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潭柘寺UFO的第三次研讨会


标签:
潭柘寺光球蜘蛛监视器周小强杂谈 |
分类: 考察、调查 |
应潭柘寺景区分公司总经理朴会来先生的邀请,北京UFO研究会于2008年6月28日下午15:40,在潭柘寺前嘉福饭店召开《北京UFO研究会潭柘寺会议》,暨对潭柘寺不明光球事件召开现场研讨会。
北京UFO研究会共有十四名会员参加了会议,北京晚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都派记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另外,潭柘景区分公司总经理朴会来、景区管理处主任郝新建也出席本次会议。
在会议的开始,朴会来先生首先对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叙述了潭柘寺光球事件发生后,各方面人员的行动,以及之后潭柘寺发生的其它事件。朴先生讲道,3月21日18时54分监视器发现光球之后,景区工作人员首先找到公安局,怀疑出现了安全隐患。但随着媒体报道及研究会的深入研究,这个因素被排除了。随后佛教界派来很多僧人察看,一致认为这是祥兆。6月26日前往佛教协会作汇报时,朴先生要求作光球移动的轨迹图,用以推进研究进展,相信不久就可以有结果。
朴先生又提及两件事,4月21日潭柘寺内被雨水冲刷出一处小型瀑布;6月11日早6:00于潭柘寺外附近发现一石质观音头像。这两件事都被,媒体进行过报道。
接下来由北京UFO研究会秘书长周小强向与会人员汇报北京UFO研究会对潭柘寺光球事件考察的历史情况和过程,并进行总结。
周小强介绍道,景区管理处主任郝新建在第一时间将此事告知了周小强秘书长,并安排了考察时间。2008-03-30周日,周小强与副理事长胡尔平来到潭柘寺作第一次考察,主要是了解事件的发生地点及周边的环境,有可能产生的原因和该事件在工作人员中的反映。此行,得到了完整的原始录像。周小强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发布到研究会论坛及博客上,在全国的媒体上引起很大轰动。论坛和博客上的网员网友进行了很深的分析和讨论。2008-04-6研究会也随即召开了研讨会,围绕着光球事件展开讨论,总结出了可能的原因有5种:1.车灯;2.激光笔;3手电筒;4.蜘蛛;5光.反射。该UFO是在近距离,也就是在监视器的玻璃上或者是很近的一个平面上产生的。根据讨论的情况,我会与央视合作制定了第二次考察计划,就是验证这些分析,看看是否能够产生同样的效果。2008-04-13第二次考察由周小强、周旭东和侯勇立前往,对四种情况进行了试验。由于蜘蛛没有,就用蚂蚁代替,但是蚂蚁根本放不到镜头上,这个试验没有成功,于是就用一小片枯树叶模拟蜘蛛;所有试验都是紧贴着监视器进行试验的,都证明不能产生UFO的效果。但是试验搞清楚了监视器拍摄物体的实际效果和一些摄像性能得到澄清,如:不管什么东西在监视器里都是白色的;一根黑线在监视器里面也是很粗;近距离使得试验模拟物很模糊,等。由于日期的限制,未能试验月光反射造成光球的可能性,2008-04-23遂进行了第三次考察,由周小强、朱进和刘亚涵随同央视的一同前往。再次进重复了前次的试验,并增加了远距离的试验,先后在2米处、1米处对模拟蜘蛛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仍然不成功,虽然完全排除了车灯,手电筒,激光笔,小手电、和远在山上的灯的反射可能性,但还是未能成功试验月光、蜘蛛在镜头前的成像。2008-06-14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会议播放了几次考察的视频录像和考察结果,一致认为蜘蛛的可能性最大,蜘蛛的难题在蛛丝和活物。并且在会议上提出了原始录像中有光线出现,就次问题有2种看法:1种认为是蜘蛛线产生的;一种认为是手电筒光线。因此,研究会又组织了第四次考察活动,2008-06-22日的考察由周小强。周旭东、李伟和央视一同进行。这次在光线和蜘蛛试验上都取得了进展。由央视搞到了蚕丝代替蛛丝,由我会抓到大小蜘蛛若干;首先进行了2米左右的试验,蚕丝看不见,蜘蛛大小也适合,但是形成不了视频的形象。后又进行了光线的试验,发现是手电筒的光在监视器里产生的。随后大伙一块儿观看效果发现监视器没有录,所有试验没有了,只好再次进行试验,周小强亲自在监视器前指挥,安排蜘蛛在镜头前一米左右进行模拟。要求模拟不要前后动,要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并且按照原视频路线移动。这个时候,完全一样的情况产生了。当蜘蛛到达边上的时候,呈现出了向中心的伞装,到中心时候形成圆点。至此,模拟完全成功。
周小强在总结时候,播放了原始监视器录像,和考察的各种试验效果录像。郝新建也介绍了当初情况。
第一次考察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和实地情况。第二次考察活动,进行了大手电光、飞虫、激光笔(直射、斜射)、蚂蚁(模拟蜘蛛)、聚光灯、车灯的试验。第三次考察,进行了车灯、激光笔、手电光和远地反射的试验。第四次考察,进行了蜘蛛(蚕丝垂吊)、手电光试验。这几次考察将可能性缩为一种,即蜘蛛垂丝。
会议中,周小强引用了论坛上大量的讨论资料,说明了会员的分析很有水平:“那东西不管远近,大小都没变化,说明是在一个平面,人也没有挡住它,是很近的一个平面,看了他们使用的摄像机,是一般的枪机,它的构造是一个摄像头在枪身里,外面一片玻璃,它的焦距在1--无穷远,那么近距的玻璃片上有东西也较清楚,就说明是在镜片前的玻璃上了,因为很小近了看起很大,在红外线的作用下就很白,上下动作跟蜘蛛一样,最后判断就是个蜘蛛娃娃,很小的那种。”
“通过看录像,我认为就是一只昆虫,理由如下:
一、昆虫体积较小,不易被人看到,所以工作人员没有发现。
二、录像自始至终,亮点体积几乎没有变化,即便是从录像中看似光点由远及近的过程,亮点体积也没有变化,所以不是物体由远及近,而是产生的一种错觉。
三、关于亮点的问题,我看了网站上对现场考察的录像,发现饭店门口的摄像头是带红外装置的,所以推断,亮点的形成是由于摄像头红外装置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昆虫形成的,而摄像头对红外线是敏感的。我曾经做过试验,用任何红外遥控器或摄像头的红外线装置照射物体然后拍摄,出来的图像都是亮白色的,即使在没有光线的黑屋子中做这个试验,也是一样。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试一试。
所以推断,应该是个昆虫或昆虫之类的小东西移动而形成。”
北京UFO研究会关于潭柘寺光球事件共进行了四次实地考察活动,组织了三次研讨会,网员网友也积极参与分析,作了大量工作,尽最大努力保证了研究行动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这几次次考察,还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考察人员的素质很重要,一定要全面了解到考察的目的和全过程,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发现稍纵即逝的瞬间。当在2米处试验时候,虽然蚕丝看不见,模拟的大小也合适,但是没有原始录像的效果,而且当地工作人员也表示不满,认为在这个距离上,蜘蛛要多大活动范围才能出镜头?后来证明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周小强也正是这个说法,安排到一米左右的位置进行试验,才发现了真相。
会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一致认为该UFO应该是一只蜘蛛仔在镜头前偶然被拍摄到,模拟结果显示蜘蛛的可能性最大。会议于17:45时结束。
第二天与会者游览了潭柘寺公园,受到公园管理人员的热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