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见一则于赵薇有关的八卦新闻,但是我并未关注八卦本身。
赵薇大家熟悉。还珠格格人们总说是放的烂了又烂。但是我还是很喜欢看。无论好坏,演员他们都在用心的演,他演的不好,你指手划脚下,不免少了点点素质。何不你上去试试这其中的滋味,演戏不是这么好演的。
对赵薇的欣赏不一定是因为这还珠,更多的是因为京华烟云。我喜欢京华烟云的基调。古朴,而有别样的趣味。京城,对我来说是古老的保存,是古老的神话,是古老的历史,是我们的根。这根的泥土,是需要我们用双手去保护的。
赵薇给我了一个成熟的形象,一个端庄,内敛,然通情达理,甚至有点点为别人人而放弃自己的性格特点的人物,木兰。我喜欢,喜欢林语堂爷爷笔下的这个故事,我一直想找这本书,也许是我没用心找,书店,总没发现其的身影。我很爱这京华烟云,因为我也想就这么做和木兰一样的女子,为爱,而真,为情,而纯,也许还知书达理,贤惠。我看到的是无数的好的品质,也看到了林语堂爷爷笔下那些人物脉路的清晰而可见。我深思该用如何的一种心情去勾画人物的内心。对一个皮毛都不懂的娃来说,勾画人物是多么的费心而费力,甚至还有点自己乱撞的可能。
这个八卦新闻我还是八卦的看了,但是我在看的同时觉得我没看八卦新闻说的赵薇的男朋友云云,而看到了,赵薇的对家人和蔼可亲的一面。当然对赵薇来说我评说她就这是另一种八卦。于是我打住。我喜欢生活里的明星那真诚的一面。喜欢刻画的木兰这个人物。林语堂笔下的灵魂。还有潘粤明演的木兰的丈夫孙亚。这之间的爱情弯曲盘旋和着社会的演变。历史的贯穿。我知道我在紧紧的仰起头,想保存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文化轨迹,我知道像我这代喜欢老的东西的人不多,我知道新的在不断的更替,我知道我也可能在这里更替,但是唯一不能更替的是那种精神和爱。是人的情。是那眼里的感动。是真的。真实的。善良的。好的。上进的。纯朴的。也许这就是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
木兰和孙亚这两个人的在这片子中的人物性格的刻画,可非一下就能说清。需要细嚼细品。我相当看好这片子,看好这片子和老的骆驼祥子,和祥林嫂类似的艺术时代。看好中国文学,也看好外国文学,我不排斥所有,从来不排斥,但是我总在寻找我们中国自己的特色,甚至是我自己的特色。政治上说做走有我们中国自己特色的路,这句话其实还是很深远的,因为这本身就是需要在不断变化中,深远开去。有点离题了。孙亚和木兰,从开始的彼此不看好到最后孙亚的浪子回头金不换,我深深的体会,也体会到木兰对之前喜欢的孔立夫的抉择,其实是少很多杂质的,是简单的,他们彼此喜欢但是都知道在那个社会这喜欢是沉重的,于是木兰为了这家,她嫁给了孙亚。木兰和孔立夫的性格还是比较软的,还是柔的,还是可以像面粉一样刻画的。应该还有很多话可以说甚至细品。简单的喜欢说不出我对这片子看好的地方。因为我总觉得再看一遍,再看一遍才能找出这其中的精气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