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鲁庄公鲁国南宫长万鲍叔牙齐国 |
分类: 历史评论 |
鲁庄公的贤明不是文姜遥控的结果
文*心灵朝阳
鲁庄公在春秋史上并不是一位多么引人注目的人物。相对于齐桓公,他的执政能力其实跟他是不相上下的,或者说,鲁庄公比齐桓公更贤明。齐桓公即位初期,其实并不信任管仲,却仍然让鲍叔牙带兵攻打鲁国。这次战争,管仲是极力反对的。管仲认为,齐国虽然实力强大,但是鲁国治理有方,国力正在上升,因此与齐国并不相上下。跟鲁国开战,等于两个强国争雄,没有一定的实力,取胜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何况齐桓公即位不久,内政还待整治,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生息。然而齐桓公不听管仲劝告,即拜鲍叔牙为大将,然后令他带领军队浩浩荡荡向鲁国出发了!
鲁庄公因为齐桓公即位,护送公子纠入齐,结果白忙活一场。在齐国临淄城下,鲁庄公对于齐国废长立幼的做法十分生气,扬言要攻打齐国。齐桓公在鲍叔牙的支持下,亲率军队进攻鲁庄公和公子纠。临淄城下,一场战争拉开!齐桓公的军队从城中逢拥而出,将鲁庄公打得屁滚尿流,不仅将他赶出齐国,而且还占领了鲁国一部分土地。鲁庄公狼狈逃回鲁国,狠生了一通气。结果在齐国的压力下,不仅处死了公子纠,而且还没想到管仲被齐桓公骗走。到了齐国齐桓公不仅没有杀他,反而拜他为相。鲁庄公后悔没有听从大臣的建议,一时仁心没能杀了管仲。因此一怒之下,决定要攻打齐国。齐桓公也不示弱,干脆先发制人,派鲍叔牙带兵直击鲁国长勺。鲁庄公听说后,十分震惊,赶忙问计大夫施伯。施伯说:“我推荐一个人,保证能打败齐国军队。”鲁庄公便命施伯去请。曹刿见到鲁庄公后,一番答对使鲁庄公十分满意,便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
两军对阵,齐鲁二国士兵都在严阵以待。鲍叔牙命令击鼓进军,士兵们冲锋陷阵,立即杀了过去。庄公正要命令击鼓,结果曹刿说,不可。鲁国坚守不战,齐军左冲右突终究没法杀进鲁军大营,只好先撤退下来。过了不久,鲍叔牙又命令军队进攻。庄公正要命令击鼓,曹刿仍然说,不可。齐兵仍然如先前一样杀过来后,而后又退了下去。鲍叔牙见齐军两次进攻,鲁国都按兵不动,便以为鲁国惧战,不禁有些得意,继续命令军队击鼓前进。鲁庄公问曹刿:“现在可以击鼓进军了吗?”曹刿说:“可以了!”于是鲁军一鼓作气,在一片喊杀声中冲向齐军。由于鲁军两次按兵不动,士兵都憋了一口气。此刻冲向齐军,正是士气最旺的时刻,而齐军由于两次消耗,又兼此刻轻敌,忽见鲁军气势凶猛,一时间把握不住战机,只好大败而归。鲁庄公看到齐军大败,命令军队立即追击,曹刿说:“不可。”然后从战车上走下来,看了一下齐军车辙,又站在高处远望了一下,便命令军队立即追击。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故事。
齐国失败后仍然不甘心,鲍叔牙建议联络宋国一起攻打鲁国。于是,宋国由南宫长万为大将,猛获为副将。齐国仍然是鲍叔牙为将,孙湫为副将。二国各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鲁国而来。鲁庄公赶紧召集群臣,问道:“齐宋联合,挟忿而来,宋国南宫长万有万夫不挡之勇,现在两军左右挟持,我们该如何应战呢?”大夫公子偃说:“我到城头上观察一下。”然后回来报告鲁庄公说:“鲍叔牙治军有方,阵列齐整,进攻恐受阻。然而南宫长万自侍勇力过人,军队阵列杂乱。依我看,可以进攻宋军,宋军战败,齐军自然而然就会退出。”鲁庄公说:“那长万勇武,你不一定能打得过他。”公子偃说:“可以用计试一下。”庄公便答应了。到了这天晚上,月色朦胧,大地一片漆黑。公子偃率领一批甲士,将虎皮罩于马上,悄悄地接近宋营。宋兵还在睡觉呢,一点都不知道鲁军突袭。到了宋营跟前,公子偃命令举火!一时间鼓声震天,火光之下,一队猛虎忽然窜进宋营。宋兵吓得哇哇大叫,个个颤栗,人人惊慌,一起争相逃亡。南宫长万虽然自恃其勇,却无奈左右俱各奔忙,只留他一人力战数将。不久,鲁庄公大军已到,与公子偃合兵攻打,将宋军杀得落花流水,追出数里之远。南宫长万命猛获死战,恰好遇到公子偃。南宫长万便独对鲁侯大军。鲁侯命颛孙生与南宫长万大战,颛孙生挺戟便刺,长万四两拨千斤,将颛孙生的长戟拨开,二人武力不相上下,战得难解难分。
鲁庄公站在高处观战,见一时难以取胜,便命令左右,拿过他的劲弓,拉足了弦,对准南宫长万就射!鲁庄公箭法真是不凡!这一箭正好射中南宫长万的右肩。南宫长万咬着牙,忍着巨痛拔断箭头,颛孙生趁机挺戟,一下刺中他的左腿。南宫长万一时间忍耐不住,翻身落马,正在挣扎,便被众军擒住了!南宫万长尽管被刺被射,但仍然强忍疼痛,站立不倒。庄公不禁佩服他的勇武,因而舍不得杀掉他,只命暂且将他关押起来。
鲍叔牙听说宋军大败,也只得撤退回齐了。
齐桓公即位后,尚未婚娶,便向周天子求婚,周天子便将王姬下嫁于齐。第二年王姬婚嫁,仍然让鲁庄公主婚。因为鲁有主婚之功,齐国与鲁国仍然修好,不再有战争。然而正在此时,宋国遇到水患,饿孚遍野,民不聊生。鲁庄公深明大义,借粮恤灾,拯救宋国万民于水火之中。宋闵公感念鲁国相助,亦与鲁国交好,并遣使者前来,请求释放南宫长万回国。鲁庄亦然允之。自此,三国修好,各释前嫌。
我们从这两场战争看鲁庄公,此人确实是个治国明君。从鲁桓公遇害,鲁庄公听从大臣劝谏,不为父辈私情失和反目,一直隐忍不发,可谓韬光养晦数年。母亲文姜令他与齐襄公修好,鲁庄公不敢不尊母命,可见鲁庄公至孝。文姜听说齐襄公遇害,曾经让鲁庄公举大军伐齐,以便为齐襄公报仇。然而鲁庄公没有听从她的命令,结果没多久公孙无知被杀,连称、管至父亦死于内乱。文姜便命令鲁庄公护送公子纠回国,这才有了后面的战争故事。可见,文姜居禚地,遥控鲁庄并不是为鲁国的政治着想,而是一味为了她与哥哥欲孽私情,因而,文姜的所谓政治策略,是不可能振兴鲁国的。首先说,齐襄公死于政乱,文姜不也是眼睁睁无可奈何吗?而鲁国的兴旺,确实是在鲁庄公的英明决策下治理起来的,与文姜毫无瓜葛。单说与齐宋修好,包括两国战争,均是鲁庄公用人能力的正确性和谋事做人的胸怀宽阔。包括鲁庄公爱民如子,箭射南宫长万等等,俱是以文姜的情迷无法解决的,因此,我想百度作者的说文姜遥控鲁庄公治国之说,是毫无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