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螺旋状UFO(中央10套参考资料之一)(三)

(2006-10-08 11:53:56)
分类: 文章
  从这个案例征明一点,火箭是可以产生类似UFO的现象。并且,在几百公里外可以被目击。
  下面是我要重新分析的9.8新闻原文:
  9月8日晚上21点零3分,从济南飞往乌鲁木齐和从昆明飞往乌鲁木齐的南航新疆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在哈密飞往奇台的航线上发现不明飞行物。
  不明飞行物呈动态,发射出120度扇形白光,光线为气旋羽毛状飘落,持续时间大约10分钟,但飞机雷达与地面雷达都没有飞行物体显示。
来源:新疆人民广播电台
   “飞碟!飞碟!”一名游客兴奋地高喊着。9月8日晚9时20分左右,一探险摄影旅游团的30名广东游客,在从新疆喀纳斯返程途中有幸目睹了不明飞行物近50秒的空中飞行。
  据带团的某国际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李涛讲述,当天晚上9点20分左右,当旅游客车离开喀纳斯景区的神仙湾停车场刚刚行驶过草原石人景点时,部分游客提出停车方便一下,车停以后,就听见车上有人喊:“快看!那是什么东西,好亮”!随即有人喊道:“飞碟,飞碟 ”!于是,有人迅速地拿出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开始拍摄。
  第一个看到不明飞行物的曾女士说:“当时我坐在车左侧第一排,打算下车方便一下,因为是男左女右,所以在车刚刚停下后我就从右边车窗向外面望去找寻方便之处。当我抬眼时看到天空中有一个亮点,过了几秒钟,亮点后面拖起了至少5个以上的线状尾巴,我就喊道:”快看!那是什么东西,好亮‘!紧接着我冲着带照相机的丈夫喊:“快拍这里’!谁知他却领会错我的意思,把相机对准了天空中一弯上弦月拍照。
  那个球状飞行物开始飞行很平稳,后面开始旋转,变成扁形后就突然消失。“据数位游客介绍,不明飞行物是从西北方向朝正北方向飞行的,从发现到消失整个过程不到50秒。
来源:新疆都市消费晨报
  据王思潮描述,9月8日晚9时18分,在新疆喀纳斯地区距地面约200千米高度的上空,该飞行物边朝着西北方向飞行,边向5个不同方向喷射物质,喷射物的角度呈80度。一会,该飞行物又停止了喷射,呈现为螺旋状的发光物向正北方向飞行,直至消失夜空。整个过程持续了3分多钟。
  “向不同方向喷射物质,之后又呈现为螺旋状发光物,这两个特征同时出现在同一飞行物上,这在以前还是没有过的。”王思潮说。据他介绍,起先,有人以为该飞行物是彗星,但他经过认真观察比较后,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原因有三:首先,若是有如此亮的彗星接近地球,天文学者应该很早就会发现;其次,尽管彗星的尾巴很长,但彗星移动的轨迹相对来说要缓慢得多;第三,两者的尾巴形状也有差异,彗星喷射出的每一条尘埃尾巴要更宽一些,且带点弯曲。
  王思潮同时否认了该飞行物由人工驾驶的可能。飞机喷射的烟雾通常只有一条,烟雾即使有分叉,角度也很小,因为这样有助于节省燃料,但该飞行物喷射物的张角却有80度,而且是朝着五个不同方向。此外,飞机的飞行高度通常在1万米左右,且喷射出来的烟雾通常要在大气层中停留较长时间。而该飞行物的高度为200千米,喷射物也一会就消失不见了。
来源:新华社南京12月3日电
  先来看一下火箭发射的基本资料:
  9.8火箭发射的概况
1.
Progress-M 54 is a Russian automatic cargo transportation satellite that was launched by a Soyuz-U rocket from Baikonur at 13:08 UT on 08 September. It carried 2.4 tonnes of food, water, oxygen, fuel, and equipment to supply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It docked with the Zvezda module of the ISS automatically at 14:50 UT on 10 September, and delivered the cargo. In preparation for the docking, the previously docked Progress-M 53, carrying a full load of trash, was undocked and allowed to deorbit and burn away. The initial orbital parameters were period 91.5 min, apogee 350 km, perigee 348 km, and inclination 51.6°
来源:astronautix
2.
2005 Sep 8 - 13:08 GMT - Launch Site: Baikonur . Launch Vehicle: Soyuz 11A511U. LV Configuration: Soyuz 11A511U s/n 095 / ISS-19P.
Progress M-54 Nation: Russia. Program: ISS. Payload: Progress M s/n 354. Mass: 7,250 kg. Class: Manned. Type: Logistics. Spacecraft: Progress M. Agency: RKA. Manufacturer: TsSKB-Progress. Perigee: 347 km. Apogee: 348 km. Inclination: 51.6 deg. Period: 91.5 min. COSPAR. USAF Sat Cat: 28866. Manned Flight: ISS EO-11.
Delayed from August 24. Resupply spacecraft which docked with the ISS Zvezda module at 14:42 GMT on 10 September.
来源:astronautix
  Soyuz-U既:联盟U
  Progress-M54既:进步号货运飞船M-54
  Baikonur既:拜科努尔
3.
  拜科努尔发射的苏联的载人,货运飞船,以前多用倾角为51.6度的轨道倾角。因为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地球自转的优越性。但这个轨道*近中国周边,一但失败,载人飞船可能在中国境内着陆。所以在66年以前,苏联大多数用60°以上的轨道倾角用来避开中国。1966年2月22日,苏联第一次尝试采用51.9°倾角轨道。后来因为火箭,飞船性能的提高,等等原因。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很少发生意外,当然更谈不到在中国境内着陆了。
来源:苏联太空计划解密
  以上说明其发射路线经过中国。
  再来看一下世界各国主要火箭发射场
  序号 发射场 国别 经纬度 主要射向
1 拜克努尔发射场 哈萨克斯坦 45.6。N  63.4。E 东北
2 普列谢茨克基地 俄罗斯 62.8。N  40.1。E 东北
3 卡普斯金亚尔发射场 俄罗斯 48.4。N  45.8。E 北
4 肯尼迪航天中心 美国 28.5。N  81.0。W 东南
5 西部航天导弹试验中心 美国 31.4。N  120.4。W 西南/南
6 沃洛普斯飞行中心 美国 37.8。N  75.5。W 东南/南
7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 40.6。N  99.9。E 东南
8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 28.3。N  102.0。E 东南
9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 37.5。N  112.6。E 南
10 种子岛航天中心 日本 30.4。N  131.0。E 东南
11 鹿儿岛航天中心 日本 31.2。N  131.1。E 东南
12 库鲁发射场 法国航空局 5.2。N   52.8。W 东
13 圣马科发射场 意大利 2.9。S   40.3。E 东
14 斯里哈立科塔发射场 印度 13.9。N  80.4。E 东
15 帕尔马基发射场 以色列 31.9。N  34.7。E 西
来源:效实天文台
  可见拜克努尔发射场射向为东北,而目击物体运动方向为从西北朝正北。至少说明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大的偏差。因为不知道当天发射窗口的情况,如果是按照1号路线发射的话,那么恰好在路线上与目击物体吻合。
  接着是火箭助推器,第一级,第二级基本情况的介绍:
Stage Number: 0.
4 x Soyuz 11A511U-0 Gross
Mass: 44,500 kg.
Empty Mass: 3,784 kg.
Thrust (vac): 101,400 kgf.
Burn time: 120 sec.
Isp(sl): 264 sec.
Diameter: 2.68 m.
Span: 2.68 m.
Length: 19.60 m.
Propellants: Lox/Kerosene No
Engines: 1. RD-107-11D511
Status: In Production.
Comments: Gross mass includes 1190 kg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280 kg of liquid nitrogen expended during ascent but not contributing to propulsion.
Stage Number: 1.
1 x Soyuz 11A511U-1 Gross
Mass: 105,400 kg.
Empty Mass: 6,875 kg.
Thrust (vac): 101,675 kgf.
Isp: 311 sec.
Burn time: 286 sec.
Isp(sl): 245 sec.
Diameter: 2.95 m.
Span: 2.95 m.
Length: 27.80 m.
Propellants: Lox/Kerosene No
Engines: 1. RD-108-11D512 Status: In Production.
Comments: Gross mass includes 2600 kg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520 kg of liquid nitrogen expended during ascent but not contributing to propulsion.
Stage Number: 2.
1 x Soyuz 11A511U-2 Gross
Mass: 25,200 kg.
Empty Mass: 2,355 kg.
Thrust (vac): 30,400 kgf.
Burn time: 250 sec. 
Isp: 330 sec.
Diameter: 2.66 m.
Span: 2.66 m.
Length: 6.74 m.
Propellants: Lox/Kerosene No
Engines: 1. RD-0110
Status: In Production.
  最后是是联盟号Soyuz发射程序表
T-34:00:00准备加燃料
T-06:00:00安装电池
T-04:00:00加注液氧
T-02:30:00宇航员进入
T-00:45:00发射台服务塔降下
T-00:05:00飞船系统转为飞船控制,
T-00:02:30推进器储存箱开始加压
T-00:01:00启动内部动力 启动发射程序 第一脐带塔分离
T-00:00:15第二脐带塔分离
T-00:00:10发动机涡轮转速达到起飞速度
T-00:00:05第一级火箭最大推力
T-00:00:00燃料输送塔分离,火箭起飞
T+00:01:10速度500
T+00:01:58捆绑助推火箭分离
T+00:02:00速度1500
T+00:02:40逃逸塔发射罩分离
T+00:04:58芯级火箭分离高度170km 第三级点火
T+00:07:30速度6000
T+00:09:00船箭分离
来源:《勇闯太空〉一书
  对当天情况的的还原。
  一,对时间上的分析
  首先,13:08 UT时间,即北京时间21:08分,火箭发射。
  接着,依照报道所描诉的,从济南飞往乌鲁木齐和从昆明飞往乌鲁木齐的南航新疆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在哈密飞往奇台的航线上发现不明飞行物。时间为晚上21点零3分,
(个人意见:这个时间应该是由误差的,关键是,当时发现飞行物后立刻看的表,还是,根据回忆,或者根据飞行物消失时的时间回推?)
  按照飞机的观测持续时间大约10分钟。
(个人意见:如果不是记者理解,报道方面的问题。从这一点看出,他们没有准确的计时,只是说大约10分钟。这正好证明他们在发现时间上有也有误差。)
  从飞机上看飞行物飞行时间为21:03-21:13
(个人意见:误差应该在5-10分钟上下。)
  然后,新疆喀纳斯是在9月8日晚9时20分左右发现,从发现到消失整个过程不到50秒。
(个人意见:误差应该在5-10分钟上下。)
  从地面上看飞行物飞行时间为21:20-21:21
(个人意见:它们看到的是,从上升状态到螺旋状态转变的情况)
  火箭是北京时间21:08分发射的.大概在21:10分左右离开稠密大气层,在21:13进入接近200公里的高轨。
(个人意见:因为当时航班处在几千米的高空,是不是可以在火箭离开稠密大气层时就可以看到,如果成立的话,那么其发现火箭的时间一定比地面要早一些。)
  接着在21:13分,船箭分离,此时因为某种原因,产生螺旋状的状态,同时向大气层运动,在几分钟内烧毁。
  从结果看,在允许5-10分钟误差的情况下,符合我的猜想。
  如果我所分析的情况正确,这个现象一定有以下几个条件.
  1.其螺旋形轨迹保持时间应该很短,即因为其剩余燃料不多,又因为其很快会再入大气层烧毁.估计时间应该在4分钟以内.
(个人意见:我是根据神州六号返回时间表推算出来的,如下:
……
3时52分,飞船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祖国飞来。
4时02分,飞船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4时07分,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分离。
4时13分,飞船已进入黑障区。
4时16分,着陆场站测控设备发现飞船。
……
  黑障区是在40km-80km如果没有隔热设备必定烧毁.其中神州六号是在4时07分分离的,考虑到近地点高度在200公里左右,比联盟号第二级所处高度要高。及其返回时的操作。所以推算出螺旋状态的时间一定在4分钟以内。)
  2.在中国境内,发现其光点上升时间在地面上至少应该在火箭处于稠密大气层以上,而亮点消失时间就是船箭分离时间。经过这样的计算,可以得出:发现光点上升的时间一定不超过7分钟。
  3.综合计算,如果目击者在计时方面没有误差,其整体目击时间不超过11分钟.
  从目前的目击报告来看,9.8事件完全符合我的观点。至少证明,用火箭发射过程来解释9.8现象,是有一定根据的.但是也不能下结论,因为我们是建立在某种火箭入轨轨迹的基础上。但我查遍了资料,也没有找到可以确认轨迹的证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