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胸怀空间天堂因素段绵长 |
分类: 婚姻情感 |
婚姻是两个人一生修行的课堂
孙文笛
婚姻是两个生命的象牙塔。走进这座宝塔的两个人,可以按照双方的喜好去经营自己的生活,也可以由一方迁让,一方独立地支撑起一片温馨的世界。婚姻在凡尘中是一种两性结合的形式,原始的婚姻里爱情的成份较少,而现代人的婚姻生活中,对于爱情的需求愈来愈多。婚姻中有了爱情,便多了一份浪漫,一份甜蜜,一种相互勉励、互相扶携的智慧形式。
然而,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婚姻轨迹,是从一条不平坦的道路上驶过的。梁祝化蝶的故事有几许凄伤,陆游与唐小婉的悲情,引来多少诗家长叹!《红楼梦》里的宝黛相恋,两小无猜,却难圆好梦。爱情在中国,连天上人间的神仙,也徘徊悱恻。七夕这个颇具民族风味的情人节,都带着几许哀伤,几许悲悯呢!
中国式婚姻,大多数是在父母包办中成长起来的,据说我们的祖先只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人连面都不曾见过。古老的伏羲皇帝,带领部落人民从居住山顶洞时代迁居到房屋居住时代,便将最原始的群婚制改成一夫一妻制。从此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迈向了新的里程。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之恋,潇湘妃子为舜帝长逝而泣血投江,演绎出多少曼妙绝伦的爱情故事。爱情,从人类历史漫长的进程中开始萌芽,渐渐发展成为男女双方互相爱慕,怡情的婚恋形式,以至于成为后来反封建,反权贵,反阶级、反压迫的一种斗争形式。
中国的婚姻从封建社会开始,打破了伏羲皇帝的一夫一妻制,从而形成一夫多妻制。这种夫妻生活形式在中国绵延了两千多年。中国女性在这种婚姻中饱尝屈辱,中国男人在由来已久的封建文化中,多数人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大男子主义情结。中国的婚姻是最现实的,也是最不容易令人直面的。鲁迅先生曾因反抗父母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巴金笔下的家,因为婚姻的包办,主人公的身心累累伤痕,以至于让人为之震撼。中国的婚姻与爱情接轨总是需要一段绵长的距离,而爱情走进婚姻,似乎也常常是昙花一现。
爱情是婚姻里的一枚茶叶,刚开始喝着很浓,慢慢就越来越淡……
爱情是婚姻里的一缕阳光,翻阅生活的典藏,也有黑暗和光明。
爱情是婚姻里的一种佐料,人们只知道品尝她的甜,却时常拒绝浅尝她的苦。
婚姻里可以没有爱情,就象祖祖辈辈走过的父母,他们虽然白头偕老,却又无奈地机械地生活在一起。有爱情并不一定都能走进婚姻,这要看两个人的缘分,到底是近还是远。因而婚姻是90%的男人和女人的必经之路,爱情有90%的人曾经与它握过手,其中有30%——50%的人因为爱情而走向婚姻的红地毯。并不是因为有了爱情,就会白头偕老,也不可能因为没有爱情,从而使两个人做一辈子的陌路。
婚姻里有男人和女人的相处法则,婚姻是刚柔相济的汇合,阴和阳组成一个坚不摧的家庭。婚姻对于无爱的人来说很苦涩,但是苦涩历久弥坚,也就觉得平淡了。对于善良的人来说,即便是先结婚后恋爱,却依然能够走向幸福的归宿。婚姻相对于爱情更显得稳定。爱情相对婚姻其实很脆弱,相爱的两个人,愈是爱得极致,愈容易使心灵破碎。感情是极其脆弱的东西,极致的感情是一种极致的福泽,也是一种极致的伤痛。相思是一种苦,相爱是一种甜。苦和甜常常相伴而来,爱情的排他性也常常成为婚姻里的不利因素。
如果爱情是大起大落,是浪漫是甜蜜是无比的幸福,那么婚姻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是素朴是本真是一生的平平安安。爱情有时候是一种激情,极端的爱常常化成极端的恨。人类的肉体太渺小,心灵是一种极其柔软的物质,它常常承受不住爱情之重。其实,人类所需要的爱情,远远不必那么浓烈。学会经营婚姻的人,只需要在平淡朴实的生活中,增加哪怕一点点爱情,一点点浪漫的情愫也就足够了。
爱情不可能是坚不可摧的,因为生活环境的变迁,以及身边的遭际,爱情也有转移性。婚姻当然也是不可改变的,婚姻的维护需要坚守道德,唯有学会道德的坚守,才能使一切美满的,不美满的婚姻,在两个善良人的努力下,最终也能获得幸福。
尘世中,人类以精神的个体出现在自然界中。当灵魂与灵魂碰撞,两个相互携手的人虽然相互依偎,但毕竟思维和个性迥异。每个人都要学会独立思考,在他人需要自己时,能够及时地站出来作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故而婚姻,不是某一个人心灵乐园,也不是某一个人的梦想天堂。婚姻的经营需要两个人的磨合、改变和成长。走进婚姻的人需要彼此接爱,彼此融入。婚姻需要宽容也需要互相之间的鞭策和补养,婚姻其实最需要的,还是相互之间的宽容、理解、互谅和恩爱。
“家和万事兴”,是自古以来的老俗语。老子《道德经》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可见老子的意思说得很明白:家庭和睦需要修德,修德万年长。对于家庭来说,爱情固然重要,道德才是核心。无德的爱就是一种恨,无德的和睦就是一种霸道和残忍。
人类从修身养性开始,就奠定了文明的第一步。婚姻中的和睦相处靠的是生命之爱相互依存,因此爱和宽容才是婚姻的主题。忘却一切恨,抛弃一切烦恼和忧伤,实实在在地用一颗真诚和善良的爱心,接纳你身边最亲近的人,才是婚姻中的重要课题。当你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亲人,你才会发现,原来你已经接纳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
婚姻是一个生命对于另一个生命的磨练过程。
婚姻是用生活中的事件处处考验两个人品质的课题。
婚姻是生命的空间,也是道德的空间。婚姻是生命的课堂,是跨入社会人生的第一步修行。庙堂的修行是一种心悟,而婚姻却是心悟和行悟的结合,靠的是大隐于市的智者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