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梦女孩》

(2007-08-10 20:32:13)
标签:

影评/乐评

分类: 信笔由心

美国式的音乐剧,历史背景几乎贯穿了R&B的开始到说唱的出现。

因为本身对R&B音乐不是很感兴趣,因此看的时候几乎没找到什么兴奋点。作曲毕竟不是韦伯那样的音乐大师,想当年看《歌剧魅影》的时候我可是被实实在在地从片头一直震撼到片尾的。

说到作曲,我就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前不久看过的《复制贝多芬》。影片的音乐制作人功力很深,对贝多芬大师的音乐理解力与表现力的把握也令人敬佩。无论是影片开头Anna Holz在马车上看着车外飞逝的景色时感受到的大赋格曲,还是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长达74分钟的合唱交响乐完美地表现出来,单是这份音乐表现功力就不是那些以模仿咏叹调的方式哼唧出几声咿——啊——啊——咿……可企及的。

说到剧情,这又让我想起另外两部不知道名字的电影。其中一部是讲述大名鼎鼎的诱惑乐队的——我甚至怀疑所谓的dream girls的真身其实就是诱惑乐队,毕竟无论从时代背景、出身还是发展历程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那部电影我因为条件限制只看了一半,但从追梦女孩的身上我还是找到了当年看诱惑乐队时的影子;

另一部则比较有年头了,基本上是讲述好莱坞早期电影人发展的故事。之所以想起它,完全是因为那个贪心的经纪人克蒂斯的缘故。那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喜欢过河拆桥的电影制片人和三个被他伤害得很深的人(一个后来成了名导演,一个是比马丽莲·梦露还漂亮性感的女影星,最后一个则是个才华横溢的编剧——那位制片人为了让他专心工作不惜派人做了他深爱着却很影响他事业发展的老婆)的故事,虽然已经有了年头,但我在看《追梦女孩》的时候脑海中一下子变涌现出这部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电影里的情节。

汽车推销员出身的克蒂斯一心想进军音乐圈,结果他在一个流动舞台上发现了有着优异唱功的女子乐队DREAMETTES,三个美丽的黑人女孩,蒂娜·琼斯(碧昂丝·诺里斯)、艾菲·怀特(珍妮弗·哈德森)与洛雷尔·罗宾森(阿妮卡·诺妮·罗斯),尽管穿着廉价的服装登台,但她们的歌声征服了克蒂斯。凭借过人的口才,克蒂斯说服了激情彭湃外号“雷神”的黑人歌星詹姆斯·厄里(艾迪·墨菲),让其提携三名女孩。三女成名之后,克蒂斯又耍手腕让三人中最漂亮的蒂娜接替最有实力的艾菲担任主唱,并最终将艾菲挤走。

影片的背景比较耐人寻味,从R&B的兴起到成为美国主流音乐,再到说唱的出现,中间还夹杂着黑人的种族歧视和越战等时代背景。可讲的东西应该还是很多的,特别是“雷神” 厄里在现场直播中的那次爆发,他通过说唱这一全新的艺术形式将其多年来所追求的风格转型愿望成功释放出来,甚至当着摄象机镜头脱掉了裤子!当看到导播及时将画面切掉那一幕时,我有些奇怪的感慨:想当年导播给猫王的镜头只提供上半身——他们生怕猫王那扭动的屁股污染了年轻人的思想;英国人甚至禁播李小龙的《猛龙过江》——他们认为那段双节棍打斗场面会带坏年轻人!如今,我们的电影里正面全裸并不稀奇,顶多在下面打点马赛克而已,甚至大批导演拍摄无数烂片为街头那些混混们歌功颂德。究竟是时代在发展还是我们在堕落呢?这段感慨的结尾是2006年一位天津高考学子在高考作文中留下的一句话:上天给了我们七情六欲,我们将它转化成色情与暴力!

整部影片虽获多项奥斯卡提名,但并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内涵,没能获得最佳影片奖的提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总之,这是一部纯粹供人消遣的影片,包括影片中的歌曲在内,没什么值得回味的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