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是一部超前意识的科幻小说

(2013-11-12 09:13:54)
标签:

西游记

孙悟空

唐僧

印度

大唐

分类: 历史评论

《西游记》是一部超前意识的科幻小说

 

 

 

文·心灵朝阳

《西游记》是一部超前意识的科幻小说

 

 

 《西游记》自诞生以来,一直都被人们当做一部神话小说去看。如果用当代玄幻小说去看西游,感觉这部作品的玄幻味道,更显得奇瑰、神秘而玄妙。孙悟空是《西游记》中一位能够上天入地的神猴,也是一位盖世英雄。因为是猴而不是人,因而便具有了童话的气息,由此颇得孩子们的喜爱。猴的本领大,能大闹天宫,还能保护唐僧取经,还有七十般变化,而且武艺高强。因此,猴哥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甚至还曾经被孩子们当做偶像,模仿甚至于摩拜。

  《西游记》是一部穿于天上人间的神话。从天堂到人间再到地狱,孙悟空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猴,可以说他能在三层境中界自由活动。孙悟空是典型的中国超人,整部西游就是他的个人奋斗史,也是个人成长史民,或者说是他的猴王传记。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能还拔根毫毛吹一口仙气,变成无数猢狲,形成一个兵团、军营。不能不说,整部西游当中,孙悟空的个人自传,成为整部小说的重头戏,甚至大有喧宾夺主的味道。按说,西游的主要人物应该是唐僧。作者是根据当年佛学大师唐玄奘去印度取经求学故事,虚构创编的。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落后,唐僧从古老的长安(今西安)出发,一路西行,途经原始森森、茫茫沙漠、草地沼泽,所行处狼虫虎豹出没,到达印度后,他便在印度留学十年。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又没有电话、手机、电报等等通讯设备,首都长安几乎是音信皆无。

  唐僧留学印度,开了大唐僧人出国留学的先河,而且留学时间之久之长,也是当时人不曾预料到的。唐僧本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佛学大师,由于当时大唐佛教中有诸多问题不能解决,而且常常成为僧人们争议的焦点,唐僧为解决这些疑难,决定到印度求取真经。由于当时的大唐刚刚建立,唐王一纸命令:国内百姓严禁出境。唐僧并不象《西游记》里说的那样,是唐王李世民亲自派人送走,甚至还特别嘱咐:“宁恋家乡一捻土,不恋他乡万两金。”其实,当年的唐僧是偷渡出境的。可以说,由于唐僧西行系违法行为,这也为他的艰难行程又增加了层层困难。但是唐僧意志坚决,立志西行,且发誓要冲破现实中的一切困难。据说唐僧出境之后,爬雪山过草地,而后穿越茫茫沙漠,为此他曾经四天四夜没有喝过一滴水。尽管面对重重困难,行程比两万五千里长征还要艰难,可他仍然坚定信念:“宁可向西走一步就死去,也决不向东一步以求生。”

如果说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一场战略转移,是军队的行为,那么所有走在雪山草地军人,都属于武人;如果说马可·波罗是旅行家的冒险;鲁宾逊漂流是航海家冒险;那么唐僧则在公元629年,开了文人、僧人冒险的先河。想想唐僧乃一文弱僧人,他有什么样的力量,面对当时人们未可知的艰险,一路苦行,到达印度的呢?在当时的原始森林遍布的情况下,狼虫虎豹四处出没,西行的路途上,到底面对的都是什么,人们是无法想象的。当唐僧在印度留学十年后归来,翻译了《瑜伽师地论》一百多卷后,唐僧的名气立即在盛唐大红大紫起来!唐僧成了那个时代的名人,成了众目睽睽之下的圣人。关于唐僧的传说油然而生……关于文人的冒险行为,自然显得无比神圣。到了明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为这位文人冒险家杜撰出了一位无所不能的武人,又加两位有本事的二徒弟猪悟能和三徒弟沙僧,三人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按说,孙悟空本应是西天取经的配角,但是由于孙悟空的超人形象,符合中国老百姓泛神论思想中的英雄偶像,因此得到明代以来中国老百姓的喜爱。孙悟空如果仅仅只是一个凡人的形象,那么这个人物确实有些平常。但是作者让孙悟空成为猴子的化身,整个超人的故事,就被赋予了童话色彩。正是因为童话的想象魅力,又引起了孩子们的特别喜爱。孩子们拿起一根细棍,就可以模仿孙悟空的金箍棒。猴性是活泼好动的,这十分符合孩子们爱动的习惯。孙悟空甚至天真地以为看蟠桃园就是做了大官,结果被玉帝愚弄。为此,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的这一系列反抗行为,既符合童真的愿望,又符合当时不满封建统治下的中国老百姓的意志。虚抑的天空是否就是当时的唐王朝否,谁都说不清,当然跟大明朝似乎也无关。但是从今天看来,玉帝老儿的确有些大明皇帝的昏庸……然而,孙悟空不知天高地厚,虽然有一身神奇的本领,却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这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由于孙悟空的英雄形象,符合中国老百姓泛神论的意愿,因此,孙悟空喧宾夺主,成了整部《西游记》的主角。明朝之后,世界格局也在开始发生变化。先进的科学技术由西方开始萌芽生长,此后突飞猛进。吴承恩恰在那个年代里创造了孙悟空的形象。孙悟空一个筋斗是十万八千里,速度相当于现代的运载火箭;孙悟空摇身一变,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可以假乱真,可以说是易容术高超;孙悟空能大能小,缩身术和生长术实在是超前;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可以听人他的命令,可以用人的意志去掌控物质,这真是科技的超前预测……

整部西有带有幻想性质,却又仿似科技发展的未来前瞻。不能不说《西游记》的想象是空前的,作者虽然不能细写出唐玄奘的文人心态,但却利用武人孙悟空的举动,再现出一个带有浓厚神话格调的未来科幻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