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园子形象红学家祖母林黛玉 |
分类: 红楼杂谈 |
林黛玉的原型是晴雯还是李香玉?
文·心灵朝阳
林黛玉的原型传说种种,最早的传说是曹雪芹的表妹,也就是“表妹说”。据第一批红学家考证,“林黛玉的原型人物就是康熙年间任苏州织造李煦的孙女,名叫李香玉,其父是任两淮盐课的李鼎。”由于李曹二家俱为康熙宠臣,便互相结为姻亲。曹雪芹是曹颙的遗腹子,曹雪芹的祖母李氏十分溺爱他,常常带他到苏州李鼎家游玩,在这儿曹雪芹与李鼎的女儿李香玉相遇,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康熙末年,李鼎夫妇双双身染重病,先后不治而亡。李香玉因为孤单无依,就被曹雪芹的祖母接到了曹家的江宁织造府上。然而李香玉终因父母双亡而抑郁寡欢,尽管曹雪芹百般劝慰,结果还是凄然地撒手人寰。李香玉的死,给了曹雪芹重大的打击,从此发愤著书《红楼梦》。当然,李香玉的名字在红楼中也有记述,那就是贾宝玉给林黛玉讲了一个笑话,说小耗子想变成香芋,结果却变成了一个美小姐。众耗子问它怎么回事,它说:我说你们没有见过世面,只识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道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因此,不少人认为,这是作者有意在书中暗示黛玉原名就是李香玉。
另外一个说法,是说林黛玉的原型是曹雪芹身边的一个丫环。曹雪芹年轻的时候家里十分阔绰,住的是深宅大院,院里亭台楼阁,花团锦簇。吃的是山珍海味,喝得的玉液佳酿。曹雪芹的身边仆妇成群,丫环美女如云。在众美之中,有一位叫做玉莲的丫环,不仅生得貌美如天仙,而且聪明伶俐超过众人。曹雪芹也十分喜欢,由于她好学灵悟,触类旁通,曹雪芹便把自己在学堂里学到的东西教给她。一来二去,玉莲不仅识字,也会读书,甚至还学会了作诗,因此与曹雪芹志趣相投,二人相处默契,十分谈得来。
有一回,曹雪芹弄到了一本《西厢记》,自己看得有趣,就送给玉莲看。玉莲拿过来,不肖半天功夫看完,便与曹雪芹谈论起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谈着谈着,二人越来越觉得话题投合,对《西厢记》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曹雪芹有很多爱好,据说他还会糊风筝,扎灯笼等等。其实曹雪芹最喜欢做的事是制灯谜,而且玩得十分痴迷。有一回,曹雪芹一高兴,又不由自主地犯了猜谜的瘾。看看天色已晚,身边只有玉莲一人相伴。于是,曹雪芹便对玉莲说:“我给你出个谜,只是这谜有点儿难,不过你已熟读西厢,大概这谜难不倒你,要不咱俩就猜猜看?”
玉莲说:“好啊,那咱就试试呗!”
于是,曹雪芹吟道:“待月西厢一寺空,张生普救去求兵。崔莺莺失却佳期会,却怪红娘不用功。猜一个字。”
玉莲一听,这个谜果然是难啊!曹雪芹说:“不好猜别勉强啊!”
可是这个玉莲却十分要强,愈是不让她勉强,她偏偏非要猜出来不可!于是她便左思右想,横猜竖猜,琢磨来琢磨去,以至于弄得一整天都茶饭不思,到了晚上睡觉时,还瞪着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在那儿想着这个谜。曹雪芹一看不忍心让她折腾,便要对她说出谜底,谁知她却摇摇头,坚决不同意!没办法,曹雪芹只好叹了口气说:“那你就好好猜,用心猜,千万别灰心啊!”
谁知就是“灰心”两个字,一下子提醒了玉莲,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兴奋地叫道:“我猜到了,是安徽的‘徽’字!”
“那你说说,为什么是这个字呢?”曹雪芹问道。
“待字去一‘寺’,剩下双人。救字去了‘求’,剩下反文。‘崔’字去了‘佳’,就是个‘山’;红娘去了‘工’是个‘系’字旁,合在一起,可不就是一个‘徽’字么?”
‘聪明,聪明啊!’曹雪芹不禁赞道。
我们从玉莲的形象中可以看出,玉莲很明显是晴雯的原型。晴雯的谐音是‘情文’。‘情文’是曹雪芹的笔下之物,是写给林黛玉的诗篇和散文。王夫人眼中的晴雯跟林黛玉长得有点儿像,可见二人有可能是一个人。曹雪芹让她生活在宝玉的身边,很明显也是在投影玉莲的化身。从王夫人对晴雯的深恨,到园子中的仆妇对晴雯的诽谤,很明显看出这也是林黛玉在贾家所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投影。作者没有直面描写林妹妹的遭遇,而是通过曲笔,借晴雯这个人物做铺垫暗喻林黛玉在贾府中的处境。
当然关于林黛玉的原型,传说中不仅有玉莲和李香玉,同时还有更多,甚至连清代名妓董小宛,都被说成是林黛玉的原型。红学派别众多,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以至于到头来,终究也没有论清楚谁是谁非。作为读者,我们只要用心阅读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也就罢了,至于原型这个问题,是不是也不需要过于深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