问题与收效,家庭教育艰难,学校教育就更难,家庭教育不了的,没有几个是学校教育能够拯救得了的。所以,家长重视自身的观念与主张,重视家庭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才是真正重视孩子的成长与成才。为了孩子,我们一起努力。
个别家长可能没有阅读家长微信群的宗旨和原则,或者看过了没有记住,下意识地把这个平台当成有事就问有想法就说的自由场所了。这样做的结果给老师的挑战太大,有可能把老师休息的时间都放进来也不够用。老师不焦头烂额才怪呢。
孩子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如果需要和老师沟通,比较礼貌的方式还是打电话或者面谈。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互相理解才是良好的老师和家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