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备荆州桃园三结义诸葛亮曹操文化 |
分类: 历史评论 |
刘备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厚德仁君
文/心灵朝阳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表演家,他的个人能力和用人水平跟曹操比起来,连提鞋都提不上。刘备在没出名之前,很擅长炒作。一方面仗着自己跟汉献帝还能沾个近支的边儿,一方面拿着自己家屋后的老树大肆吹嘘,说是树冠荫护的人家必有贵人出世。事实上,老树活了上千年,凭什么么单单等到刘备出世才放出这样的话来呢?很明显,刘备的炒作水平很不一般,到头来不过是为了蛊惑人心。这还不说,遇到张飞、关羽来了一个桃园三结义!搞了一个三君定天下,结果还得面对三足鼎立。刘备乃一平民子弟,是不是“皇叔”目前还有争议。有些专家说是无证可考,这事儿尚待质疑。然而刘备联合关张,结朋串友实在很象在搞农民起义。然而“刘”字大旗挑起来,却挂上了“兴复汉室”四个字,可见这“保皇”的牌子貌似十分响亮,却实在遮掩不住称霸的嘴脸。
刘备一生中,一惊二哭三怒,表演得惟妙惟肖,骗过了荆江父老,又笼络了将相人心。一惊,惊曹操煮酒论英雄,居然看出他的狼子野心,吓得连筷子都掉到了地上,又偏偏解释说是雷声震的。二哭:一哭携民渡江,假意仁爱;二哭临终假意让贤,搞得诸葛亮胆战心惊。三怒:一怒打督邮,二怒摔孩子,多么假惺惺!三怒伐东吴,置国家大局之不顾,干脆就一点策略都不讲了。你看刘备哪样不是在表演着呢?哪样能说明刘备比别人有才能呢?比曹操,刘备只能算是草莽英雄。论文采,刘备不沾边,差得太远了!论军事,刘备什么时候不是靠的诸葛亮?论武功,可能刘备占点上风,可是跟吕布打仗还得张飞、关羽帮忙,方才显得他武艺高强。论用人,曹操坚持“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惜才如命,四处招揽人才。“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始终敞开招募人才的大门。而刘备招纳人才,一靠英雄三结义,二靠三顾茅庐,三靠一腔假仁义,然后就没了下文。曹操和孙权始终是兵多将广,国力雄厚。尤其是曹操,身边智囊团、敢死队、英雄团,五虎将,真是铁甲如流,群英荟萃,刘备哪里有实力与之抗衡?即便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曹操身边还免不了死谏之士。曹操攻破荆州,想趁机南下伐吴,贾诩力劝曹操不要继续南下,而是先犒劳有功的将士,安抚一下百姓。荀彧谏曹操,哪怕被杀仍然临危不惧;孔融提反对意见,不惜满门抄斩……虽然反对意见很多,但并不说明曹操独裁,而是有一定的民主。曹操杀戮虽重,但仍然不失谋臣效力。郭嘉死,有荀彧,荀彧死有荀攸,以后还有司马懿、劝艾等……然而刘备手下除著名的几员大将和军师诸葛亮、大将姜维以外,其他再没有多少知名人士。可见刘备偏爱依赖于一些人之后,便不再有招徕贤人的决心。而一怒伐东吴时,除诸葛亮大加劝阻外,其他人谁都不敢反对。
兵多将广实力充足,仓禀实而府库足,这是曹操的状况。而东吴才人聚集,割居一方,稳中求治,这是孙权的现状。唯有刘备从起事开始就穷困窘迫,直到占据荆州,入了四川,仍然是兵力不足,财政匮乏。加之偏听偏爱,在达不到“休养生息”的情况下,念念不忘出师中原,恢复汉室。结果连年征战搞得财政赤字,却穷于无力恢复经济。再拿刘备与刘禅相比,父子二人又何等相似!刘禅乐不思蜀,刘备在江东娶了孙权的妹妹的,便不知归川,多亏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才赚其回来。刘备没有文化,说话很没有水平,他说“媳妇就是衣服”,你看这个所谓的“仁德君子”多么粗俗,一点儿都不念夫妻情义!妻子是自己的衣服,那么刘备的母亲也是他父亲的衣服,那么他这个“衣服”的儿子,又该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刘备表面仁厚,但实际上私心很重,明知刘禅无能,却又不肯让贤,临终一哭,惊得诸葛亮面如土色,赶忙磕头承诺,一定要好好辅佐。然而,身后无主又如何有能力回天?刘备活着的时候除了演戏,又做了哪些利国利民的事情?除了依赖武将重臣,自己不过是只占了一个皇帝的位置罢了!尤其是一怒伐吴,连一点儿皇帝的尊严都没有了,却完完全全暴露出他的草莽真面。最终狼狈逃回西川,驾崩而去!可见刘备英雄气短,岂不悲哉!
刘备素有立国大志,但却没有治国的雄才大略。一意依靠他人,明明是称霸天下,却又要贯之以“兴复汉室”的美名。明明窃得了荆州的大权,却偏偏假意“借荆州”。明明被打得狼狈不堪,赚取荆州人心仓慌奔逃,却偏偏要挂上“携民渡江”的美名。明明赶走了西川之主刘璋,自封为王,偏偏要挑着蜀国汉室的国号。其实,刘备要想治国安天下,从一开始桃园三结义就注定了最后的败局。试想,一山不藏二虎,有能力要靠自己王者天下,凭什么又拉上两个平起平坐的兄弟?三顾茅庐的时候,张飞和关羽不是很容不下诸葛亮吗?到了赵云归来,这么武艺高强的将军,却只能委屈求全,低调做人!更不用说马超、马贷等人得不到厚待,马稷备受刘备猜忌,魏严被诸葛亮挟制。到了诸葛亮去逝,赵云老死,朝中再没有当年那帮勇猛的大将,也没有治国奇才辅政大臣——如同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的宰相,唯有眼睁睁看着西蜀的危局,到头来岌岌令他人掇手可得了。
有野心创业打天下,却没有实力治国求发展!这就是刘备之才也!可见刘备并没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更没有韬光养晦的恒心。西蜀之亡其实亡于刘备,实出于刘备宅心并不仁厚,一味偏爱偏信,以至于使关羽自视功高,傲视天下群雄,大意失了荆州。张飞暴戾,更是心胸狭隘,结果被手下兵卒夺去了性命。试想,有刘备之宠,安有不犯错误的将军?何况,有两个容不下他人的上将,又如何招徕贤才?刘备,名义上是厚德君子,实际上是历史上的一大表演家,而非真正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表演瞒天过海,瞒过了愚忠的国民,忽悠了天下雄杰,甚至连著书的罗贯中,还真的拿他当成了“皇叔”一般,毕恭毕敬地用故事情节供奉着。然而事实上,刘备治理下的西蜀始终是军事上最弱、经济上最贫穷的国家。
方煜斐长篇小说《官场暗流》连载中:小小草根努力向上攀升,混得高官,权力在握,却迷情官场,一波三折……欢迎点击,感谢收藏!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9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