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宝钗的“冷香丸”真的能治病吗?
文*心灵朝阳
林黛玉天生体弱多病,来贾府时就有人问都吃什么药?恰巧薛宝钗来贾府不久也得了一场小病,恰巧周瑞家的找王夫人回话,见王夫人与薛姨妈二人正坐在屋里聊天,便在外间等候,这时候,恰巧看到薛宝钗穿着家常衣裳正在与丫环莺儿描花样子。你看,薛宝钗这病果然没有大碍,还不耽误做事。放在一般的小户人家,那就不是什么病了,只不过多点喝点开水,吃点止咳的药也就罢了。可人家薛宝钗是金枝玉叶,是薛家大户的小姐,当然就不可小视了,不仅找了许多大夫,而且最后还多亏了一个秃头和尚给开的方子,将这病治好了。当然秃头和尚我们都猜是疯癫道人与癞头和尚中的一人了。可这方子虽然吃了好,可有时候还犯病,恰巧刚来贾府就犯了,而且现在被周瑞家的遇上了。薛宝钗如此这般一说,又将癞头和尚开的这个方子,说了出来。我昨晚细读了一遍,觉得这个癞头和尚真逗,这哪里是开的药方?纯粹胡诌的一段混话。
大家细看一下这个方子:“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十两四季的花蕊,这要等一年。试想谁家害病要等着一年后再配药整治?如果是急诊,什么样的病耽误不了?“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
“……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大家仔细看一下,薛宝钗吃的这是药吗?纯粹是花蜜糖,绝对甜得腻死人。就算是等一整年方子都能配齐了,到头来有没有药效真是难说。四季花蕊皆是酿蜜的材料,然后碾碎用雨水的水,白露的露霜降的霜,小雪的雪,四种水调匀,“和了药”至于是什么药就没有说明白。然后加入蜂蜜、白糖,这段话绕得人稀里糊涂,喝过中药的人,恐怕真难吃到这么可口的“药补品”。薛宝钗一边品着美味,一边对外言说自己“害病”。可这病怪就怪在,自来贾府之后,只犯了一次,以后再没有犯过。
其实薛宝钗的病只是一个引子,引出后来癞头和尚送的金锁,然后让贾府的人前来观赏,于是便给“金玉良缘”找到一个正宗的借口——“遇到有玉的”相配,大概病就好了!可见这病也是为掩人耳目吧!周瑞家的见到宝钗时,王夫人与薛姨妈二人正在商量“事情”。至于商量什么事,书中没有交待。那么薛宝钗的病是不是商量出来的?金锁是不是这样计议的?大约都很难说清。众所周知,林黛玉先薛宝钗进贾府,贾母溺爱宝黛二人,让两个小孩住在一起。然而薛宝钗来了,贾府里的众人都说比林黛玉强十分,而且丫环也都愿意跟薛宝钗玩。薛宝钗的人气如此之高,当然也动了王夫人的心,找到薛姨妈,二人一商量,薛宝钗便小病了一场。于是,贾府里的公子小姐匆匆前来探望。贾宝玉这个混小子,见人就问:妹妹有玉没有?当然也免不了问薛宝钗“姐姐有玉没有?”可不是,你有玉她有金,这不就满足了呆子的好奇心吗?谁知这里面却圈上了他一辈子的婚姻!看来薛宝钗的病着实的没有来头,“冷香丸”能不能治病,恐怕谁都很难说透。民间有很多偏方,但是并不一定都能治病。薛宝钗的“略微咳喘”,只怕吃了这甜腻得怕人的东西,会真的咳喘起来!我想薛宝钗肯定是没有病,而故意散布“金玉良缘”之说才是真实目的。
薛蟠因为生气闹事,直截说妹妹想嫁给贾宝玉,是母亲故意安排的。
虽然我不是大夫,但我认为“冷香丸”是不可治病的,最多只是一种保健品,或者说是一种营养品补品,只能弥补人体短期内的营养匮乏,却不能弥补先天不足。而类似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家里并不缺少这种补品,况且这方子只从薛宝钗的口中说出,作者也没有细写癞头和尚送方子的情形。而贾宝玉的“衔玉而诞”本来就是一个秘密,又何况薛宝钗又带了一把无来由的金锁呢!
边框来自小草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21937992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