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奇幻的世界 |
Baphomet/巴弗滅
種類:惡魔
出處:基督宗教
今日最為人所熟知的山羊頭的惡魔。他的名字的來源據說是由基督宗教的敵人穆罕默德(Mohammed,又作Mahomet)而來。
14世紀初法國國王腓力四世(Philips Ⅳ)指稱聖殿騎士團(Knights Templars)是異端,行同性戀,以及崇拜偶像。巴弗滅就是當時所謂的騎士團崇拜的偶像。但是在教會審判下,231個騎士中知道巴弗滅的名字的人僅僅只有12人,而且這12人的自白書中所描述的巴弗滅形象也毫不一致,或說頭有1~3個,腳有2~4根,偶像有說是金屬做的木頭做的,也有人說上面貼著金箔,甚至有人說他們拜的只是張圖畫。很明顯的這些都是在拷問下逼出來,胡亂回答的自白。
到了19世紀,法國的魔法師艾利佛斯'李維(Eliphas Levi)所畫的「曼德斯的巴弗滅」(The Baphomet of Mendes)造成轟動,此一惡魔的名稱因此變得很有名。20世紀最偉大的魔法師亞歷斯特.克勞利(Aleister Crowley)等人在要入魔法團體東方聖殿騎士團的時候還曾經以巴弗滅的名號加入過。
原本是隨便回答產生的惡魔,沒想到變得如此有名,恐怕其他惡魔也要嘆氣了吧。
Amon the Brave/勇者安蒙
種類:惡魔
出處:惡魔人
他是永井豪漫畫《惡魔人》中的角色,簡單講就是惡魔族中的好人。原本是惡魔族的一員,而且是個被族人稱為勇者的勇猛惡魔。
故事中,得知惡魔族即將來襲,主角不動明在朋友飛鳥了的引導下在飛鳥家地下舉行的魔宴中與勇者安蒙合體。正確地說,是安蒙被不動明把他肉體上的能力與記憶全部奪走,而精神活動也被不動明吸收了。
這就是當初漫畫發表時引起爭議的第一章,不過實際上,藉由吞食「神(或超常的存在體)」來獲得超人般的能力在許多傳說、傳承中屢見不鮮。例如德國的敘事詩《尼貝龍之歌》(Das Nibelungenlied)中,主角齊格飛(Siegfried)吞食了惡龍法夫尼爾(Fafnir)的心臟,並用龍血洗滌全身,因此獲得刀劍不入的肉體。而《新約聖經》中最後的晚餐一幕,耶穌為了將自己的聖靈分給門徒時,把代表自己血與肉的葡萄酒與麵包分給他們食用。
勇者安蒙(=惡魔人)最後將全部的惡魔族打倒,與魔王撒旦(Satan the Demiurge)在沒有人類與惡魔的大地上一同迎向最後的破曉時。
Sun-wukong/孫悟空
種類:叛神'破壞神'降魔神
出處:中國
《西遊記》(約西元1570年左右成書)主角。另有「孫行者」(Sun-Ascetic)、「齊天大聖」(Qitian-tasheng)等別名。最後修成正果,成為鬥戰勝佛。
在花果山山頂有一仙石,自開天闢地以來,不斷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最後孕育而出的生命便是孫悟空。
起初孫悟空是雄霸花果山的猴王,之後拜入須菩提祖師門下學習仙術。學成之後返回花果山重登王位。
後來由於陽壽已盡,跟隨黑白無常來到地府之後,反而大鬧閻羅殿(地府的宮殿),還拿大筆,將生死簿上所有同伴的名字全部抹去。
天庭不但沒有處罰這隻石猴,反而賜牠官職,意圖籠絡,但是孫悟空後來大鬧天界,棄官回到花果山,惹出一場大亂。孫悟空與天庭派來的武將哪吒二郎神交手數回,始終不分勝負,由此可見孫悟空的身手不凡。不過最後孫悟空還是被釋迦如來佛給收服,壓於五行山之下。成為玄奘法師(唐三藏)的弟子,則又是500年之後的另一個故事了。
由孫悟空的單純與殘酷看來,應該可算是童子神的一種。此外牠又以小說主角的身份,得到人們喜愛,之後也被視為降魔神,受人祭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