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UFO研究会2008年总结报告

(2008-12-22 15:05:25)
标签:

ufo

杂谈

分类: 情况通报

北京UFO研究会2008总结

 

北京UFO研究会今年召开了三次例会、一次联谊会、一次会员代表大会,3次理事会,选举出了新的理事会和领导班子;召开了2次学术会议和一次现场研讨会;举行了一次大型UFO科普展,安排了两次UFO科普学术讲座。进行了多次UFO事件调查和现场考察;与新闻媒体多次合作并接受采访,和腾讯网、搜狐网进行了合作,制作了现场直播节目和平台;丰富了UFO活动的内容。对网站和论坛进行了扩充、转移建设。发展了新的会员、网员,补充了新鲜血液。在年终选举了19名优秀会员、网员,在全国扩大了我会的影响。

 

一、参加中国科协50周年纪念大会

中国科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央领导全数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邓楠主持,科协主席和科技部部长都做了总结发言,会议最后胡锦涛主席做了重要报告。

我会领导周小强秘书长,作为北京市科协七大代表,代表UFO研究会的科技工作者应邀出席参加了大会。这是对我国科技工作者----尤其是UFO研究者的最大鼓舞和激励。

 

二、联谊会

新春联谊会是北京UFO研究会一年一度例行的活动。

会议由北京UFO研究会理事会部分领导讲话,总结去年一年的工作情况。由李伟理事进行科普建设工作报告。最后由会计冷兆华进行2007年度研究会财务情况报告。

徐锭明理事长首先向在场的所有人表达新年祝贺,他谈到,北京UFO研究会理事会在2007年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研究会在执行传播科普知识的任务时,会员们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坚持到底、充满热情的精神,正符合科学研究的精神。随着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的升天,将有更多未知的事物等待我们的探索研究。发现未知事物,在研究中不断证实理论,是研究会在未来的主要任务。理事长同时还表示,北京UFO研究会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的工作,直到今天,始终凝聚如一,这一点实在不容易。希望研究会的将来,可以像今天一样团结向上。

朱进副理事长说,北京市财政局已经支持在北京郊区建设火流星监测网,设立六个基点,覆盖北京上空。研究会可以利用这套网络查找目击事件中的飞行物、特殊天象等信息。目前设备正在进行前期调研,在明年将有进展。

周小强代表北京UFO研究会向大家拜年,并赞扬大家在百忙之中坚持出席每次会议。其次感谢朱进提供天文馆作为会议场所。并强调朱馆长提到的北京地区监测网,将是我会的一个重要机会,北京地区发生的UFO事件将直接接受该监测网的考验。北京UFO研究会将全力配合北京天文馆的此次行动,尽量纳入该监测网的范围内。希望朱馆长将监测网发现的不明现象,及时通报我会,我会可以及时进行调查。接着,周小强总结2007年北京UFO研究会工作成果。

最后,会员们在朱馆长的带领下,观看了3D天文、恐龙高科技电影。

 

三、学术研讨会、例会

1、例会

(1)2008年4月6日,召开了潭柘寺UFO考察研讨会,观看了监视器拍摄的UFO视频后,围绕着光球事件展开热烈的讨论,总结出了可能的原因有5种:1.车灯;2.激光笔;3手电筒;4.蜘蛛;5光反射。该UFO是在近距离,也就是在监视器的玻璃上或者是很近的一个平面上产生的。

 

(2)2008年6月14日下午14:40,北京UFO研究会于北京天文馆新馆二层会议室召开例会。中央电视台记者曹琳参与本次会议。

 例会共有四项内容:一、为在5·12地震中遇难的死者们哀悼;二、汇报潭柘寺不明物体事件考察情况,并进行进一步分析;三.关于北京科协的一些情况及活动介绍。 四、鸟巢照片的分析。

在5·12地震过后,我们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真实的感人事件。研究会号召会员们积极参加各种募捐活动,献出我们的一份爱心。会议一开始,14:42,周小强宣布为地震中死难的人们哀悼,随即全体与会人员起立默哀。

周小强报告潭柘寺不明物体事件考察情况,并播放考察时的录像视频。关于潭柘寺出现不明物体的事件,研究会共组织了三次实地考察活动,并将考察内容以文字、照片、录像形式记录下来。在听取周小强的报告同时,会员们观看了各个试验的录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考察结果进行讨论。

之后,对北京鸟巢体育馆拍摄的UFO照片进行了分析。

会员胡尔平在接到报告后不久即前往照片拍摄地考察,并拍照记录。胡尔平介绍,在鸟巢附近,有一个工地施工使用的塔吊,在拍摄者当时的位置站立拍摄时,塔吊会被边上的树挡住。但是也不排除塔吊被移动过的可能。

朱进认为,这仍是一次典型的拍摄之后才发觉异像的事件。在照片中,光点附近,有一处强光源与之呈中心对称,所以照片中的光点有可能是鬼相。

 

(3)9月8日下午2:23召开例会。在会议开始前,播放了科学家模拟的外星生命形态的<<奇异的星球>>科普片,供先到会员观看。

第一项内容,是进行北京UFO研究会会服图案评选。周小强展示了在论坛上由网员们设计、投票,得票数靠前的会服图案。众人认为14号图案在制作成本、涵义、观赏效果上,都较为合适。

第二项为考察报告,内容是关于目击UFO和马甸桥拍摄的UFO录像的2次考察活动。大家热烈讨论后作出了判断,得出了是风筝的结论。

 

(4)2008年12月13日在北京天文馆新馆二楼会议室召开例会,包括副理事长朱进、胡尔平、秘书长周小强在内共计2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主要对研究会在国家图书馆进行的展览活动进行了总结,通报了2008年对研究会、论坛及QQ群做出贡献的人员的表彰名单,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内容,并在会后发展了部分与会者成为研究会会员。

会议最后对积极参与研究会活动、对研究会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会员及网员,共计十九人进行了表彰,以资鼓励。

 

2、现场研讨会

应潭柘景区分公司总经理朴会来先生的邀请,北京UFO研究会于2008年6月28日下午15:40,在潭柘寺前嘉福饭店召开《北京UFO研究会潭柘寺会议》,即对潭柘寺不明光球事件召开现场研讨会。

周小强在总结时候,播放了原始监视器录像,和考察的各种试验效果录像。

第一次考察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和实地情况。第二次考察活动,进行了大手电光、飞虫、激光笔(直射、斜射)、蚂蚁(模拟蜘蛛)、聚光灯、车灯的试验。第三次考察,进行了车灯、激光笔、手电光和远地反射的试验。第四次考察,进行了蜘蛛(蚕丝垂吊)、手电光试验。这几次考察将可能性缩为一种,即蜘蛛垂丝。

北京UFO研究会关于潭柘寺光球事件共进行了四次实地考察活动,组织了三次研讨会,网员网友也积极参与分析,作了大量工作,尽最大努力保证了研究行动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这几次次考察,还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考察人员的素质很重要,一定要全面了解到考察的目的和全过程,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发现稍纵即逝的瞬间。当在2米处试验时候,虽然蚕丝看不见,模拟的大小也合适,但是没有原始录像的效果,而且当地工作人员也表示不满,认为在这个距离上,蜘蛛要多大活动范围才能出镜头?后来证明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周小强也正是这个说法,安排到一米左右的位置进行试验,才发现了真相。

会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一致认为该UFO应该是一只蜘蛛仔在镜头前偶然被拍摄到,模拟结果显示蜘蛛的可能性最大。

 

3、会员代表大会

2008年9月13日下午14:00,北京UFO研究会于北京天文馆新馆二楼会议室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共有30人参加本次会议。

根据北京市科协和民政局要求,本会进行两年一度的理事会成员的改选工作,以不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了新的第六届理事会成员以及监事会成员,并召开了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推选出了理事长和对新的理事,进行了理事会的工作安排。

会议一致通过了理事长、监事长、和财会统计报告,本次会议主持胡尔平评论工作总结时说,北京UFO研究会在新闻媒体的合作过程中,扩大了研究会的影响,传播了UFO相关知识。今后研究会的成员将向年轻化、多元化发展,欢迎科学工作者参加的同时,也欢迎所有UFO爱好者加入。

会议结束后,部分与会者由朱进带领参观北京天文馆新馆。

 

四、UFO案例的调查和考察

今年我会收到的UFO案例报告、图片、视频共64个,加上论坛上会员网员网友自己登载的报告,大约有一百多起。我会对在北京地区发生的案例争取都进行现场考察,以求尽快得到真实答案,有的重要案例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

1、对潭柘寺进行了四次考察

前三次考察活动,排除了以下可能性:

1、手电光:考察者用潭柘寺管理局派发的大手电,从不同角度照射监视器镜头。在监视器画面中,手电光将监视器屏幕完全照亮,并没有形成原录像中的光点。

2、激光笔:考察者使用激光笔照射摄像头,激光在监视器画面中造成红色光芒,覆盖住整个屏幕。与原录像中亮点不符。

3、汽车大灯:在第三次考察中,由一名会员开车从潭柘寺公园门口进入,行驶至嘉福饭店所在的平台上,其间由另一名会员在室内监视器画面前观察记录汽车头灯在监视器屏幕上所成的光影。在离监视器远的位置,汽车灯光仅聚在车灯附近;在汽车向平台行驶的过程中,灯光在某个角度造成了一个细小亮点,一闪而过;在汽车开上平台后,即到达监视器前方附近的时候,车灯光则完全笼罩监视器屏幕。与原录像亮点不符。

4、飞虫:在监视器屏幕前,不时有飞虫飞过,在屏幕中成虚像,并且速度快,没有停留。与原录像亮点不符。

5、用线绳吊一静物模拟蜘蛛在镜头前测试:线绳在监视器里面显得很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

总结出了三点:物体是在移动,且在同一平面移动;物体处在半空中;物体离镜头很近。

2008年6月22日研究会进行了第四次考察,这次在光线和蜘蛛试验上都取得了进展。由央视搞到了蚕丝代替蛛丝,由我会抓到大小蜘蛛若干;首先进行了2米左右的试验,结论:蚕丝看不见,蜘蛛大小也适合,但是形成不了视频的形象。周小强亲自在监视器前指挥,安排蜘蛛在镜头前一米左右进行模拟。要求模拟不要前后动,要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并且按照原视频路线移动。这个时候,完全一样的情况产生了。当蜘蛛到达边上的时候,呈现出了向中心的伞装,到中心时候形成圆点。至此,模拟完全成功。

第一次考察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和实地情况。第二次考察活动,进行了大手电光、飞虫、激光笔(直射、斜射)、蚂蚁(模拟蜘蛛)、聚光灯、车灯的试验。第三次考察,进行了车灯、激光笔、手电光和远地反射的试验。第四次考察,进行了蜘蛛(蚕丝垂吊)、手电光试验。这几次考察将可能性缩为一种,即蜘蛛垂丝。最后,与会者一致认为该UFO应该是一只蜘蛛仔在适当的距离上被镜头偶然拍摄到。

 

2、鸟巢上空的UFO考察

6月12日,胡尔平对佳思先生的《鸟巢上空的UFO》照片,进行实地调查。先后两次到鸟巢场地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拍照,由于奥运会期间不能进入到拍照的现场地点进行原地拍照,但也可以较清楚地观察到现场的全部场景了。可以看出,在现场还是有一些未完成的工作的,在鸟巢的北面有较大的空地,不排除会有较大的、临时性的吊车进入现场工作,夜晚工作是会有照明灯的,这在胡尔平所照的照片中,也可看出。而这种现象在拍照时很有可能没有注意到。

以上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摄影人所说的“鬼影”,即是灯光在照相机上的映射,所造成的光影,通过胡尔平在现场所拍,可看出在鸟巢场地有很多照明用灯,从任何方向射来的灯,照在摄影者的相机里都可能形成“鬼影”,而这,在照时是看不出来的,回来才会发现。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但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常带有偶然性,角度差一点就不会有,不是每次都能照上。

 

3、通州东总屯小区考察

应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的邀请,周小强于2008年7月9日星期三,一同前往通州东总屯小区进行了一次监视器拍摄到的UFO考察。

事因起源于法制进行时最近报道的有关潭柘UFO寺考察的报道;张薇女士在看到这个录像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本小区在5月份监视器里也拍摄到了一个UFO,一直保留着,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当时,还有人出去进行了观察,但是什么也没有看到,家里人担心这是否是大家所说的外星人的东西?别把前去查看的家人给劫持走了。还有人认为是鬼魂什么的。于是给电视台立即打了电话进行了报告,希望能够给予解释说明。

北京台的工作人员和周小强于上午赶到了通州,拿到了第一手录像资料,周小强当场进行了分析、解释,这是又一起蜘蛛在镜头前的表演,因此没有什么可怕的。

 

4、望京地区考察

2008年8月7日,周小强和刘亚涵到望京地区进行了考察。

目击者一边给我们看录象一边描述拍到的光团,它向21号楼楼顶的方向连续不断地发射小的发光体,等到它消失的一刹那,突然从21楼楼顶处又飞了下来。这段摄像是1分10秒,在一变二、二变一,还做圆周运动。我们可以从视频中看到光源的射线,我们除了拿到第一手录像资料外,还了解到该UFO的出现方向是正西面鸟巢的奥运村的方向。

因此,经我们分析,该UFO是鸟巢地区为迎接开幕式而准备的射灯表演排练。

 

5、劲松桥事件考察

12月3日,周小强和胡尔平,对2起UFO目击报告进行了考察。首先他们到劲松桥旁边的富顿大厦孙先生处进行调查,观看了视频并进行了分析;周小强根据以往的经验分析,认为这一光点的形成,与阳光有很大的关系,很可能是由机舱外的阳光照射形成的,在手机的拍摄中,反射成一光点。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另外手机对于阳光有着较强的反映,所有的玄窗都显示出很强的光芒,而机内的灯光反而没有这么强烈。在这个光点出现的时候首先出现的是太阳光线。对这一现象,他向孙先生进行了详细解释。

 

6、赵卫事件考察

赵卫在11月29日那一天,和爱人到附近去买菜,天空已渐黑了,他们偶然抬头看见天空有一亮光点,就急忙赶回家用相机进行了摄像和拍照,拉近的镜头可看出光点是由五颜六色的光组成,但由于拍摄不稳或是由于光点自身的小的移动,图像不十分清晰,有的形成一团光雾,有的显现为拉长的光球,只有一张还算是清楚一些,但也只是一个光点,其他景物如楼房和夜空中的电线显示较清楚,不能看清世是什么东西。我们经过较长时间的分析和反复的观察,认为拍摄的光圈、速度距离的配合非常重要,差一点效果就完全不同;15秒的速度拍摄的金星、木星到十分清楚,拍摄近的多的光点反而不行。最后,比较贴切一种的解释是这是一夜光风筝,较符合它长时间的没有大的移动、没有声音、五彩灯光组成等这一特点。

 

7、中秋节各地UFO调查

9月14日中秋夜上海周先生在松江看见天空有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圆形不明物体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飞过,但很快就被高楼遮住不见了。而且,9月14日夜里,北京、成都、贵阳、蚌埠、昆明、中山等地均有市民宣称看到不明飞行物。

章云华对此进行了调查,在媒体上公布了结论:当天正逢中秋节,许多市民习惯性地抬头望天,所以发现飞行物的概率肯定比往常高。与此同时,各地燃放焰火、放飞孔明灯、风筝以及玩具飞碟的情况也比较多,因此,不排除目击者可能将上述平常物体误认为UFO,而且目击者乍看见飞行物,肯定比较兴奋,也许会产生错觉或者误认等情况。

 

8、11月事件调查

进入11月后,各地先后发生UFO目击事件,11月9日,家住上海浦东菊园的龚先生报告称,他和家人在当晚5时至7时,发现西南天空出现两个不明发光物体,特别亮,疑为UFO“光临”上海。11月27日傍晚7时许,成都有众多市民报料,西南方向突然发现了两颗亮点,这两颗亮点挨得很近,相互辉映着久久不肯离去,持续时间长达一小时之久。同日6时,家住北京南三环刘家窑附近的市民在自家阳台上,突然看见西南方向的天空中有些“异常”,“漆黑的天空中出现了两个光点,它们一明一暗呈倾斜状上下排列,亮度要比周围的星星强很多,下面的光点尤其明亮”。  

章云华接受上海、南京、成都等地媒体采访,披露了调查结果:近期出现在江苏、上海等地上空的发光物体并非什么UFO,只是普通的星体,而且是天文爱好者非常熟悉的金星和木星。   
       进入11月份,金星在日没时在西南方天空出现,亮度约- 4.1等。木星在日落时也位于西南方天空,亮度约-2.1等,但在夜晚20时20分左右即落下,观测时间也越来越短。由于现在的金星和木星,是天空中排名最亮行星和排名第二星体,乍一看,还确实有可能被当作什么神秘的UFO出现了。

 

五.UFO科普讲座

1、水土保持学院讲座

2008年3月25日,为了拓宽广大同学的视野,普及和宣传UFO知识,解开UFO之谜,应水土保持学院学生科技协会邀请,北京UFO协会秘书长周小强作客水保论坛,开展了题为“UFO的真正含义”的专题讲座。 

举办UFO专题讲座,是为了更好地把普及和宣传UFO知识,更快地解开UFO之谜;迎接水保论坛的到来,活跃校园气氛;团结扩大UFO爱好者,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作贡献。

周小强秘书长简单介绍了北京UFO研究会的背景和历史,主要是结合案例进行UFO形成的6个方面的分析,讲座之中,穿插着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生动地再现了UFO的发现和调查的现场情况,使我们亲身经历了现场一般,讲座生动活泼,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次讲座上,周小强结合自己的研究和丰富的阅历,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目前各界对UFO研究分析的现状。周老师告诉大家,科学探索的过程比结果更吸引人,调查UFO事件过程本身的意义,远远大于其调查的结果,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向学生们解答了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UFO现象。  

经过这次讲座,同学们了解了绝大多数所谓的未知现象经过仔细分析,其实都是可以用已知理论解释的。对待不明现象,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探求答案。

 

2、国图展厅讲座

11月9日下午2点,在国图展厅的报告厅中,我会还特意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UFO科普知识》。主讲人是秘书长周小强,周秘书长备有极丰富的有关UFO的各类视频资料,图文并茂,这是我会多年来的专业资料库,也是我会的科学财富。

现场都播放了很多的照片及视频,这些大多来自于民间的报告,我会对这些报告进行研究分析后进行分类,能进行实地考察的都尽量的作考察,进行详细地记录,并保存好第一手资料。这样做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资料储备,调查核实是进行研究的最重要的第一步,我会克服了资金紧张的困难尽可能地对每一项报告作实地考察、采访目击报告者、收集重要物证,这已经成为我会的一贯做法,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极好的条件。宣传科普知识,努力解开UFO之谜,是北京UFO研究会的一贯宗旨。

 

六.举办大型UFO科普展

2008年11月4日至27日研究会在国家图书馆展览厅成功地进行了一期《世界之谜---神秘的UFO展览》,历时24天。由于我们有着充分的资料、有着积极活动的几位负责人和专业人员赵建中的主持和以前的经验以及会内人员的积极支持,所以十分顺利的举办了这次UFO展,这是我会今年的一次较重要的活动。

此次的展板共有30块,占展厅面积约300平方米,还有一些有关UFO的杂志书籍、实物模型及我会的会员文化衫,供使用了3个展柜。其间还售出了一些书籍和衬衫。参加值班的会员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无偿的来展厅值班,都很认真负责,使得这次展览十分成功。

这次展览,在宣传UFO知识,正确识别UFO真相,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收集一下社会上人们对UFO现象的看法和了解程度,故此,在展厅,还专门设置了《观众留言簿》。值班人员看到观众参观完后,主动请观众留下他们的看法和意见,一般大多数观众都会拿起笔来仔细思考后认真地写下他们对这次展览的意见、建议和谈一谈对UFO看法。总共留言44条。这对我们来说自然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了,有助于我们掌握社会民众对UFO的了解程度和对UFO研究的宣传发展方向了,其间也不乏一些十分珍贵的学术观点,使我们的研究始终深深地扎根于社会实践之中,服务民众、服务会员,尊重实践,崇尚科学。

这次展览一是宣传了科普知识锻炼了我们自己,二是再一次的收获到了经验,三是与广大民众进行了学术上的交流,了解了群众对于UFO知识的需求和我们今后再UFO研究上的努力方向,更好地进行工作。

 

七.新闻媒体

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视野》栏目邀请,1月14日-17日,朱进、周小强、胡尔平参加科技文化类节目,进行UFO科普现场直播广播。

3月12日,央视在天文馆采访朱进、周小强,谈UFO问题。

4月1日,北京科技报就潭柘寺UFO采访周小强。

4月3日,央视走近科学栏目参加UFO会议,采访潭柘寺UFO事件。

4月10日,北京电视台身边采访潭柘寺UFO事件

4月13日,央视走近科学、法制晚报记者现场跟踪采访潭柘寺UFO考察。

4月23日,央视走近科学、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现场跟踪采访潭柘寺UFO考察。

5月23日,日本杂志社记者采访我会。

6月2日,沈阳电视台记者采访我会,分析有关UFO视频。

8月3日,朱进、周小强、胡尔平参加福建电视台《海峡卫视》节目制作《UFO与月球》。

7月5日,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与我会联合对通州的UFO视频进行联合考察,制作节目。

7月21日,北京电视台《7日7》采访我会,制作潭柘寺UFO考察节目。

9月-10月,周小强就UFO问题,接受香港和意大利记者的问答。

9月19日—10月17日,章云华在《四川科技报》发表系列文章《天马行空说UFO》,普及UFO科学知识。

9月20日,腾讯网与我会就奔月神七发射与UFO,制作网络节目。

12月1日-3日,章云华接受上海《新闻晨报》、《新民晚报》和江苏《南京晨报》采访,分析“金木合月”与UFO异同。

12月11日,丹麦记者在天文馆就中国UFO问题,采访朱进、周小强。

 

八.论坛,网站

2008年,我会网站服务器进行了扩充,域名也更换到北京了,便于更好的进行管理和交流。网络进行了新的调整,增加了新的管理人员, 及时的更新了新的页面.

 论坛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除了搜集到众多原创论文、目击报告、UFO图片和视频外,还组织网友对新发生的UFO事件进行分析讨论,理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UFO现象。同时,研究会还重点对《档案对比库》内容进行了归类、整理等梳理工作,各项UFO事件及其真实情况一目了然,对提高研究层次和网友的鉴别努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QQ群也进行了扩大,增加了一个超级群,还备用了14、15两个群。为广大的网员网友提供了一个及时讨论的平台。

今年年底,评选了《特殊贡献奖》和《积极参与奖》,并对19名获奖人员进行了奖励。

 

 

                                2008年12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