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和文品(心灵朝阳)
(2009-11-16 22:53:16)
标签:
文品人品文学家缺撼文学大家朝阳文化 |
分类: 时评杂文 |
人品和文品 作者:心灵朝阳
我们常常品味文字,从中享受语言的美,情节的美,境界的美和思想的美。有人用“文如其人”说明作品文笔和作者的风格。然而,是否文品都如人品?据说也不尽然。然而,修文与修人却依然在沿袭着一个不变的原理,而看人与看文也往往有些相同。
看文很容易,只要是识字的的人就会懂得喜好,而看人却往往很费脑力。如果看文要手托纸张、把笔墨做为用具,那么看人则需要用时间和行为去丈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看文只要一台电脑,安上网络便容易读得到了,而网上的人虚实虽然难辨,却也无法逃过岁月的检验和人们明辨是非的眼。
所以人们在重文品的同时,也必不可少地想到人品。文品固然是人们需要的,甚至模仿、学习、借鉴,然而人品却常常在不经意间忽略。文字需要经得起推敲,那是很多人都容易做到的,而做人却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却又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完美的。文字精美固然是件好事,然而人品不精,却必然成为缺撼。所以人品决定于文品,而文品却不一定决定人品。在这个世界上,对的总是会被承认,错的时常难以挽回。所以人们尽量做好人品,然后修成文品,从而传达出思想的精华,使其成为精神的补品,从而滋养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滋养更多的人去修身养性,修成正果。因此,人品是最基础的,文品是人品提升的境界。所以文学家大家常有大气度,大胸怀,才写出跨时代的巨作,让后世人叹喟不已。
文学在探求思想的路上,常常走入的歧途往往是个人主义。用现代人的一个词语就叫“自恋”,所以做人需要敞开思路,敞开思想,不要固守一隅。最苦的也是最甜的,最贫穷的或许是最令人震撼的。文人把思想涉足于社会,才会发现现实世界的丰富和真实,发现自己胸怀的广阔。文人只有关心国计民生,才能够放弃思想中的自恋、自负和自封。所以文品需要人品的综合,而人品也需要文品去表达。
仅有人品做不得文学家。你可以肯定他的人品,但无法去看到他的文品。仅有文品却无人品做不得文学大家,你可以看他的文品,而不必结交他的人品,因为人品不足,文品必有缺陷。文品虽好,人品未必能够相处久长。所以文品令人欣赏,人品却令人止步。
但愿文学爱好者,在取得文学上的点点成就的同时,也不仿要把好人品的关,让人品从个性、自我中超脱出来,做一个真正文品、人品兼具的人,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时代的搏击者,领航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是因为站得更高,焉能看得更远呢? [
前一篇:2009年11月15日
后一篇:性感”真的就是漂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