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京城第一娱记:《郑铮偏念那本难念的经》

(2009-03-19 10:26:18)
标签:

娱乐

分类: 随笔.日记

    一日,我在京东四国茶社见到现任《远东经济画报》总编张新波先生,那是一次非常愉快的谈话。朋友介绍说这位是曾被誉为京城第一娱记的张新波,张总编冷脸蹦出一句热效应的话来:现在从良了。呵呵,更确切地说,以前专攻于文化娱乐方面报道的人称文化记者,现在分工更细致,文化和娱乐似乎分的比较清楚,平面的立体的媒体沾了娱乐圈的报道统统归类为娱乐报道,也就有了娱记一词,至于文化到哪儿去了谁也说不清。

    和张总编闲聊的功夫,他的手在键盘上上下飞舞,聊天喝茶的功夫,一段文字工整地排列在屏幕上了。

    这些文字我是极喜欢的。

    小小遗憾,那日没有带相机,没有留下张先生的身影。

  

转载:《郑铮偏念那本难念的经》

          张新波

 

转京城第一娱记:《郑铮偏念那本难念的经》

人得像人一样活着,狗得像狗一样活着。

 

四国茶社高朋满座,楼上有徐克,楼下有郑铮。

徐克是导演,郑铮是演员。

导演在喝茶,演员在读书。读什么书?一本她自己写的书。书名叫《狗狗也有难念的经》,还在中关村图书大厦搞了签名售书。

出版社组织了这个活动,对此,郑铮也有一种期待。就像演一个角色,不在乎出多大的名儿,但愿书中的小狗能走入人的内心。

当然,她也不确定人们会不会喜欢这只小狗,如果可以有一个场合,也有一些人,和大家聊一聊这只狗,他发现人们还是很喜欢它,但愿,喜欢这只小狗的人会更多。

演员出书,不在少数。早年间有刘晓庆大姐的《我的路》,后来又有倪萍大姐的《日子》,再后来还有程前大哥的《本色》,书出了,人还得一岁一岁地长大,帮着出了的名儿更有名一些,可能起到的就是加深印象的作用。

至于,作用是不是有用,那就不一定了。

我以为,郑铮出的也是那种不三不四不痛不痒的不咸不淡的一个演员的自白什么的,可是翻书一看,却发现她写了个不五不六的小狗的故事。

嗯!有点儿意思。

郑铮为什么出书?她说在写的时候并没想到要出版,自娱自乐一下,不幸被出版社的编辑看到了,于是签了合同,就出来了。

不在意归不在意,可一旦进入出书程序,她发现对于出书她还很期待。尽管是电脑时代,但是书还是有一种亲切感。除了有一种墨香,还有一种陪伴你的感觉。

一说出书,就不断有人问是不是自传。郑铮说她的经历挺简单,如果煞有介事地传一下,就有欺世盗名的嫌疑了。

所以,她写了一只狗,一只流浪狗。站在人的角度上,把姿态放低,用狗眼看世界,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真是有趣。

挺喜剧,也有游戏感。以前想不通的事,一旦以狗的视角来观察,一切就变得非常自然了。狗的看法与人的观点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被很多东西障眼了,看到大很多是表象,以前是狗眼看人低,现在可能是狗眼看人也高了。

需要的,不需要的,在狗看来,都可以重新认识。所以,用狗眼看来,人还真低。狗不一定有事非对错,可能只有一种不明白。其实,很多事在人看来也不明白,只是郑铮把问题放在狗那里了,让狗来回答这些莫明其妙的人的提问。

这本书,郑铮写了一段生活流程,表面上是狗掉进了影视圈,开始了一段剧组的生活。实际含义并不局限在这个圈子。

比如,它为什么是一只杂种狗?它的爸爸妈妈本来不可能一起谈恋爱,但她还是让它们结合了。为什么?

她写了狗的好的一面,也写了随着年龄增长,这个小狗的屁股越来越不受大脑的控制了。它为什么管不住自己,那么多的思考,让狗患了偏头疼,所以头也不正了。

狗是会思考的动物,狗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狗还是一条狗吗?可是,它就是一条狗,因为它不得不做狗一条。

写狗的郑铮本不养狗,却养了很多年猫。后来家里多了一口人,因其对猫毛过敏,于是她就改养院子里的流浪猫了。

一个偶然机会,在一个聚会上一只狗进入了她的视线,于是在她的脑子中转来转去,后来就写了这条狗。一位显赫的男士,带了一个女明星参加聚会,女人带了一只狗,所有的人都争先恐后与狗打招呼,借夸狗的机会对主人大献殷勤。可能,人们不一定爱狗,而是对主从另有所图。

但是,一片热闹之后,那个狗还是不得不躲到角落里了。

按理说,这是一只快乐的狗,可是,它为什么不高兴呢?

也许,狗看到了人的虚情假意,但又不能对主人讲清楚。因为,它的主人可能也不明白,以为所有的热烈都是冲着他们而来的。

这么多年来,郑铮演了不少角色,演员是什么?一个职业?一个事业?只是她偏说她热爱这份工作。因为演戏对她来说是不能割舍的,年轻时拎着箱子一个剧组跑到另一个剧组,现在商业了,但总也排解不了那分寂寞。那时,演戏是其唯一的快乐。现在,她学会了旅行,学会了享受生活。

或许,这对她是拯救。从自然中可以获得很多乐趣。因为生命中有很多体验,以前体验角色中的快乐。现在有时间,有闲散的时光,她更喜欢走来走去,只不过仍然难以割舍那分对角色的向往......

   未完,不敢全部转载怕有窃书之嫌,后半部精彩部分请点击链接的张大记者的博客地址继续阅读  http://nobleman001.blog.sohu.com/111457575.html

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