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真是可怕

标签:
《道德经》社会服务闻道中国作家联盟我是农民杂谈 |
分类: 时评杂文 |
我们都从年轻时节走来,当年的盛气凌人也曾经有过。时光冲淡了心头的雾絮,一切面对现实。所以,我们要学会务实,学会看别人的优点,尊重别人的智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的理由,每个人都在按自己的选择去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每个人都有大脑去指挥自己的行动。别人错了,我能劝则劝,不能劝,让他试一试也无妨,毕竟长大成熟需要走过一个实践过程。所以,做人首先做好自己。如果感觉别人不合自己的想法,请勿必先尊重别人的选择,他的存在就有他的价值,若是觉得自己与此人谈不来,那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各人按自己的想法走开吧!人与人的相聚,是需要缘分的,有缘相识,无缘分手。世界是无限广阔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绝对不会存在亿万万人同一种性格,而后又有同一种思想的现实。一部作品之所以会引起百家争鸣,就是因为每一个人所思考的角度不同。争论是一种进步,但有些时候还容易伤了和气。争论该止即止,该休即休。唯一需要统一的,那就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政策,姓公,还是姓私。是注重金钱,还是看重道德。
上升到这样的高度,已不再是我等平民谈论的话题,所以只能点到为止,见好就收吧!咱还是说说自己的见闻吧!
本人登博约有四年有余,爱好日甚,丢之不舍。本打算今天看看文章,接下来做做业务。谁知偏有一网友点了QQ按钮,且加了抖动。他说熟悉我,我却不知他是谁也。我这儿电脑蠢笨,抖动很慢,半天反应不过来。咱一般不喜欢聊天,把诸位好友冷落在QQ的挂页里,除了看文章就是写文字,再就是回复网友们的评论。今天也不知怎么心血来潮,竟想起发链接请网友支持。没细想发给这个QQ网友,他说自己早不写了。我说,写习惯了丢不下了。他说,丢了一切都想开了,你想写说明你有心理毛病。我说,错了,心理医生也写,他靠这调整心理呢!他无话了。却说自己现在只喜欢快乐,一切都感觉很好。我说心静最好,乐极生悲啊!他说,他不会太乐。我也没有说太多,他却希望我改变,意思是放下笔来,面对现实,说我是逃避现实呢!我想,眼下为了孩子我没有打工,广告业的恶性竞争让我进退两难,店扔了可惜,做下去也挣不太多钱,真是鸡肋了!
可我改变什么呢?假如你自己摞笔感觉快乐解脱,难道非要我也搁笔不成吗?假如机遇到来,需要我立即来个华丽转身,还需要谁来提醒吗?
所以我不想再说什么。他却再一次找上门来,问我是不是生气了。我说在看文章,《中国作家联盟》圈子的一位管理人员,孩子被车撞了,今天他值班,没时间上了,虽没有委托我,但还想尽一点朋友之谊,何况这位朋友没少帮助我呢!他说他去看我的文章去了。这篇文章就是我昨夜所写的《中国是否做到了尊师重教》,他没用多大功夫就回来了。“你这人怎么老是看社会的负面呢?”他这样说。我说:你不觉得我写的是事实吗?他说,你应该学学中国传统文化,你连自己的老祖宗都忘了,就该批你!你知道吗?存在就是合理的。我说,这是中国哪位老祖宗说的话?我怎么不知道哪位老祖宗给我忘了?我只认识老子!我说我们如果看法不同,各自保留,不要说什么了。他却说我不懂佛道释。他问我,知道什么叫无为无不为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欲给他解释,后来想,给他说什么都没有意义。道德经不是用字面解释的,不是谁来闲谈的话题,与其用语言,不如用行为。我看出对方的浅薄和自傲,干脆对他说:我是小学文化啊,刚好只识几个大字,我是农民出身……他不仅不觉得这是对他的讽刺,相反却建议我赶紧去读读《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无;下士闻道,大笑之。”我问他觉得自己是哪种人?他说,全是空话!(连老子的话都看成空话了,还让人去读《道德经》)。我看那一篇文章就知道你了,别的不用看我心里都明白。我想我写文章杂文只是一部分呀,它怎么能够代表全部呢?我说,你就是那种想用自己的想法改变别人的人,你眼里根本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只有自己的优势,你最多不过三十多,而且没有结婚,告诉我你多大了?他避而不谈,叫着“大姐”大肆指点。我看跟他没什么好讲的,何况我也不打算去改变什么人。如果一个人做不到尊重别人,如果一个人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又何谈什么道德精神文化?!真是自相矛盾!不知这祖宗到底给谁忘了呢?当代作家固然有些萎靡之作,但还不至于被全盘否定吧!他竟然自视高大轻蔑得要命。想来真觉得没有意思,道不同者不相为谋,与谈不来的人多说一句都觉得太累。最后,我送了他一句:“你这样的人也佩谈《道德经》!”然后,就毫不留情地将其拉黑了。
打开百度搜索,“存在就是合理”,正在被众网友指责。“‘存在就是合理’这句话我不知道是谁先说的,但我敢说此人说的这句话简直就是放屁。”……这话我也知道是黑格尔的。但是无论对待古典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我都主张批判地吸收。老祖宗说的话勿必句句都是经典,错误就是错误,他们成了古人,我们却要活着,他们的话为当时的社会服务,我们要为今天的自己和社会服务。合理的保留,不合理的舍弃,要不哪里有发展,哪里有推陈出新?凡是循规蹈矩的人,不是迷惑于书面理论,就是孤傲于世,愈是无知愈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尤其是觉得自己喝了几点墨水,超然得不知所以。
《中国是否做到了尊师重教》一文,人生佛释道老师评论说:好文章,透过表面看实质。网友一滴雨评论说:其实老百姓不是不明白,官员也不是不明白,只是望子成龙心切,私下里喂饱了很多人类灵魂工程师,如今的教育都是看钱,高低贵贱之分一般体现在孩子的身上,你给他们多提供些钱袋,他们就多关注下孩子,然后...自不必说,这是漏洞也是无人能改的事实。
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我相信众人思路是一致的,相信真正智慧的人是能够平等对待一切朋友的。把别人看成孤僻的人,自己最孤僻。但愿以后这样的朋友少点,人与人的交往,需要心态平和,承认别人的实力只能增加自己的力量,未必会少了自己什么。谦虚不是一件坏事,而是对自己品德的肯定。一个连最其码的美德都不具备的人,何必妄谈什么《道德经》!我于十前读过《道德经》,至今念念不能忘,我一直很崇拜老子,不喜欢别人胡乱拿他说事。我之所以还没有写文章专门解说《道德经》,就是因为我一直这样认为:道德,不是挂在嘴唇上的,而是用在行动上的。有的人之所以觉得自己不得了,就是因为他实在不讲道德。有的人之所以想用自己的想法去支配别人,就是因为私欲太强,这样的人,实在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