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买房开车种地”,收获的庄稼放哪里?北师大教授在愚弄谁?

标签:
社会 |
分类: 杨保强笔尖上的天下 |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的主任,董潘教授建议“农民县城买房,开车回村种地”。
建议抛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各种骂声立刻鹊起。按理,意见不被别人认可,你沉默,你听听别人怎么说,看别人的异议有没有道理。但董教授不,董教授一股脑儿又抛出一连串说明,来证明他说的对。
这一连串说明我看了,仍然没有什么道理。试问董教授一句,农民开车回乡种地,收获的庄稼,成品半成品的,放哪里?
如果放到城市的房子里,这么大的量,城市的房子是负不了重的。如果放到农村,农村就得有房子。
如果城市和农村都有房子,那么,从资源占有上来讲,农民群体消耗的资源就过多了。在农村消耗了宅基地土地资源,在城市也消耗了建设用地土地资源。在农村自己盖房需要消耗建筑材料,在城市开发商盖房也需要消耗建筑材料。这种双倍的消耗,不知董教授计算过中国是否真的有这么多富裕资源可供额外消耗?
仓储的困扰咱先说到这。接下来咱说开车下乡种地的情节。
以15公里的平均车程来算,这个车程不算少吧。每天一个来回从城里的房子到田间,以每公里0.5元的油耗,一天一个来回需要15元油耗。以北方耕作制度下的一个家庭为例,小麦种植季节,整地、播种的农忙一般是10天。青苗后需要浇水一到两遍,每遍需要2天。期间需要除草一到两遍,每遍需要5天。麦子成熟后收割脱粒的一般是10天。如此,春庄稼需要的时间是34天左右,需要油费510元。
秋庄稼的播种和收获季节,保守一些讲,也需要20天。需要油费300元。
如此,每年在土地上额外多消耗了价值810元的能源。对于能源主要靠进口的我国,如果农民们真的响应了董教授的建议,能源问题怎么解决?
一些城市的房子卖不出去,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体现,不是单一拎出哪一个枝节就能活跃的。作为知名高校的对标领域的研究者,董教授显然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而董教授在明镜似的清楚这个理的情况下,还发表这样的言论,还第二次重申这个言论,实在是有些“愚民”的味道。
一些城市房子卖不出去的当口,也正是需要房地产研究领域专家教授们出智出招的当口。危难时刻,拿不出主意,解不了局面,说明咱学识不够,名不副实,说明咱滥竽充数,鱼目混珠,那么,咱惭愧一下,知耻而后勇,多调研,多走访,多学多问多努力,这才是出路,而不是靠愚弄人过日子,这也是全社会对类似董教授这样的专家学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