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考察、调查 |
关于“潭柘寺监视器录下不明物体”事件
在研究会秘书长周小强的紧急召集下,北京UFO研究会部分会员于2008年4月6日上午9:00,在北京天文馆新馆二层会议室召开分析研讨会,对2008年3月21日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监视器中出现不明物体的事件进行研究。
由于通知发布紧急,部分会员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出席。朱进、胡尔平等共计十二位会员出席本次研讨会。另外,中央电视台两位记者也到达会场,进行会议研讨过程的现场跟踪采访工作。
会议进行了认真和细致的讨论,在观看了一遍录像后,随后反复播放,周小强随时进行讲解,并根据视频的情况介绍了论坛上分析的内容。与会同志们结合论坛上网员们的分析,以及对录像画面反复观察之后,认为有两种情况会产生现场人员看不到的情况,一是远距离的光源,二是近距离的物体。画面上的物体在镜头的边缘时候会向中心产生方向性的放射,而到中心时候就形成圆形。大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摄像机本身的电子拍摄性能造成的,而不是物体本身变形。在观看到工作人员出来查看时候,手电筒在画面上同时产生出鬼像,与该光点是不同的。讨论产生下面几个看法:
一.首先一种观点认为是反射光所至:不明物体是由远处的光芒反射到监视器上产生。不明物体有上方进入,又由上方退出,说明了一定的问题。镜头正对着的是潭柘寺大门口,也是公路进停车场的出入口。因此怀疑是工作人员用的手电筒的光或者是停车场的车灯光在镜头里面造成的反射。在考察的当天,周晓强已经询问过郝先生,停车场当时没有车开灯行走。而且,周晓强又委托管理处负责人郝先生进行了手电筒实验,在几个点试验显示手电筒光芒过弱,无法与录像里的光点相比,所以排除了远处光产生的可能。朱馆长在监视器附近亲自做过试验,也无法在镜头上产生反射。
二.认为不明物体是由月光反射产生。在以前多次的考察中,由光照造成的反射,在镜头里形成轨迹。但是很多人认为,月光无法在固定的摄像头上造成移动的光点;当晚潭柘寺上空为阴天。
三.讨论中有一种观点分析到,不明物体是由于轻毛受热漂浮,在空气中反光产生。依据:轻毛可以持续漂浮在空气中,缓慢移动,并能反射附近路灯的灯光。轻毛受热无法呈现如监视器上物体表现出的运动轨迹,即飘出屏幕,又从右上方漂进来。但是近距离的悬挂小物体,有可能造成此种现象,附近的强光照到镜头的玻璃上反射到小物体上,使物体变亮,再由摄像头拍摄到。
四.会议上,论坛上有人认为不明物体是由人为使用激光笔照射监视器镜头产生。因为激光笔的光束强,可以干扰监视器拍摄。但是激光笔光束强,会出现整个屏幕被干扰的现象;工作人员出外探查时,也没有发现有人使用激光笔照射摄像头;而且人手持激光笔,手会不自主地抖动,无法做到不明物体的缓慢移动。
五.根据现场讨论和论坛上的最多分析认为,不明物体是由类似蜘蛛的昆虫造成。因为从轨迹和行为方式都似小蜘蛛在近距离运动所至。蛛丝轻盈,极易随空气飘动;蛛丝极细,反射的光芒弱,不易识别;不明物体的运动轨迹,受丝线拉扯的可能较大;事发时为惊蛰节气不久之前,监视器中已经有飞虫的影像出现。尤其是其运动轨迹,说明该昆虫又由该处返回。
以上几种情况,可以进行实验验证一下。朱馆长建议找一个具有相同红外性能的摄像头进行试验;中央电视台的同志认为还是原地的试验好,具有说服力。并且他们可以协助寻找到小昆虫等实验品。会议决定几天后再前往潭柘寺进行具体的实验考察。将以上的几种情况尽可能的进行重复试验,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会后,中央电视台现场分别采访了朱进馆长和周小强秘书长。
上午11:00,研讨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