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安UFO考察(二)

(2006-09-13 21:38:55)
分类: 考察、调查
 
 
泰安UFO考察汇报研讨会

    3-22日晚上7点,北京UFO研究会在北京天文馆新馆会议室,召开了一个学术会议,汇报了我会本月19日五人小组对正月十五的泰安UFO事件考察情况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会议开始前,播放了考察的摄像实况,并不断播放泰安UFO图片。
泰安UFO考察(二)
    首先,周小强秘书长讲全体考察人员于19日凌晨1点出发,连续作战不休息,在采访,取证,收集资料,实地考察后,当天下午即刻返回北京,进行分析并迅速取得了结果。这表明了我会对UFO调查的认真、科学态度。他对考察队在工作中的不屈不挠、不怕艰苦的顽强精神进行了表扬,
泰安UFO考察(二)
    随后每一个参加考察的队员进行汇报,其归纳如下:
    1 蔡志亭先生:
    拍摄地点固定不变,在泰安中心花园东边一平台处向西拍摄。
    机型:日本佳能D3型、450万像素数码相机,拍摄时设置为光圈4 快门速度3-7秒不等。
    时间:晚上8:00……8:37   共计拍摄300张左右
    在整理照片时发现其中8:33-8:37所拍摄的十张照片有不明飞行物影像。
    2 目击者:
    晚上7:45左右,站在公园的西北角小山上,看见北面靠近泰山方向,半空中有一个像“救生圈”形状的黄色物体向西北方向飞行,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3 当地电视台录像:
    对礼花的摄录过程中,在与蔡志亭相同的方位上有一个可疑的影像(白点)。
    4 为了保证当晚放烟火,政府当时禁止任何放风筝等活动,联系过航空部门,也没有飞机、飞艇飞过。
    5 现场调查,发现广场照明灯,灯的造型与照片上的UFO极为相似。
    6 从网上收集到的情况,当时泰安的摄影组织也拍摄了上百张的不同角度的照片,都没有发现UFO。
    综合以上的情况,考察队员各自的看法是:
    1 可以定为UFO;
    2 推断照片中的UFO为照明灯的影像。
    具体成像的原理有人分析认为:广场当时有照明灯,有楼房的射灯,有烟花的光源等。有光的折射反射或是透镜作用,总之把照明灯的倒立影像给了投出。只不过图像与灯的外观正好是倒立过来。灯的主要光源为上面是大光源但数量少,下面是小光源但数量多,从拍照片的位置和角度看正好是两个大光源4个小光源,这与照片里UFO图像的光点的大小和数量完全一致。
    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解释,就是影像投射到空中时,必须有实体的幕来显现,就像放电影一样,有投影机还要有幕布来显现。这个幕是什么呢,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认为是大量的烟火在空中爆炸后,产生的大量烟雾和残余碎末“制造”出了一个临时的屏幕。之所以这么分析,源于04年10月份参加上海国际乐器展会时,有一个厂家的展台就设置了一个水蒸气的屏幕,前面放个投影仪,把影像投到水蒸气的幕上,你能通过屏幕来看电影。
    3 对电视台的录像认为有一些模糊的亮点,不太明显,无法确定为同一个物体。
 

    周小强对泰安UFO照片进行了解析,他说:这次实地考察,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对当时的环境有了真实的印象,这对分析事件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大量的信息和各种资料要去伪存真,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要分清,不要干扰了方向。尤其是这次考察,蔡志亭先生提供了全部带有UFO图像的十张照片,对案例的分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周小强在图像前,取出一个麦克风架子,作了一个锐角,一边以地平线为边,另一边调整到抵住灯光和UFO,形成一个夹角。然后保持不动;接着,把泰安的十个图像顺序播放。这时我们看到,麦克风架子几乎不用动,保持斜率,变化的只是灯与UFO之间的距离。周小强解释说,这个变化是焦距不同造成的。只有一张照片UFO离开了架子直线。还有一张照片虽然离开了,但是灯和UFO的斜率基本没有变化。在会员的要求下,演示了两遍。周小强分析道,照片是真实的,没有造假。由于作者的拍摄是固定的,所以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条件。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个UFO完全是灯光在照相机上的投影,是光学作用的结果。是强灯光的作用结果。这个UFO并没有移动,只是焦距的变化使得UFO移动到了大楼的顶部。UFO与灯光是对称的,周小强解释到,由于时间来不及,周小强没有在照片上画出十字中心线,以证明对称,准备以后用电脑做图补上。但是UFO的显现是要有一个条件,就是灯光不能移出画面。为了验证这个问题,周小强请蔡志亭先生发来相同位置、相同距离的没有UFO的照片一张,把这张照片打到影幕上,可以清楚的看到,灯柱上的灯光没有了,所以投射(UFO)也就没有了。
泰安UFO考察(二)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其他的摄影家没有拍到UFO的情况。灯光的作用在照片上的反映,不是第一次。周小强例举了最有名的美国白宫的例子:白宫上面的一排UFO完全是地面路灯的反射。
泰安UFO考察(二)
 
泰安UFO考察(二)
他又打开了从网上下载的路灯的特写和当地网友以此灯制作的UFO图像,进行了比较说明。
 泰安UFO考察(二)  
 
泰安UFO考察(二)
    随后周小强对会员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
    最后,朱进副理事长对这个现象进行了较权威的解释,从技术层面上给予了解答。他说,这个问题的正确说法应该是相机光学系统的鬼像。简单地说它是由视场里面非常亮的物体的像经过了相机镜面的二次反射形成的。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在照片上会与亮源中心(不一定是照片的最中心,严格地说是光轴的中心)对称。在天文上一般在折反射望远镜(施密特系统)比较常见。在现在的这组照片中,在右下角都有一个非常亮的路灯,仔细看的话,每幅照片的中心略有移动,而这个绿斑的移动基本是满足与右下角那个非常亮的东西对于照片中心附近某点对称的。而且对于镜头来说,光点往里偏,绿斑也往里;光点往外绿斑也往外。这个事情其实比较容易测试,这件事情跟礼花没有关系。
    王方辰监事长搞了摄影多年,以他的经验,说明强光经过镜头后,通过凸透镜不断的折射、反射,会在底片上形成镜象,尤其是长焦距镜头,有时候会在底片上形成一串光点,比如在拍摄太阳的时候。
    王焕良理事长也赞同是光的原因造成的,他还说,在得到照片的时候,已经用软件进行了查看,证明了照片是真实的,并且在会上早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会议经过充分的讨论,与会者统一了认识,做出了明确的结论,并一致认为,泰安2月23日晚蔡志亭先生所拍摄的十张相片中的绿色光点为相机镜头的二次反射,是光学现象在照片上的反映。不是UFO现象。这次泰安UFO考察很成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现了破解照片的切入点,使照片光点的原因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
    此次科考,充分发挥了我会网坛的作用,宣扬了科学,宣扬了科普,使更多的人关心UFO,认识了UFO。通过这次考察,锻炼了我会科考队伍,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并且表现了我会在理论上、学术上的高水平,提高了我会的知名度。这次考察推动了我会的学术活动,丰富了我会的学术气氛。在考察的过程中,使用了许多现进的电子设备,培养了新的人员,而且结识了许多的新朋友。同时,这一成果的取得,也是我会始终坚持认真的科学态度分所不开的。

                                    北京UFO研究会
                                     2005-3-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