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怀念的一场演出

标签:
黄梅戏张辉杨俊杂谈 |
本不想将这份怀念写上博客,总觉得深深珍藏更符合我的心情。其实,我和张辉此次合作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既容易又不容易。在九月十二号演出完,深夜伴着我,让无禁的思绪延伸的好远好远……
我相信,所有观看演出的领导和同仁们除了赞赏外,内心也装着太多的感慨。我和张辉除了百分百的投入外,珍惜是我们共建的话题。当晚,我记录下真实的心情。第二天接到张辉电话后,我复读了这篇日记,他连说:好!好!在他的鼓励下,我还是犹豫是否将这样开端告诉大家。最终,让我公开这篇心声的勇气还是来自我的家人,他们太知道我心所愿、我心所唤了。现将日记公布如下:
“九月十二日,这个日子值得记住,为什么?说出来叫人高兴又叫人心酸。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内心煎熬了多少时候,终于、、、终于、、、我们再度牵手,演绎着我们建团也是建立着我们长期合作的看家戏《天仙配》中“路遇”一折。
省厅在通知我演出时,董永的人选并不是张辉。但我想,如果演黄梅戏大戏或折子戏,就目前现状来说,非张辉莫属。毕竟,他是全国黄梅戏男演员佼佼者之一啊!这个事实应该承认,这是艺术良心不能撒谎。当别人提到张辉时,我表示合作、肯定合作、必须合作,这是对我内心的尊重。
今晚在武汉的演出是成功的。这在演出结束后,领导和同行们的信息中获得的。我看到了领导欣慰的笑容,看到了同行为我和张辉多年以后的第一次合作而高兴。没办法,我和张辉在舞台上有太多的默契了,尽管此戏有十几年没演,但有了甚多合作的基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还是博得了满堂彩,观众的肯定在我们彼此心中留下了太多的回忆……
甜密中仍有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愁情……
我们虽已分开不在一个单位了,但能珍惜每一次的合作,能完成我们所期待的艺术感受,这就是我要的。艺术需要空间,情感需要空间,对我们俩个极具个性的人来说,相处更需要空间。
我和张辉的故事,有可能是单目剧也有可能是连续剧,我相信,大家更希望我们奉献的是黄梅戏成功之剧。是的,我也这么向往着……”
写于墨黑般的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