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还不成熟的想法——想办一所创新教育的学校
(2009-12-10 15:09:14)
标签:
创新教育应试教育人文教育中国教育 |
我是一名下岗职工,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创业,然而房租高涨,利润暴跌。为国家和社会做了贡献,成了不留名的奉献者,然而,到头来,自己连吃的都挣不上,还耽误了孩子的教育。面对没有稳定而飘泊的命运,只有审思和探讨——是我们错了,还是这个社会错了?
孩子十八岁了,为了他的教育忧心冲冲,每天在烦闷和忍耐中度过。依靠网络抒写心情,算是一种调整吧!创业在艰难中踽行,眼前一片迷茫。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一天天感到16——20岁年轻人的教育更需要重视。
我敢说中国的现代教育完全是一种空白。应试教育只是在向社会输送知识机器,而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孩子们的心灵在黑暗中徘徊,在挣扎。在求生的路上,他们面对太多的困难,在求学的路上,他们只能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在苦苦求索的路上,面对教育的困惑,越来越多地体尝到孩子们需要更多的关怀——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即将走向成年的年轻人,也是最需要这个社会关心的人!
面对创业的失败,我已不敢再谈创业,但依然在尽力求索一条生存之路。在失望中寻找希望,在失败中踏出一条成功之路。目前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办一所创新教育的学校,让学生自主教育,学会心理自疗,学会自己主动的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敢于自强自立、关怀别人、谈经讲道的“小老师”。我还期望在这所学校里,每周都给孩子们一个劳动课——那就是让孩子自己动手,给父母洗衣服——用一份劳动回报父母,感恩父母,从而让他们学会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在这所学校里,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试教育的知识对他们而言,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他们的成绩仅记录A、B、C、D、E等分,没有具体成绩,没有高分与低分的区别,没有优等生和差生的差别。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对待学生人人平等,尊循万物始于平等的理念,培养爱心教育、善念经营。学生中间可以评比——优秀“小老师”、优秀“劳动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班级成员”等等。让孩子们拥有自主学习,自立自强进取精神的天地。学校里除应试教育课程以外,更多的是中国古代人文教育的引入。孔子、老子、《易经》、中医文化等等成为学校教育的文化积淀。让一所人文教育的列车,开动孩子们的头脑机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责任心、爱心等等优良品德。
在中国,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缺乏的。所以学校同样要有家长课堂,一方面督促家长继续学习,共同研讨教育和交流教育,另一方面向社会输送教育营养。让每一位家长都成为教育火炬的传递者,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对教育重视起来,共同托起全社会的未来和美好明天。
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期待更多的朋友参与,期待在商业路上苦苦运作的老板们给予支持。让我们共同合作,倾心打造属于中国的未来,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美好明天。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感谢大家对心灵朝阳的关注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