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往今来中国封建父母对子女犯下的五大错误

(2010-07-22 21:33:09)
标签:

大错误

子女

婚姻制度

媒人

成龙

中国

文化

分类: 校园教育
  中国害人的封建社会流毒很深,直到近年来才渐渐弱化,然而,中国父母头脑中的封建观念的根是不是完全消失了呢?答案:不会。它只能逐渐消失,却难以在瞬间弥灭。所以回想起来新旧交替的年代里,一桩桩错误事件的发生,往往让人们手足无措,甚至错中有错,真是悲哉!叹哉!实在无奈哉!

  中国父母对子女犯下的一大错误:剥夺子女的感情生活。中国封建社会的男女授受不亲,让很多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不敢表露思想感情,尤其是对异性的感觉,不要说羞于说出口,哪怕有一点行为痕迹,都要受到严厉斥责。男儿如此,女子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所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最容易缺乏心灵深处的理解和善待,更难以找到知音慰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大概就是出于这种压抑的心情,才终日郁郁寡欢,有情难以表白,以至于落得以泪洗面,多愁多病吧!封建父母那种所谓的纲常礼教,在对男女爱情讳莫如深的年代里,充任了严厉的心灵杀手,对年轻子女在心理上、精神上形成一种无形的摧残。到了我上中学的时代,农村依然有因少女出轨而被父母摈弃至死的事件。而那些年代,男女同学之间划三八线,一些复杂的心绪不敢向父母告知,而一旦被他们知道,就会被理解为受骗、花心、情痴、丢人等等。可见人的思想意识之贫陋,对于年轻一代来说,真是充满了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朔朔风寒


  中国父母对子女儿下的第二大错误:剥夺子女的婚姻自由。在封建时代,父母并不懂得尊重子女的独立权,而是把子女看做自己的私有物。子女的婚姻如同自己的婚姻,且必须要由父母作主,而决不能子女自己做主。私定终身在父母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一旦此类事情发生在身边,必然严厉制止,且横加阻拦。甚至父母们的结合都是经媒人一手撮合,再往上一代数,连面都不曾相见,便拜过天地,喝过喜酒。女子完全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过得不如意,只有抱怨命苦,抱怨下辈子“当牛做马不做女人”。对于走进婚姻的儿女来说,大多都是象木偶一般被人牵着走进洞房。有的根本还不知道结婚是怎么回事,便稀里糊涂拥有了自己的另一半。女儿是“嫁出的女,泼出去的水”,自己的日子自己也不知该怎么过。在我年轻的那个时代,邻居有位大侄女自由恋爱,大哥竟然打骂几年进行阻止,直到后来两人偷偷结了婚,大哥十多年不让进家门,至今也不愿看到闺女婿。而我们大多数婚姻还是经过媒人介绍,然后经父母双方亲戚点头同意才能通过。父母一旦满意哪门亲事,便极力催促子女结合。有的听话的孩子,便一口答应了。当然,婚姻还可以成为父母去掉心病的一个重要途径。“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结怨仇”。从父母对待子女婚姻的态度上看,他们真正惧怕的不是女儿找不到好婆家,而害怕女儿恋爱出轨,丢了面子,尤其是成为众人议论的话柄
。有个别在恋爱中出轨的女孩,就被父母千方百计赶紧嫁出去了事。在这父母看来非常圆满,但对于女儿来说,到底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只能由当事者自己心里明白了。

  中国婚姻还讲究门当户对。不仅害怕子女出轨丢面子,更害怕子女选择的婚姻门不当户不对。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们千方百计地拆散儿女姻缘,而后按自己的意愿重组。在貌似美满的婚姻外壳中,生者如死魂灵一般的虚度青春。当然也有为情殒命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这类的故事,怕是数不胜数吧!

  中国父母对子女犯下的第三大错误:重男轻女。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中国延续了好几千年,从女子缠足,到解放后的贫困年月。中国父母一如既往地遵循养儿防老观念,不生男孩誓不罢休。一个家庭中一旦儿女双全,那么父母们大多宠爱男孩在先,女孩不仅要做劳累的家务,还要把好东西让给弟弟或者哥哥。女孩子在父母的眼里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未来婆家的人。所以女孩子生来,很多权力被剥夺。比如:读书的权力,择偶的权力等等。这种男尊女卑不良观念,结果造成了男孩子好吃懒做,依赖性强,女孩子见识短浅,安于现状等等。所以这种不平等的家教,培养出来的子女很难成才,很难独挡一面。以至于到头来,平平庸庸,依如父辈毫无成就的一生。

  中国父母对子女犯下的第四大错误:拔苗助长,逼子成龙。中国父母自古以来就怀着一种特别的心情,那就是拔苗助长,逼子成龙。不管是在富人阶层还是在穷人家庭,中国父母无一不会苦口婆心地“逼子成才”。《红楼梦》里贾政对贾宝玉的棒责,可谓教子森严,到头来反而让后代更生叛逆心。中国父母自从孩子出生的那日起,就开始编织自己的母以子贵,父以子荣的好梦。然而,好梦成真者又有几人呢?结果可想而知。不期待的反而成功了,寄予厚望的反而失望加无望。

  中国父母对子女犯下的第五大错误:不能给子女和谐的成长环境。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婚姻制度决定,父母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理解,大多数父母使孩子生长在两个人的吵闹中。孩子们的成长,多了一份畏惧,更多了一份忧愁和孤独。也就是说,中国父母不仅给孩子的婚姻种下了不幸福的种子,还在孩子们的成长中,难以找到真正的幸福的环境。大男子主义往往使男孩子养成欺负别人的坏习惯,女人的无力反抗只能增加孩子的无助感和卑弱感。当然,中国父母之间的不和谐,除了由不良的婚姻制度决定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家庭中缺少健康的文化道德滋养。中国父母的和谐,大多建立在一方向另一方妥协的基础上,所谓妥协,并不等同于相敬互让,也不等同于真的和睦相处了。所以外表的平静,只能加深内在的隔阂。这是中国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家庭弊病。修德养身,理解、体谅、宽容,这些重要的文化氛围,常常是中国家庭难以创造的情调。

  当然,自古以来,中国也有良好姻缘,有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健康成长。然而,这样的家庭毕竟太少了。对于需要健康成长的子女来说,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包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