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是我上小学时候,开始是被电影的名字迷住了,《碧海情深》听着就像是情深似海的感情,后来是被整个电影迷住了,当时特想跟男主角似的回归大海,变成条鱼或者海豚,再后来一直想再看一遍一却也找不到,原来还它还被译成另一个名字就是《碧海蓝天》,电影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大海,原来大海可以被拍成这么美,透明,深邃,还发着光,这种印象简直刻骨铭心,从那以后我就特想变成条鱼,活在大海的拥抱里,后来才知道原来导演是吕克.贝松,这部电影是1988年坎城影展的开幕影片,描述个人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困境,转而寻找梦想中的另一种生活。
以前看吕克·贝松觉得他就像是一孤独老头,似乎难以接近,但从这部电影里似乎可以看到他的潜水梦,和对大海和海豚的迷恋,他简直就是里面的男主角,人类不断向极限挑战的情况下,最后以回归至大海为终。这部电影带着浓厚的自传色彩,不媚俗的执导叙述手法,在坎城影展上遭致影评界严厉质疑,却受到观众高度支持,在两极化的声浪中成为一部争议性的作品。这是一部蓝色调电影,解剖人类文明极欲扩张的海底世界。
“你知道要怎样才能遇见美人鱼吗?要潜入海底,那里的海水不再是蓝色,天空在那里只成为回忆.你就躺在寂静里,待在那里,决心为她们而死,只有那样她们才能出现,她们来问候你,考验你的爱,如果你的爱够真诚,够纯洁,她们就会和你一起,然后把你永远的带走.”
“潜水时有什么感觉?”
“好像滑落的感觉.最难的是在海底的时候.”
“为什么?”
“因为要找个理由浮上来.我总是很难找到那个理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